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與雙向的選擇:疫期讀《三國演義》之三顧茅廬

綠豆訝 發佈 2020-03-09T04:46:59+00:00

很奇怪自己會有這樣的印象,岳飛固然是功敗垂成,諸葛亮可也是功虧一簣,他們都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且在他們死後,他們一生的心血一生的經營都迅速付之東流,毀於一旦。

一、幸運的諸葛亮

一直很喜歡岳飛,一直也很喜歡諸葛亮。  

印象中,諸葛亮是個幸運的人而岳飛是個不幸的人。  

很奇怪自己會有這樣的印象,岳飛固然是功敗垂成,諸葛亮可也是功虧一簣,他們都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且在他們死後,他們一生的心血一生的經營都迅速付之東流,毀於一旦。

顯然這幸與不幸不是從他們的結果上來區分的!  

那是什麼呢?  

忽然覺得也許是從他們作為出色的人才是否擁有選擇的權利上來說的?  

岳飛是單向選擇而諸葛亮是雙向選擇?  

如果當年岳飛接到12道金牌,不回去行不行?顯然答案是不行。

為什麼呢?回去是死,不回去還是死,而且會死得更難看——你敢抗旨?

那好,太好了,不必以"莫須有"三字支吾天下了,就這一條你岳飛就是個死罪!  

那麼退一步來想吧:岳飛能不能跳槽?你宋高宗昏庸,我岳飛不跟你幹了,我另投明主?

答案也是絕對不可能!

當時人才的選擇是絕對單向的,君——不管是怎樣昏庸的君——都對這些人才有絕對的生殺大權,當然更有絕對的使用不使用的權利!

可是人才的選擇餘地就小多了,他們出生的那一天就決定了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他的國君,如果他運氣好遇到明君,那麼「一身好武藝,賣與帝王家」,自然可以功成業就,千古流芳。可是絕大多數人才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他們生不逢時,所遇非主,進退兩難:跟著國君干吧,簡直是必然的要窩一肚子火氣,越無能的君主似乎越不知道珍惜人才。不跟著國君干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對國君有清醒認識的人才也許會選擇「避世」,對他們一身的才華來說,那真是莫大的損失,那些出名的隱士們(做隱士而出名,恐怕也是隱士們的悲哀)留下的也不過是幾段雅事,只資助了後人的談資,而沒有什麼展現才華的東西留下來,那些不出名的隱士,他們更可憐,滿腹的才華和他們的名字一起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對人民有責任感又寧願受氣的人才在國君莫名的喜怒哀樂里磨折了一生,如果古代有心理醫生,別的不說,我覺得岳飛是肯定會被診斷出點什麼的!他的心理肯定嚴重受傷!一時奉若上賓,一時戒備有加,今天要你生,明天要你死,人的命運似乎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而只是國君隨手擲出的的一個骰子,點大點小只有天知道!  

究其原因,也許有許多,但是最主要的恐怕還是缺少一個"雙向選擇"的機會吧?岳飛的時代不是沒有明主——金兀朮就比高宗和徽欽二宗強不知多少倍,可你能想像岳飛去選擇他嗎?如果岳飛選擇了他,雖然抖摟滿身的才華,只怕也會落下千古罵名。人們無法接受岳飛去選擇一個異族的統治者。   

岳飛的悲哀在於他不肯也不能放棄他的人民,而他又不能自己選擇國君,他有著太強的責任感,他只能選擇在昏庸的國君手下痛苦的活著。  

相比起來,諸葛亮就幸運的多了。

岳飛的時代,國君與國君之間是敵我矛盾,是不可化解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當時民眾的心目中,這二者是絕對不能混淆的!

岳飛他生是宋家的人,死就必須也是宋家的鬼。

他是個人才,但只是宋家的人才,絕對不能為別的國君所用。

可諸葛亮的時代,眾諸侯之間是人民內部矛盾,大家都是漢族人,大家打的旗號都是光復漢室,所以在這個時期,民眾的心裡這些諸侯只有好壞之分,沒有本族與異族的區別,人才們選擇那一個國君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不會招致非議,君擇臣,臣亦可擇君。

即使一個人才換了幾個國君,別人也只能說他懂得選擇,而不會罵他不能從一而終,趙雲選擇過,最終他選擇了劉備,天下人反而誇他慧眼識英才。

這是一個寬鬆的人才環境,這也就為諸葛亮的選擇提供了一個優秀的大環境。  

二、《三顧茅廬》里諸葛亮的選擇

《三顧茅廬》是三國里的重頭戲,千古流傳,但是許多年來人們似乎只注重了這故事的一個方面——劉備的求賢若渴,而忽視了故事的另一個方面,那就是諸葛亮在這個故事裡不是被動的被選,而是也有主動的選擇。

這個故事不是單純的求才的故事,而是一個先進的雙向選擇的典型故事。  

不說劉備了,他的一顧二顧三顧早就傳為佳話,今天字典上這個詞都被解釋為「今用來泛指誠心誠意的一再邀請」,我們只從諸葛亮的角度來說。  

諸葛亮知道不知道劉備來訪?我想應該是知道的,我們無從考察歷史,就從小說《三國演義》的描寫說起吧: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卜先知,更何況徐庶離開劉備去曹營的途中,專門趕去告訴諸葛亮:「臨行時,將公薦於玄德。玄德即日將來奉謁,望公勿推阻」——明確的告訴諸葛亮劉備即將來訪,所以諸葛亮是明確的知道劉備要來的,如果他不是要考驗劉備,要自己選擇而不是被動的來被選,那他完全可以等在家中,那劉備就不必再跑後面的兩趟了。

可諸葛亮沒有,他反而出門了,他是有意避開劉備的,否則不會那麼巧:「先生今早少出」——這是他家小童子的話——「而且歸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這是第一次,劉備沒見著。

如果這一次我們還純是推測的話,那第二次就絕對不是推測了,第二次劉備不是無備而去的,他先使人探聽了諸葛亮在家才去的,可又撲了空,這恐怕就不能說是巧合了吧?無疑諸葛亮本人是避出去了。  

諸葛亮不是準備做隱士的人,他一避二避,不是真正的逃避 ,而是在考察劉備。他人是出去了,可他對劉備的考察卻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他幾乎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小童子、三個朋友、弟弟,甚至岳父......

否則,你以為會那麼巧,這些人都會在那樣一個時間段出現在劉備必經之路上,然後,唱著諸葛亮的作品,所有的話題都繞著諸葛亮轉麼?

別的不說,大雪天,老岳父選那麼個時候來串門?

這些人的作用在於從各個方面考察劉備,同時又把諸葛亮的種種才華展現在劉備面前,使劉備一點點堅定了一定邀請諸葛亮的念頭。  

等到群眾的考察結束,劉備終於見到諸葛亮時,諸葛亮又自己最後一次親身的考察了劉備,劉備成功的通過了長達一個多時辰的面試,最後贏得諸葛亮的選擇。

正因為劉備是諸葛亮自己千辛萬苦選擇的,諸葛亮自己才會忠於這選擇,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岳飛和諸葛亮都是為國君嘔盡了一生的心血,可是他們的內心深處的感覺,應該是截然不同的吧?

幸與不幸的差別,只在"單項選擇"與"雙向選擇"之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