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 | 粉蠟箋紙,讓紙成為藝術品

老城博物館 發佈 2020-01-21T01:58:38+00:00

紙,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紙在自己的故鄉中國也演變出了千萬種不同的形態其中有一種堪稱藝術品的紙其複雜的製作手藝更是成為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粉蠟箋紙製作技藝粉蠟箋紙由魏晉時期「粉紙」和唐代「蠟紙」融合演變發展的是一種名貴的再加工宣紙因紙面光滑細膩溫潤

紙,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與此同時,紙在自己的故鄉中國

也演變出了千萬種不同的形態

其中有一種堪稱藝術品的紙

其複雜的製作手藝

更是成為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粉蠟箋紙製作技藝



粉蠟箋紙

由魏晉時期「粉紙」

和唐代「蠟紙」

融合演變發展的

是一種名貴的再加工宣紙

因紙面光滑細膩溫潤

有一層類似蠟一樣的光亮而得名


皇家的御用品



粉蠟箋紙有一個特點

便是在其上書寫時

運筆流暢,不損豪,不滯筆

書寫後墨色凝聚在紙張的表面,黑亮如漆

加之各種礦物顏料

使紙張顏色豐富,富麗堂皇

深受皇家推崇

在古代,其一直被用作御用品

在如今的遼寧省博物館中

便珍藏著一幅宋徽宗的書法作品《千字文》

其所用的紙便是一張描金雲龍箋紙

也就是如今的粉蠟箋紙

作品雖歷經千年

如今看來卻依舊光亮如新


(圖源/遼寧省博物館)



複雜的手藝


這種需要特殊加工的紙

其所需的手藝和價錢

可想而知的複雜和昂貴

隨著時代的演變,皇室的覆滅

對於粉蠟箋紙的需求大量減少

會這種手藝的人

也成為了鳳毛麟角的傳承人



但在南開區的街頭裡巷中

卻還住著這樣一位精通粉蠟箋紙製作技藝的老人

他同時也是「潞和軒·粉蠟箋紙」工作室的主人

今年已經六十餘歲的王敬濤

依然堅持著粉蠟箋紙的製作



粉蠟箋紙,以粉紙為底

採用粉、膠、蠟、礬、硃砂、

丹紅、丹黃等礦物顏料

加之佛赤、金箔、銀箔

製作時以兩張宣紙托裱合一後

染色、施膠、施礬、施蠟、亞光

再施膠蠟、繪金灑金,後再次托裱

使其紙質挺括且兼具粉、蠟紙之優點

既不失紙張易於畫的特點,又平滑細密

色彩艷麗,富於光澤,手感溫潤

可歷經數百年而堅韌如新



同時,粉蠟箋紙上

還有用金銀粉繪成的各種精美圖案

為粉蠟箋增添了典雅的氣質

粉蠟箋紙本身就是一件「純手工」藝術品

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如今,粉蠟箋紙已經重新走回了

許多書法家的視線

有了書法家們的需求

這項傳統技藝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這些美麗的紙張

將繼續承載著書法作品

走入新時代

翻開新篇章


編|趙雙

資料整理|南開文化旅遊、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