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養老難題 多位政協委員建言 老年人資產交換養老 成立農村幫工服務隊

蘭州新聞網 發佈 2020-01-18T02:23:59+00:00

全市擁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31家,其中城市養老服務機構28家,農村敬老院3家;共建成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721個,其中城市205個,覆蓋率51.5%,農村516個,覆蓋率70.7%。

蘭州晚報訊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就蘭州市而言,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城鄉空巢家庭、農村留守老人明顯增多;城鄉家庭養老條件明顯缺失,家庭養老負擔越來越重、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越來越大。與此對應的卻是,我市養老事業存在「設施基礎薄弱,難以滿足實際需求」等諸多問題。那麼,如何破解我市養老面臨的難題呢?李立新、錢文聚、林建平等多位政協委員在提案中支招。

現狀:我市養老設施基礎薄弱

政協委員李立新在走訪調研後發現,截至2018年底,蘭州市老年人口達71.48萬,占人口總數的21.76%,遠遠高於全國、全省老齡化水平。全市擁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31家,其中城市養老服務機構28家(公辦8家,公建民營2家、民辦18家),農村敬老院3家;共建成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721個,其中城市205個,覆蓋率51.5%,農村516個,覆蓋率70.7%。從蘭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分析,預計到2030年我市老年人口將突破80萬。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逐步進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狀態,不同程度需要提供護理照料服務。

李立新認為,我市養老機構的選址偏向郊外,城區老人就近入住養老機構困難;部分機構養老設施存在床位規模偏小、床均建設標準偏低的問題,缺乏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綠化場地,難以滿足基本養老服務功能需求;缺乏長期有效的行業發展指導,導致社會力量建設養老設施存在「有錢沒地,有地沒錢」的無序現象。

建議:

1、開展養老設施專項規劃技術研究

政協委員李立新在《關於開展中心城區養老設施專項規劃解決中心城區老年人群就近養老的提案》中建議,我市應開展養老設施專項規劃技術研究,建立圍繞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在《蘭州市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上,儘快編制覆蓋全市的《專項規劃》,在規划上實實在在落實敬老院、老年養護院、養老院等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用地和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用地。

2、成立農村幫工服務隊

隨著我市農村留守老人群體的不斷擴大,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容忽視,亟待解決。本次政協會上,錢文聚等多位政協委員在《關於切實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的提案》中認為,要真正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存在的問題,短期內很難一步到位,應採取近、中、遠期規劃,循序漸進式推進。

錢文聚等委員建議,以村為單位在村裡成立10人至20人的農村幫工服務隊,幫助留守老人耕種田地,確保農村承包的耕地不留荒,保證糧食不減產。

逐步建立農村老年人志願者服務隊,為留守老人提供抬水、理髮、環境衛生清理、房屋修繕等日常服務,可由民政或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組織牽頭,儘可能在各鄉村組都成立,使其成為一支常年服務的隊伍,以緩解留守老人養老難題。

此外,要逐步建立農村養老制度。把符合條件的農村老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從經濟上保證老人達到基本生活水平,還要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個體老闆捐資設立老年人基金,對需要幫助的老人給予扶持;鄉村兩級建設虛擬養老院(有條件的可以成立空巢老人服務站);興辦農村養老福利事業,走家庭化養老與社會化養老結合之路。可由鄉、村組織牽頭,通過招商引資、當地能人投資等多渠道的辦法興辦養老院、托老所。

3、老年人資產交換養老

政協委員林建平在《關於老年人資產交換養老方式的提案》中建議,根據養老適合集中管理和服務的特點,建立相關的平台管理機構,平台將入住養老院老人所居住的房屋裝修為人才公寓房,租賃收入可抵扣老人入住機構養老的費用。如此,既解決了政府改建養老院的困難,解決了政府引進人才居住的困難,也解決了養老的困難。

林建平認為,應推動民間資本參與養老事業。制定相應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發展規劃和政策,如城市連片改造或新建小區必須預留土地,規劃建設養老服務中心;對新建養老機構給予供地優惠、建設資金補貼及管線接入費用減免等政策;已建養老機構給予床位運行補貼、稅收減免、電價優惠、公益崗位設置等政策;鼓勵大中專學生到養老企業就業,給予就業崗位補貼、職稱評定、社會保障等政策。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鵬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