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說到司馬光特立獨行的正統觀

一老沈一 發佈 2024-05-05T21:55:15.029376+00:00

《三國演義》百廿回,道盡魏蜀吳百年風流。全書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以劉、關、張出場作為開篇,就已清晰展現了此觀點。

《三國演義》百廿回,道盡魏蜀吳百年風流。

然而說到底,作者是把劉備的蜀漢作為「正統」描寫的。

全書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以劉、關、張出場作為開篇,就已清晰展現了此觀點。

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這不過是說的更確定了。

那麼,後人特別是後世歷代王朝,承不承認劉備是正統?或者說,認不認可劉備的「皇帝」頭銜呢?

客觀地說,絕大部分是「不承認」和「不認可」的。

「正統」一詞,大約出於班固的《典引》。其云:「蓋以膺當天之正統,受克讓之歸運。」

班孟堅這句話,對應前文所說「天乃歸功元首,將受漢劉」。蔡邕註:「天有五行之序,堯與四臣各據其一行,而堯為之正,四臣已偏,故歸功元首之子孫,而受漢劉也。」

「元首」,即「君主」、「帝王」。「漢劉」,指劉邦。

《典引》之「典」,為《堯典》;「引」,是「延續」之義。

班固寫此文,呈與漢章帝,歌劉邦、劉秀之偉功,頌漢武、光武之大德,強化兩漢基業是「膺當」帝堯的「天之正統」,承「受」天下歸一之氣「運」——當時,「劉漢」被說成是帝堯的後代。

《典引》,是秦漢時期非常重要的闡述王朝「正統」的著述。

何為「正統」?

按班固的觀點,即一脈相承,且統一全國的王朝。

此說,興起於漢初——基於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及「大一統」,完型於司馬遷的《史記》的五帝世系和三代本紀。經班固此文闡發後,影響到後世的不少朝代。

說回到劉備。

寫《三國志》的陳壽,是蜀人,曾在蜀漢做官。但在被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四史」的《三國志》中,他是以魏為「正統」的。

這或與因其不滿蜀漢當朝權宦黃皓而屢遭譴貶,憤而入晉為官有關;但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受到了漢興以來的「正統」觀念的影響。

有意思的是,「三代」的時候,改朝換代的理由,強調的是「受命於天」,商滅夏和周克商莫不如此。

及至漢代,似乎只說「受命於天」已經不夠,於是有了劉邦這個平民皇帝的遠祖是帝堯的說法。西漢末王莽篡權,不尋找個理由就更說不過去,於是他在《自本》中謊稱是黃帝之後,以此來證明「篡漢」的合法性。

不過,對於上述極有影響的「正統觀」,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魏紀一》中,有一大段「臣司馬光曰」的評論,卻提出了與以往大相逕庭的觀點。

這段話很長,為能看懂他的邏輯,不妨多採用一些譯成白話如下。他說——

上天養育黎民,然其不可能管理自己,就必須推戴出君主來統治。若這些君主能禁止暴行,剪除壞人,保全百姓正常生活,獎善罰惡使社會不生動亂,才是名副其實的君主。

所以,夏商周三代之前,天下的諸侯國豈止一萬個,能夠治理民眾,祭祀土地、五穀之神的人,都被稱為「君主」。

聚合萬國而統治,建立法度,頒布號令,天下無人敢違抗的人,被稱之為「王」。

「王」之威德衰落後,強大的國君能夠統帥各路諸侯,維護「王」的威信,便被稱作「霸」。

因此,自古天下混亂之時,諸侯們靠武力征伐,長期沒有「王」的時代,也是很多的。

秦朝焚書坑儒。漢興之後,學者崇尚金、木、水、火、土的「五德」相生相剋之說,認為秦朝的帝位是不「正統」的「閏」位,在「木德」和「火德」之間,只能稱「霸」而不能稱「王」。

於是,興起了「正」和「閏」,即「正統」與「非正統」的爭論。

漢朝被顛覆,三國鼎足而立。之後晉朝又失去對全國的控制,五個胡族紛擾致使中原大亂。南朝宋和北魏以後,南北分治,各寫各的國史,互相排斥、攻擊,南方詆毀北方是「索虜」,北方辱罵南方為「島夷」。朱溫取代唐朝,全國分裂,沙陀人李存勖入占汴京建立後唐,把朱溫比作篡夏的有窮氏和篡漢的王莽新室,其曆法、紀年皆擯棄不用,這都是包藏私心的偏頗心理,而非為天下人著想的至公之論。

他說——

臣下愚昧,不足以識別以前的朝代,哪個是「正」哪個是「閏」。但私下以為,如果不能使全國統一,這樣的君主,就是只有「天子」之名,而無「天子」之實。

雖然不同時代的政權,有「華」與「夷」、仁厚與暴虐、大與小、強與弱的區別。總的來說,其實都與古代之列國沒有區別,怎麼能唯尊一個政權為正統,而認為其餘的都是竊國者的政權呢!

如果以上下交替的政權為正統,那麼南朝陳的政權誰授予的?拓跋氏的北魏又繼承誰的?如果以居於中原華夏之地的政權為正統,則匈奴劉氏、羯族石氏、鮮卑慕容氏、氐族苻氏、羌族姚氏、匈奴赫連氏,這些政權統治的區域,卻本都是五帝和三王的舊地。如果以有道德的政權為正統,則蕞爾小國也會有賢明的君主,夏、商、周三代的時候,難道就沒有淫邪的君王嗎?

所以說,「正」與「閏」的理論,從古至今沒有人搞清它的真正涵義,並提出無法反駁的確定不移的論據。

他說——

我這裡所陳述的史實,只是說明國家的興衰,著重講述與國計民生休戚相關的內容,讓讀者自己去辨別善惡、得失,以作為警戒和勸勉;而不是像《春秋》那樣,根據大義對歷史人物做出褒貶,以此引導混亂的社會走上正軌。

誰是「正」,誰是「閏」,我不敢妄談,只是根據事業成就如實敘述罷了。

周、秦、漢、晉、隋、唐這些朝代,都曾統一全國,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他們的後代雖然衰微,甚至顛沛流離,但還是承接著祖宗基業,有傳繼恢復的願望。而與他們爭奪天下的人,又都是他們以前的臣屬,所以仍然以君臣的關係來看待。對其餘土地、威德、名號沒有什麼區別,原本就非君臣關係的政權,都以對待列國的方法來處理,不厚此薄彼,不抬高某些貶低某些,這才不會歪曲事實而接近公平。

然而,對於國家分崩離析的時代,不能沒有年、月、日等時代概念以陳述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根據漢朝將帝位禪讓給曹魏,晉朝又從曹魏接受皇位,以後傳於南朝宋,至於陳,後為隋取代,唐傳後梁,至於後周,又被大宋承襲下來。

所以,不得不使用曹魏、南朝宋、齊、梁、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年號,以便於記載各國的史實,這並非尊崇誰、鄙視誰,也沒有「正」和「閏」之別。

關於劉備,他說——

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漢朝來說,雖其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之後,但族屬關係太疏遠了,已說不清有多少代,處於什麼名分和地位,就同南朝宋高祖劉裕自稱是西漢楚元王的後代,南唐烈祖李恪自稱是唐朝吳王李恪的後代一樣,真假難辨。所以不敢把劉備與東漢光武帝劉秀繼承西漢政權,東晉元帝司馬睿繼承西晉政權相比擬,讓他繼承漢朝的遺統。

司馬光的深刻在於,他認為——

第一,「正統」是相對的,不完全在於「天命」和「血緣」。

第二,「正統」不是唯一標準;為了記述史實先後,也有記載順序問題。

第三,「天子」其實就是後來的「皇帝」,也有名副其實和名不符實之分,關鍵要看其作為與國計民生是否休戚相關。

第四,實現疆域的統一,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可稱為「正統」的先決條件。

第五,魏蜀吳三國,都難說哪個是「正統」,劉備也不能例外。

誠哉斯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