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留學回國的歲月

團結報黨派e家 發佈 2020-04-17T07:08:33+00:00

潘玉良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女性畫家,有「一代畫魂」「中國女梵谷」之譽。約1917年以後,潘玉良開始師從畫家洪野學藝,1920年插班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研習西畫,1921年考取公派赴歐留學生資格,先後在法國國立美術學校、義大利皇家美術學院攻研繪畫和雕塑,一度與徐悲鴻成為同學。

潘玉良(1895-1977)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女性畫家,有「一代畫魂」「中國女梵谷」之譽。

  潘玉良原籍安徽桐城,1895年6月14日出生於江蘇揚州,原本姓張,名世秀。少年時代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後不幸被賣入安徽相城的青樓為妓。1913年,潘玉良被皖籍革命黨人潘贊化救贖為妾,後隨潘贊化旅居滬上,此後隨夫姓潘,潘贊化還為她取字玉良,以字行世,晚年自署「潘張玉良」。約1917年以後,潘玉良開始師從畫家洪野學藝,1920年插班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研習西畫,1921年考取公派赴歐留學生資格,先後在法國國立美術學校、義大利皇家美術學院攻研繪畫和雕塑,一度與徐悲鴻成為同學。

  1928年7月,潘玉良留學歸國,應劉海粟邀請擔任上海美專西洋畫系主任。當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潘玉良便在上海西藏路寧波同鄉會首次舉辦個人「留歐回國紀念繪畫展覽會」,以表達國內同行對其繪畫事業的關心,惜其旅歐時期不少畫作因為遭遇火災損失,未能一一展出。這次展覽,也是現代中國首位女油畫家的個人作品展,潘玉良遂開始在國內藝壇嶄露頭角,引起了多方關注。由於舊時代世俗偏見和個人早年命運等緣故,潘玉良留歐回國後遭到一些自命高貴的人士歧視,坊間難免還存在一些風言風語,因此在滬期間她感到立足此地頗為不易。另外,由於當時潘贊化在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任職,潘玉良遂在1929年初辭去上海美專教職。這年春天,潘玉良應徐悲鴻邀請兼職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科教席,每周乘坐三等火車廂往返於上海、南京兩地,用其話來說「我是老三等乘客」。

  1929年10月,潘玉良應邀赴日本東京舉辦第二次個人畫展,這亦是首位中國女畫家赴日辦展,令觀者刮目相看。1931年7月,潘玉良繼續受聘為國立中大兼職副教授,1932年又同時兼職上海美專,教授西畫。

  1932年12月,潘玉良擔任中央大學專職講師,主要教授學生風景油畫、靜物寫生等,直至1935年7月。據昔人回憶,豪爽、開朗而隨和的潘玉良寓居南京時衣著簡樸,平時就「穿著一雙舊平鞋、布衣服」,提著籃子和潘先生上街買東西;執教時「人如其畫」,亦較爽快利落,對學生要求嚴格,批評起人來有時難免言辭偏重,然而「因為完全出於善意」,故學生們都較服氣。潘玉良還經常帶領大家到南京城內外的風景名勝,以及天津、北平、泰山、曲阜、蘇州、無錫、杭州等地,觀摩美術館、拜訪名家、觀察寫生等,著力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因此她在中央大學任教期間,「極為學生愛戴」。教學之餘,秉性好游的潘玉良還抽空遊歷華山、太行山、九華山、黃山、普陀山等地,不斷汲取創作素養,勤奮創作了不少作品。如《倦馬》《牛場》《虎丘塔》《錢塘江畔》《北平團城》《九華朝陽》等。1935年5月1至5日,潘玉良第三次個人畫展在南京中山北路華僑招待所舉辦。林森、張繼、陳樹人、張道藩、蔡元培、羅家倫、徐悲鴻、高劍父等各界名人到會參觀。《中央日報》等國內媒體紛紛予以報導,徐悲鴻、張道藩等紛紛在報端撰文,予以介紹。

  在金陵任教期間,儘管潘玉良追求的西畫印象派等風格與徐悲鴻所崇尚的古典寫實畫風理念有別,但她始終秉持藝術創作的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表現出應有的執著與真誠之心。據吳作人回憶:當初中央大學僅有徐悲鴻和潘玉良畫室,任教之初「學生選潘玉良的課比較少,徐先生很著急,動員學生去潘玉良教室」,從中可見彼此間之友情。1936年,潘玉良應劉海粟之邀再任上海美專繪畫研究所主任,同年6月2至8日又在上海法租界中華學藝社舉行第四次個人畫展。但她除了積極參與滬上一些美術交流活動外,與南京仍有藝事交往。

  1936年底,潘玉良受聘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美展籌備委員,辭去上海美專教職後流寓南京籌備個人畫展,並為不久的將來赴法考察做準備,她仍積極參加首都的藝術交流活動,參與發起組織成立中華全國美術會等。1937年6月10至13日,潘玉良第五次個人畫展在南京華僑招待所舉辦,現場「參觀者絡繹不絕」,再次引起媒介躁動。此後不久,潘玉良便赴歐考察,因「二戰」爆發以及後來國內政局變化、潘贊化去世等緣故,潘玉良定居法國,未能重返祖國。1977年6月13日,潘玉良在巴黎去世。根據生前遺願,所存4000餘件畫作捐贈給安徽博物館(今安徽博物院)典藏。

  潘玉良在留學回國期間,創作了不少繪畫作品,題材涉及人物、景物以及山水、城市風光等,可謂藝術功力不菲、令人賞心悅目。人們從中可以窺探她在這一時期的作品畫格。以其1937年創作反映南京新春元宵節前後繁盛景象的油畫《南京夫子廟》為例,整幅畫作構圖布局飽滿,筆觸瀟洒粗獷,賦彩鮮艷脫俗,著力渲染氣氛,明暗冷暖對比呼應,遠近聚散虛實處理皆恰到好處。客觀物象的陰陽向背,光色靈動跳躍,層次變化豐富,富有繪畫的韻律感,暗涌著潘玉良內心熾熱的審美情趣。(周安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