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9000間房,卻沒1間廁所,上萬人在皇宮生活,如何如廁的?

歷史永動機 發佈 2020-03-06T22:37:40+00:00

作為我國建築發展史上的最高典範,故宮自從建造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皇家權力的象徵。北京故宮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全面積共72萬平方米,光建築面積就達15萬平方米,大小宮殿達70座,房屋多達9000間,極具藝術感。

  作為我國建築發展史上的最高典範,故宮自從建造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皇家權力的象徵。故宮又名紫禁城,乃是明朝永樂年間,在明成祖朱棣的指導下建成。北京故宮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全面積共72萬平方米,光建築面積就達15萬平方米,大小宮殿達70座,房屋多達9000間,極具藝術感。

  


  然而在故宮的設計上,有一點卻令人十分疑惑。那就是,在這偌大的皇宮之中,為何卻連一間廁所都沒有?而如果沒有廁所,皇帝乃至下人,又是如何如廁的呢?

  


  其實,這倒並不是設計上的缺陷,而是有意而為之。不管封建社會還是現在,在建造時,除了基本的建築工程學和設計學外,風水學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而在皇家,風水的巧妙,更關乎王朝的龍脈,及統治的長久,不可肆意而為之。也正因此,在建造設計時,更是慎之又慎。

  


  在古代,人的排泄被視作是一件極度污穢的事。在皇帝眼裡,自己貴為九五之尊,不會影響風水。但宮中卻並不是只有自己,裡面還有太多的俗人。他們在風水寶地做出這樣的事,對風水而言是一種破壞,這是皇家所無法容忍的。不過,不提宮中數量龐大的太監,就說後宮都有佳麗三千人,如此多的人,難道活人還能被憋死?

  


  也正因此,在皇帝的安排下,皇宮中多了一個新鮮的職業「倒夜香」。顧名思義,他們的職業就是專職收集穢物,隨後將它們集中運輸到城外處理。由於宮中沒有排水系統,因此在當時,宮中妃子人人都會配有一隻恭桶。而所謂的恭桶,又稱便桶,根據妃子在宮中的地位,還有金、玉、瓷、木等之分。另外,恭桶的擺放也有講究,一般20人共用一間房。房中也會根據名字和地位將恭桶統一擺放,如廁後再由「倒夜香」集中輸送出宮,以減少對皇宮的污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