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不得人心的皇帝,在皇宮遭廚師刺殺,百名侍衛圍觀卻不救駕

文史磚家 發佈 2020-01-01T14:37:16+00:00

嘉慶帝在位26年間,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鴉片輸入等問題迭次出現,讓他在應對不力的同時,漸漸地也大失民心。

文/格瓦拉同志

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顒琰被乾隆帝秘立為皇儲,6年後被封為和碩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顒琰接受乾隆帝的「內禪」,正式登基為帝。3年後,乾隆帝駕崩,嘉慶帝正式親政。

​嘉慶帝親政後,立刻下令處死權臣和珅,並從其府邸抄沒至少2.3億兩白銀,由此獲得了進行改革、清理積弊的「資本」。此後,嘉慶帝重用老臣王傑、朱珪、董誥等人,並帶頭過上節儉樸素的生活,以期矯正官場上貪瀆成風、賄賂公行的現象,從表面上看的確取得一些成效。

​但嘉慶帝並沒有撥亂反正的勇氣,並且推行的政策往往流於形式、不切實際,對於改善國計民生沒起到任何積極的效果。嘉慶帝在位26年間,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鴉片輸入等問題迭次出現,讓他在應對不力的同時,漸漸地也大失民心。在此期間,曾發生過兩場刺殺嘉慶帝的事件,由此使他成為清朝最不得人心的皇帝。

第一場刺殺事件發生在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日子。當時,嘉慶帝由療養勝地圓明園回返紫禁城,當鑾駕剛剛進入順貞門(御花園的北門)的時候,忽然從極其隱蔽的角落躥出一位蒙面刺客,手持尖刀撲向皇帝乘坐的暖轎(「入順貞門,奸人陳德突出犯駕。」見《清史稿·卷十六》)。

​由於事發突然,不僅嘉慶帝被嚇得大驚失色,連負責保護皇帝安全的數百名侍衛也全都呆如木雞,竟然直楞楞地做起了「看客」,沒有一個人趕過去阻攔蒙面刺客。幸好定親王綿恩、固倫額駙拉旺多爾濟、御前侍衛丹巴多爾濟等六人反應及時,經過一番搏鬥後,終於聯手制服了刺客,沒有讓他傷害到皇帝。

待刺客被擒獲後,嘉慶帝才好不容易穩住心緒,此時的他,真可謂驚怒交加。驚的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皇城之中,竟然會出現刺客;怒的是,百餘名侍衛圍觀皇帝遇刺,竟然沒有一人上前阻攔,屬於嚴重的失職行為。正因如此,嘉慶帝在下令嚴審刺客、重賞綿恩等6人的同時,下令重罰當值的百餘名侍衛。

​由於弒君屬於大逆不道的重罪(按照清律,主犯應當被判凌遲極刑,親屬要被滅族),所以嘉慶帝命諸王大臣和六部九卿會審刺客,務必要其交代出背後的主謀。然而經過數輪審訊後,受盡各種酷刑的刺客交出的口供,卻讓諸王大臣和六部九卿們哭笑不得。

原來,刺客是內務府的廚師陳德,因為被總管解僱,無以養活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和癱瘓在床的岳母,一時想不開便想自殺。然而,陳德又不想死得過於窩囊,所以才有了行刺皇帝,想要轟轟烈烈而死的想法。由於陳德在內務府做事多年,對紫禁城的情況可謂了如指掌,因此才會在嘉慶帝進入順貞門時動手。

​嘉慶帝看到陳德的口供後,雖然又氣又惱,但又沒有任何辦法,最後只好把陳德罵作是瘋狗,下令將他及其二子凌遲處死而已(「己丑,詔曰:『陳德之事,視如猘犬,不必窮鞫。所慚懼者,德化未昭,始有此警予之事耳。即按律定擬。』是日,陳德及其二子伏誅。」引文同上)。至於陳德癱瘓在床的岳母,雖然沒有遭到處決,但由於無人照顧,沒多久便被活活餓死。

這件事情過去後,嘉慶帝更加在意本人的言行,努力將自己塑造仁厚之君的形象,但從實際效果來看,並未取得任何變化。十年後(1813年),天理教首領林清在入教太監劉進亨等人的引導下,率領200餘名教徒潛入北京城,分由東華門、西化門攻入紫禁城,一度將要擒殺嘉慶帝。危急時刻,幸虧皇次子旻寧(道光帝)調來火器營、健銳營兵及時入宮來援,才得以撲滅叛亂、殺死林清等人。

​經歷兩次弒君未遂事件後,嘉慶帝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與幻滅感,並對自己的形象產生了懷疑,因而才會哀嘆道「漢、唐、宋、明之所未有,朕實恧焉」(引文同上)。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61歲的嘉慶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由於死得過於突然(可能是中暑後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而猝死),所以民間便廣泛散布著他死於「雷劈」的傳言,由此可見嘉慶帝是多麼的不得人心。

史料來源:《清史稿》、《清仁宗實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