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博雅人文 發佈 2020-01-10T12:22:02+00:00

讓自己慢下來,從容做事,優雅生活,這才是生活的最終目的。你教一個小學生數學裡「0」的概念,他很快就知道了「0」就是沒有,或正好是在所有數字里中間裡的位置,不多不少。斯洛伐克複合書店其次,教科書需要讀紙質書。


生活不是抽象任性的美好暢想,是具體而細微的實際行動。讓自己慢下來,從容做事,優雅生活,這才是生活的最終目的。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文 | 吳軍 來源 | 人民郵電出版社


一、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現在是一個電子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尤其內容展示的方式上是非常豐富的。在這種情況下,人真正用來讀文字的時間相對是減少的。如今,很多人慢慢都不讀諸如報紙、雜誌、書籍等紙質媒體了。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閱讀還有意義?我這裡說的閱讀是廣義上的閱讀,不僅僅是讀紙質書,也包括讀網絡上的文章,比如大家在微信公眾號里閱讀的內容。


1、獲取知識的三個來源


人立足於這個世界就要獲取一定的知識,這樣做事比較方便。這裡的知識不僅僅是指需要考試得分的內容,更包括你生活的閱歷。這些「知識」來源基本上有三個:


第一,你個人的體會。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有些人「人生閱歷豐富」。


第二,閱讀或學習獲得的。人如果什麼東西都靠自己體會,獲得知識就是一件非常漫長的事情。


舉個例子。你教一個小學生數學裡「0」的概念,他很快就知道了「0」就是沒有,或正好是在所有數字里中間裡的位置,不多不少。但是,「0」是如何產生的?人類經歷了大概幾千年才研究出這個數字。所以靠自己生活的經驗,有時候想像出這樣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常識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進入到社會,不知道這個社會的深淺,要靠自己的完全體驗來獲得知識,這個速度其實非常慢。如果有人把這些經驗寫出來告訴你,你讀完以後就知道哪裡有坑,在實踐中就把這些坑避免掉,這樣就比自己去體會快很多。畢竟人這一輩子,大概也就八九十歲(現在哪怕活的長一點),也就是3萬天左右的時間(實際上不長)。如果所有事都靠不斷地試錯去進步,速度就太慢了。


所以,廣義上的閱讀是獲取知識,是幫助我們成功最便捷的一個方式。



第三,經過你自己思考產生的知識(你的輸出)。你可以將這些知識傳播給他人。


總體來講,閱讀和學習占我們獲得知識的比例最大,一頭一尾,親身體驗和你自己輸出是相對少的。



2、為什麼要讀紙質書?


隨著科技的進步,紙質書的比例在不可避免的降低。在中國其實紙質書的的下降比例不是很大,因為盜版等原因使出版機構還有興趣來出紙質書。而在美國亞馬遜上,電子書現在已經超過紙質書了(從銷量上來講),但是紙質書的比例還很高。而且它們的性質不同,也就是不同時候會讀不同樣的東西。


為什麼要讀紙質書,我們從四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首先,紙質書本身門檻比較高。你在網絡上寫一篇文章,馬上就可以發出去;但你要找人願意為你印刷就有一定的門檻了,有了門檻要有基本質量的把控。舉個簡單的例子,網絡上有很多謾罵,但你很少見到賣掉了一份報紙,上面還有有胡言亂語的謾罵。因為沒有人會願意把這樣低質量的東西專門印刷出來。


同樣,我們在網上看的網絡小說有好的也有壞的,總體來講好的比例不高。原因是這些作品的發表成本太低,沒有人把這道關。這個「關」不是編輯來把的,而是通過市場把關的。


所以,紙質書總體來講質量是比較高的(與網絡媒體相比)。



其次,教科書需要讀紙質書。有人說紙質書出來以後,我能否用放在電腦上、手機上閱讀呢?這是可以的。比如我們讀一些言情小說、偵探小說,你可以在手機上用碎片時間看,是比較方便的。但還有一類書——教科書,是需要來回翻的,就不大方便用電子版的,而且有時候你還要在書上寫寫畫畫,這類紙質書還有很大存在的必要性。對一個學習的人來說,教科書的重量、價格成本都不是最重要的。例如,你上大學花掉了幾千塊錢的教科書的費用,你不會覺得昂貴,因為大家上大學想獲得的收益是比這大的多。這和你讀一本消遣的書是不一樣的。


第三,經典圖書最好讀紙質書。還有一類是你會反覆閱讀的經典書,我比較建議讀紙質書。因為讀紙質書的時候你會思考,你也可以反覆翻,有時候可能會讀兩三遍。在讀經典書時,你需要一個相對安靜、比較完整的時間,比如讀半個小時,哪怕讀一刻鐘,有時甚至一讀一兩個小時,沉浸進去,這樣比較好理解它的內容。所以,這一類書我覺得用紙質書比較方便一些。


第四,出於怡情養性,你需要讀紙質書。有些人習慣讀紙質書。很多人讀書是為了怡情養性,這就跟有人練瑜珈一樣,他並不覺得這是一個負擔。有時候讀書,需要在一個很舒服的咖啡廳里,或者在家裡,外面下著雨,自己坐在書房的窗前,慢慢地去品味,去體驗。在這種情況下,紙質書的效果會好很多。


打個比方,從吃飽飯的角度來講,你吃快餐就可以,快餐的營養還是不錯的,味道也OK,但你不能老吃快餐,人總是要享受一下美食。很多時候我們吃的是它的味道,而不僅僅是營養成分。


也許你會說電子書里所有的內容也都有了,文字都一樣,為什麼要讀紙質書?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是吃一道精緻的正餐,而不是吃快餐,這是有差別的。


二、讀書的方法


有人讀書很快、有人讀書很慢;有人讀書雖然多,但好像沒有學到任何東西;有人讀了幾本,但體會很深,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不是一個讀書很快的人,我讀的書數量不少,我把書分成三類,這樣就保證能夠有一些書讀的比較深,當然讀的數量也比較多一些。


第一類:需要大概翻一翻


我拿到一本書,一看這個話題我很感興趣,我會快速地過一遍,如果覺得這本書沒意思可能就扔一邊了,覺得有意思就會繼續了解下它的內容,這種書一般你快讀一遍就能知道它大致的內容,你也能判斷出它的思想、結論對你是有幫助的。但你讀得比較快,一些細節可以跳過去,如果對某個部分感興趣,我一般會做標記,回過頭會再看一遍。


像文學類的書,某一段的文字比較好,我就畫個框標記上,回來再看。對我來說,書本身的紙張不重要,裡面的內容才重要。對特別好的書如果想當收藏品收藏一份,我會買兩本,一本我去亂寫亂畫,一本放在書架上不動。



第二類:需要第二次再看的參考書


有些書讀完一遍以後,雖然放在一邊,但你可能會回過頭來看它,特別是一些參考書。比如我寫《文明之光》的時候,手頭上關於中國歷史的書有兩套,一套是劍橋的中國史,一套是哈佛的中國史。坦率來講,這些書讀起來趣味性不是很好,我會大概要翻一翻它裡面講過什麼內容,但對一些特別的數據、例子我會做標識。


第三類:需要反覆讀的經典之作


有些書你讀完一遍以後,你會回過頭來再讀一讀,像一些經典的文學著作。很多書不同的年紀讀、不同的時間讀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悟。


年輕人大概有三本書大家比較喜歡讀:《少年維特的煩惱》《麥田的守望者》《了不起的蓋茨比》。小時候讀完後,過一段年紀回過頭來再看的時候感受完全不一樣。它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裡面講的一些道理需要你慢慢感悟,讀兩遍後你能悟出蠻深的一些道理。


很多人會反覆讀一些中國古典書,比如《紅樓夢》。據說張愛玲在出名以前,《紅樓夢》可能讀了四五十遍,這就說明她每一次讀都有一個感悟。


在西方有一本書大家每一次讀有時候都會有新的認識,即《聖經》。林肯總統家裡曾經沒有什麼書,他大部分知識都是來自於《聖經》。每一次讀,結合自己不同的人生經歷,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孔子的《論語》,小時候讀可能未必有很深的體會,到了四五十歲讀你就能理解《論語》中講的很多道理了。



第四類:消遣性的書


人總要有一些閒暇時間,想懶一懶,哪怕有時候躺在床上,讀一些小說。消遣書讀起來並不是不好,但放鬆一下還是不錯的。其實有些消遣書里的一些寫作手法還是不錯的。但這種書你讀多了,你思維方式其實是很窄的。


這就是我把我讀的書劃分的種類,就你而言,需要就怎麼做到廣泛和高效來個平衡。



三 、讀書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廣泛閱讀消遣類讀物


很多人閱讀的基本上是一些休閒雜誌、媒體上的八卦,以及一些消遣性的書。有人說這不算閱讀,我認為這也算閱讀,讀總比不讀好,當然這個層次稍微淺一點,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層次:經典讀物


也有些人讀一些比較經典的書。其實這些書一開始也是流行讀物(早期的時候),慢慢經過長時間的洗禮最後留存下來,就成了經典。像《簡愛》和《傲慢與偏見》這樣的愛情故事,在那個年代可能跟瓊瑤寫的故事差不多,只是它留傳了大概兩百年,並且經過世界各國的驗證,講了跟多人類共性的問題,所以稱為經典。


相比之下,過去港台也有很多言情小說,上一輩人讀的書這一輩人都不知道了,因為它不能表示人的共性,甚至只代表了那個時代、那個很小地區的生活。


這就是為什麼要讀經典書,因為它無論從時間和空間上都讓我們人性有一些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查爾斯·狄更斯(比如《雙城記》)的書,通過他的書你可以了解到,在資本主義或商品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人和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在我讀書那個年代(讀中學時),雖然也讀查爾斯·狄更斯的書,但對他裡面講的一些內容理解得不是很深刻,只是看故事,因為中國那時候沒有經歷過商品經濟,我無法理解人和人之間一些特殊的關係。


大概20多年前,張愛玲的書很流行,但今天不太流行了。因為張愛玲的書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寫「都市的生活」。在解放前中國只有上海稱得上是都市,剩下的無非就是大村鎮(鎮子),即使北京這種城市也沒有太多的都市生活。20多年前中國開始城市化的時候,我們才能感受到她書里的一些內容,比如講電車「噹噹當」地開過街道,40年前(改革開放前),二線城市哪有這樣的生活,到了晚上都很安靜,不可能有這種體驗。


最近這幾年張愛玲的書又不流行了,原因是現在我們已經不再過她書中所講的那個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了,現在是快節奏的資訊時代,這些內容在她的書里是沒有的。



第三層級:讀知識性的書


國外很多著名的科學家、歷史學家會寫一些學術內容給普通人讀,最典型的就是霍金的《時間簡史》。霍金用一種大家都能讀的語言寫宇宙的故事,使我們的認識得到全面的提高。


很多人(尤其是文科生),對我說,讀了霍金的《時間簡史》,才能體會到宇宙之大,體會背後的一些物理學規律。平時你雖然仰望星空看到遙遠的地方,但其實你沒有像讀《時間簡史》那樣的體悟。


當然,對於一些喜歡閱讀、喜歡把事情搞清楚的人來說,尤其是一些專業人士,還是要讀一些學術專著的書。比如你是投資人,你可以讀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是有意義的。但作為一個投資人,尤其做二級市場投資的人,一些經典的教科書,比如《公司的估值》這一類的書你是必須要讀的,否則做事可能不專業。



四、旅行的意義


1、「行萬里路」幫助你達到「知行合一」


接下來我們講講旅行。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萬卷書和萬里路」都很重要,從接受知識來講,我認為還是讀書來的快,因為畢竟知識比較濃縮。但有時候你光讀完書你不一定信,也不能把這些知識內化為你自己的東西。


很多人說我學了這麼多課,學完之後都忘了。所以,學完一定得使用。有些人說,在商學院,老師講的一個方法論挺好,可到工作中過了半年,都不曾用過一次,好像我做事並沒有進步。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使用所學內容。


「行萬里路」 也就是你有了親身感受以後,印象才深,印象深了以後,你才能夠體會一些道理,然後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我們把讀書的內容看成是一個漏斗上面的口,其實經過漏斗下面通道的內容是比較少的,你過濾掉很多東西,真正你要吸收的,都是對自己有意的東西,變成自己行動的一部分,這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行萬里路」,或者像王陽明講的叫「知行合一」,讓你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很多人認為「行萬里路」就是旅遊,但實際上不僅僅是旅遊才是「行萬里路」。


其實換工作,某種程度上也是「行萬里路」的一部分。有些人在一個崗位幹了20年,對外面的世界就缺乏了解,有些人兩年換一個工作,20年去了10個單位,他的閱歷就多一點。我不是鼓勵大家要頻繁地換工作,但哪怕在同一個城市裡,結識不同人,就會長一些見識,這就是「行萬里路」廣義上的意思。


我在幾十年前(大學畢業以後)在外面工作了兩年(離開校園),之後又回到校園。我發現,很多那些在校園裡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師們的思維方式和社會上的普通思維方式差了很多。他們象牙塔里待30年,他們也並非不行萬里路,比如出去開學術會議的機會也許比外面一般的人多,但即使開學術會議,他們接觸到的人,接觸到的圈子,還是原來的這些人,所以他們的思維方式會有一個定式。


2、「行萬里路」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到新的地方看到新的風景。很多人花錢去旅行,就做到了這一點。到一個地方看到新東西,看了某地的關鍵景點,拍照留念,就覺得這樣不妄此行。這樣既可以休息、還能陶冶情操。但光拍照留念是不夠的。


例如,你去一趟法國,除了看了幾個大建築、幾幅可能看得懂、可能沒看懂的名畫以外,還有什麼收穫呢?回過頭仔細想想也沒有什麼,只是覺得也不錯:我辛苦了一年時間在外面放鬆了兩個星期,很開心。


這就是最淺層的「行萬里路」,因為哪怕你這樣行了100萬里路,見識的提高也不多。



第二個層次:有意識地了解一些文化。還有的人去一個地方旅遊,會找一個地陪,讓他給介紹一些當地的情況。


比如,在梵蒂岡博物館看一些畫,你只會覺得這些畫真逼真,色彩真好,過了幾百年還能保存得這麼好,大部分人可能只能看到這一點。梵蒂岡博物館有一幅著名油畫叫做《雅典學院》,畫中每個人的表情、動作都有一定的深意,光看是看不懂的,這就需要一個懂得藝術的地陪給你講,你才能懂。


我在《具體生活》這本書中里講了怎樣看博物館,可以給大家做最最簡單的,相當於地陪的參考,如果你沒有地陪的話就可以帶著這本書到世界各地玩。有一些讀者朋友,拿著《文明之光》作為參考書到世界各地去玩。



第三層次:在當地居住,與當地人進行深入溝通。很多人到美國開了十次會,對美國的文化其實很不了解,但如果在美國如果讀一年書,就會很不一樣。每天去教室,周末要到當地的零售店買東西,可能還會跟當地人有一些衝突,也會求助於當地人,這種情況下,你會對當地的人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現在我旅遊的時候,基本上都會跟當地的人進行比較深入的溝通交流。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當你看到世界多樣性的時候,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大家聽我的「得到」專欄 的時候基本上會得到一個結論,就是:遇到什麼事情我都會告訴大家有希望,這個世界有希望、中國有希望。我的信心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來自於我的「行萬里路」,即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情況,經過思考,跟別人確認得到的一些結論。


例如「中國有希望」這個觀點,是我實實在在地經過深思熟慮、很深很廣的觀察和研究得出的結論。我通過看歷史是怎麼發展的,在不同時期什麼民族、什麼文化、什麼體制有希望,才得到這樣的結論。



這就是「行萬里路」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了解一個真實的世界。我們很多人往往把自己關在一個虛構的世界中,看太多言情小說和偶像劇,想像外面的人都是俊男靚女,想像中未來的生活都是公主、王子的生活,這就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虛構的社會中,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行萬里路」是讓自己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回過頭來再審視自己。這就是「行萬里路」的意義。當然這「行萬里路」需要結合「讀萬卷書」,二者可以是互相驗證的。


民國初年大學問家王國維先生,在歷史學研究上他的地位非常高。在他之前,大部分歷史研究都是考據,即根據過去的典籍來做一些分析。王國維先生說這些考據一定要和文物進行相互驗證。這就是知行合一,或「萬卷書」和「萬里路「的結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