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卸任之際,德國步立陶宛「後塵」,宣布開始調查中國手機

排頭觀察 發佈 2021-09-25T17:30:21+00:00

據環球網本月25號發布的報導稱,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的發言人,在24號出面回應了外界對於「德國開始對某些中國手機進行安全調查」的傳聞,稱有關調查的傳聞是真實的,而這些調查是在收到立陶宛方面,針對小米等中國品牌手機存在安全漏洞的指控之後啟動。

據環球網本月25號發布的報導稱,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的發言人,在24號出面回應了外界對於「德國開始對某些中國手機進行安全調查」的傳聞,稱有關調查的傳聞是真實的,而這些調查是在收到立陶宛方面,針對小米等中國品牌手機存在安全漏洞的指控之後啟動。而這則消息無疑讓那些預測後默克爾時代中德關係可能出現波折的人擔憂成了現實。

據悉,此次立陶宛國防部網絡安全中心,向德國遞交了3款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安全分析報告,華為、小米、一加三個品牌分別有一款手機型號名列其中。不過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發言人也表示,目前在德國政府機構的公務手機採購清單上,並沒有出現中國品牌手機,而該機構也不能排除德國公務員將這些中國品牌手機通過私人採購的方式處理公務。

恰逢德國正值總理默克爾卸任的關鍵時期,下一任德國領導人的對華政策究竟會走向何方,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畢竟德國已經成為了歐洲的「經濟發動機」,作為歐洲經濟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德國對華政策的任何新動向都備受矚目。從默克爾執政的這十幾年時間裡不難看出,中德兩國經貿往來有了顯著提升,尤其是在過去十年,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了歐洲企業的主要利潤增長點,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德國企業。

可是當美國開始採取全方位對華施壓的政策之後,德國作為美國盟友之一,即便在默克爾的影響下仍然保持相對中立的立場,但是依舊無法阻擋內部的激進勢力去響應美國的號召,而這一點也體現在本次德國大選中。

在所有總理候選人之中,唯一一個同意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候選人已經退出,其餘候選人的競選口號中,反華色彩一個比一個濃厚。可想而知,今後德國的對華政策方向,即便還是會保持相對中立,但是其外在的表現方式將會更加強硬。

而且無論是哪一個派系的候選人當選,不排除今後為了安撫住國內在野黨的反對聲音,將會走上美國政治的老路,在對華政策上原地踏步之後緩慢後退,畢竟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加拿大,這些過去和中國有著密切經貿往來的國家都選擇了對立,而且寧願將雙邊貿易帶來的巨大利益擺在天平上,這些經驗教訓足以告誡我們,單純地以經濟思維去考量中西關係已經開始不合時宜了。美國正在以意識形態和所謂的「價值觀」去控制這些西方盟友,我們固守成規地認為只要加強了經濟聯繫就能左右這些國家的對華政策已經越發不現實。

可即便如此,經濟因素在兩國交往的過程中依然會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因為頑固如美國,如今也在尋求和中國在經貿領域展開更多的高級別對話,哪怕美國並沒有撤銷專門為中國「量身打造」的高額關稅政策,因此「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新一任德國領導人,將很快會意識到,和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市場進行交流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而澳大利亞已經用切身經歷做出了示範,至於德國能否從中吸取經驗,全看新一任德國決策層自己的判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