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到底教了張儀什麼?憑這四點縱橫七國 名聲響徹2000年

一道知衡 發佈 2020-01-09T21:08:24+00:00

那麼鬼谷子先生到底教了張儀什麼,可以讓他這樣縱橫在戰國七雄之間,名聲享譽2000餘年。​不屈不撓有歷史記載的張儀受辱是兩次,一次在楚國遊說時,一次是同學蘇秦剛剛發跡時。

鬼谷子是著名的謀略家、縱橫家,被稱為道家鼻祖。據稱鬼谷子先生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無所不能,他一生收徒百人,各個成為頂尖人物。就如比較出名的張儀,就是鬼谷子眾多弟子中很出名的一個。那麼鬼谷子先生到底教了張儀什麼,可以讓他這樣縱橫在戰國七雄之間,名聲享譽2000餘年。

不屈不撓

有歷史記載的張儀受辱是兩次,一次在楚國遊說時,一次是同學蘇秦剛剛發跡時。在楚國楚相和門客懷疑張儀偷盜寶玉,狠狠欺辱地位低下、貧困潦倒的張儀,甚至鞭笞他數百下。後來蘇秦寫信讓張儀去找他,沒想到又受到當眾羞辱,說他這麼有才而淪落到如此窮困地步,真是丟人。

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

以正常人的羞恥心,雖然不至於自殺泄氣,但遇到這樣的事總會心灰意冷,意志低沉。張儀受辱後不但沒有低落反而能樂觀地接受現實,更加的努力展示自己的才能。在竹棍抽到身上的時刻,他一定想起了老師的深深教誨,何為置之死地而後生,何為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只要舌頭還在,自己的才能就有施展的機會,自己就有自信的本錢,自己就有存在的意義。

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奇謀狡詐

張儀所依靠的本錢其實就兩樣:口才和謀略。他巧言從昏庸的楚懷王那裡騙來六百里土地,氣的楚王恨他入骨,發全國之兵攻打秦國以泄恨,甚至再拿更多的土地來換張儀的性命。結果呢?害怕秦國報復,張儀又被放出來。放出來不但不走還要再忽悠楚王,讓他一定要跟秦國親善和好。常人只當這張儀就是個無恥之輩、就是個卑鄙小人、就是個市井無賴,可是回頭看看,張儀的目的全都達到了,不但讓秦國盈利,還讓自己活著響了名聲。

懷王後悔,赦張儀,厚禮之如故

在裝病騙楚懷王的時刻,在楚懷王無奈地放他出來的時刻,張儀一定心裡笑開了花。他想起了老師教他的捭闔之術,教他什麼叫謀於陰而成於陽。想著楚懷王派人大罵自己的盟友無知、不識抬舉,一定很有成就感。人心就是這樣讓人捉摸不定,能騙得一國,不叫做欺騙,應該叫做奇謀。這就是所謂的正道不如奇道,奇謀如流水而搖擺不定,琢磨不透。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忠誠擔當

張儀對於秦惠王、對於秦國無疑是非常忠誠的。不論在六國遊說,還是在魏國為相,甚至在楚國瀕死的關鍵時刻,張儀都沒有叛變秦國。這與那些領十萬精兵去殺敵的將領要優秀的多,因為他們中有數不清的人在陣前就投降了。張儀雖然是一個人,但他時刻敬業的、忠心地為自己的君王和歸屬而奔走。

他的擔當和忠誠換來了秦惠文王對他的珍惜和喜愛,甚至還有尊敬和心心相惜。為了換取土地,張儀曾主動赴死,出使楚國。秦王無奈的看著自己的相國,心裡縱然是異常複雜的,他想要大片的土地,但也不想失去這位難得的幫手和助力。張儀主動擔當起換地的重任,毅然走向這個死局。當然他能這麼洒脫而去,也依仗著自己早已想好的「金蟬脫殼」之計了。

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張儀乃請行。

審時度勢

仔細看看張儀自從入秦後的所作所為,無時無刻不展示著自己的獨特思想和精妙的策略。這些奇謀妙計、治國方略其實都來自鬼谷子的順勢而為和審時度勢,也就是「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在大的形勢下,如何運用自己的策略,如何達到目的呢?

這需要衡量天下的權勢,了解一國的詳細信息,揣摩每個諸侯的心理,此為戰國的大局。正是看清了這些,張儀提出了了「連橫」策略,讓戰國七雄仿佛自己棋盤裡的7枚棋子,如何攪動,如何布局,如何牽引,如何攻伐,這些都瞭然於胸。所以張儀敢去恨他入骨的楚國,敢去敵對的其他諸侯國,他看懂了局勢,看清了形勢,讓自己順勢,讓敵人逆勢。

張儀之才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明白,鬼谷子先生所授之道普通人一輩子也學不完。我們只從表面上稍加揣測四點,其中蘊含的道理就足已讓人嘆為觀止了。

參考資料:《史記》《鬼谷子全集》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為一道知衡,謝絕抄襲、轉載。

本期編輯:李偵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