五千年中國歷史總結出的幾大定律:歷史在輪迴,定律饒過誰?

守正致善 發佈 2020-01-06T15:16:52+00:00

請關注守正致善頭條號,無數文章視頻課程等您來學,幫您開闊視野,管理有道、提升企業軟實力!俗話說的好:「歷史在輪迴,(時尚繞過誰)」後半句是個玩笑,但也不妨思考一下,好像真的是這樣,以前我們聽收音機,現在我們聽書、聽音頻,以前流行過得單品,現在流行「復古」。

請關注守正致善頭條號,無數文章視頻課程等您來學,幫您開闊視野,管理有道、提升企業軟實力!

俗話說的好:「歷史在輪迴,(時尚繞過誰)」後半句是個玩笑,但也不妨思考一下,好像真的是這樣,以前我們聽收音機,現在我們聽書、聽音頻,以前流行過得單品,現在流行「復古」。

不得不說,這些定律的存在,都是有著幾千年的規律可尋,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今天就跟著軟塵一起來看看五千年來中國都沒有跳出去的十大定律是什麼吧!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紂王即位不久,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賢臣萁子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滿足不了,就要搜求奇珍異寶。

一定不能有「第一次」。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恨,臥薪嘗膽,精神非凡。但他的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幫他籌劃大計的兩個功臣,成就大業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跑。殺文種的時候,勾踐說,「你教我滅吳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把它帶到先王那裡去吧。 」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自古患難易共,富貴難同

第三定律,包圍定律

「指鹿為馬」的趙高,「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禍國「六賊」童貫、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檜,兩面三刀的嚴嵩,無法一一列舉。若能把他們聚集攏來,可以排列成大軍,浩浩蕩蕩。只不過,這隻大軍不能用來上陣殺敵,他們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圍」。

魯迅先生說,凡是「勐人」,「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透。」結果,「是使該勐人逐漸變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趨勢。」「中國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圍,……。

第四定律,敵戒定律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題為「敵戒」的短文,其思維邏輯與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轉錄如下: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晉敗楚鄢,範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慾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詩,思者無咎。

沒有了競爭的壓力,也就失去了不斷創新進步的動力

第五定律,朋黨定律

唐穆宗時期,以李德裕為首的士族出身官員結成一派,以李宗閔、牛僧孺為首的科舉出身官員結成一派,兩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訐、傾軋達四十年,史稱牛李「朋黨之爭」。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中國人常常結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

第六定律,黃宗羲定律

所謂「黃宗羲定律」是由秦暉先生依據黃宗羲的觀點而總結出來的某種歷史規律。內容是關於「帝國千年以來」通過「並稅式改革」解決「農民負擔問題」。歷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過「並稅」的方式減輕農民負擔。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農民的負擔非但沒有減輕,反倒愈益加重。黃宗羲稱為「積累莫返之害」。中國的農民對此有他們自己的解釋。在農村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上面的經是真經,都是下面這些歪嘴和尚把經念歪了。」歪嘴和尚何以要把經念歪?考其原因有二。一是和尚水平太差,不會念經;二是和尚故意要把經念歪。我以為是和尚故意要把經念歪情形居多。

第七定律,五世而斬定律

富貴人家,總是難以持久,是中國歷史的規律。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個有本事的君子,得了個好位子,掙了一大份家業,想把他千秋萬代的傳下去。但「五世而斬」,君子的夢想終會被殘酷的現實所擊碎。老百姓的說法,更加令人掃興。他們說,「富不過三代」。五世也好,三代也好,貧與富,是在不斷地轉換。也許這是一種自然的調節,自然的公正。為什麽富者不能恆富?富貴人家之所以會出敗家子,我以為原因有四:

一曰「驕」。二曰「奢」。三曰「淫」。四曰「逸」。像美國人,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尊精神。他們那邊百萬富翁的孩子也會利用假期去打工掙錢。

第八定律,權大欺主定律

歷史上「權大欺主」的事屢見不鮮。楚成王兒子商臣,逼迫成王自殺;吳國公子光派專諸刺殺王僚;西漢末有王莽篡漢;晉有「八王之亂」;三國時期有曹操、司馬昭擅權;隋有楊廣弒父殺兄;唐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宋有趙匡胤「黃袍加身」;明有朱棣「靖難」之變等等。

現時的人把權力叫做「公共權力」,認為「主權在民」

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句話,寫的是中國知識分子千年之病,千年之痛。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中國的知識分子就變成了「毛」。

秦之前,文人們曾經有過一段美好時光。他們負笈而行,周遊列國,天馬行空,十分浪漫。那時的人,他們「笈」中裝著的那份精彩只屬於他們自己,獨一無二。他們背負著它,走遍世界。他們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說服全世界。他們的思想像凌空而過的天馬,高遠而神奇。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每一流派都是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清泉匯集之處,是大海,激盪澎湃。

秦以後的文人,他們的「笈」中只有先人的經書和教義,他們整日誦詠的是別人思想的片斷。文人們沒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甘洌的清泉完全乾涸了。天馬沒有了,只剩下一些依附於皮上的隨風抖動的「毛」。秦始皇統一中國,他所作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統一了中國人的思想。不過,這件事的難度相當大。「車同軌,書同文,」做起來並不難。而要把這些十分固執的文人的思想統一起來,不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難奏其效。

舉國一致,只有一個思想,歐洲人沒有做到,我們中國人做到了,這是很值得驕傲的。

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對於我們的成績也須一分為二。知識分子都變成了「毛」,依附於「皮」之上,當然很好。只是要從這些失去思想的「毛」中產生出像洛德、盧梭這樣的思想家以及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決無可能。晚清以後的落後與挨打,似乎也就成了一種歷史的必然。

第十定律,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定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對大革命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在此期間,與會的不少人對陳獨秀、共產國際代表、蘇聯顧問在處理國民黨、農民土地、武裝鬥爭等問題上表現出的右傾傾向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毛澤東在發言中指出,黨中央所犯錯誤中的一個錯誤是不認識軍隊的極端重要性。他強調全黨「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同時,毛澤東的這個意見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也為中國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因此,這段話後來成為了黨創建、領導和掌握人民武裝並進行鬥爭的行動口號。

關注「守正致善」頭條號,私信發送「學習」,即可獲得「3G管理資源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