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端午節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走遍大江大河 發佈 2020-01-07T09:58:51+00:00

說到屈原你肯定會被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染,同時他也是楚國的大詩人,他主張楚國實行變法,富國強兵,因為觸犯了傳統貴族的利益,因此被流放,不忍看見國都的淪陷和人民的痛苦,選擇了投江,那麼他和端午節又什麼關聯那?

說到屈原你肯定會被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染,同時他也是楚國的大詩人,他主張楚國實行變法,富國強兵,因為觸犯了傳統貴族的利益,因此被流放,不忍看見國都的淪陷和人民的痛苦,選擇了投江,那麼他和端午節又什麼關聯那?

端午節,端在古代詞語裡代表初的意思也就是初五的意思,遠古時期古越人天皇氏發明天干地支,以天干地支來承載天地之道,每個人的運氣都與天干地支相關聯。這個跟我們時辰是一樣的,比如庚子年、戊戌年等。古人認為五月初五陰陽兩氣鬥爭最為激烈的時期,所有生物都會半生半死,因此人生病的會比較多。端午節也被稱為不詳的節日,過節主要目的是,去除身上的晦氣,強健自己的體魄。

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日子,這是最普遍的說法。早在兩千多年前,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名平,字原,他憂國憂民,後遭到奸佞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後於農曆五月初五,悲憤難捱,跳入湖南的汨羅江而死。民眾對他的精神而感召,在五月初五這天,劃龍船,尋找屈原的屍首,又將糧食、肉糜用竹葉包裹後投入滾滾的江水中,以防蛟龍水獸、魚蝦吞食屈原的屍首。

屈原生前熱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追求光明,憎惡黑暗,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情操。可是,楚王昏庸無能,奸臣擋道,政治腐敗,弄得國家多次被秦兵打敗,連國家都被秦兵攻破了,人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屈原不忍看見國都的淪陷和人民的痛苦,就在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這天,懷著滿腔的悲憤,自沉於汨羅江中。傳說屈原投江的時候,霎時間江上波濤翻湧,天空電閃雷鳴。附近的人民聞訊趕來,紛紛駕起漁船,撐著竹竿,四處打撈。可是打撈了兩天兩夜,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影子。

屈原投江之後,,扔粽子的時候需要划船,於是產生了龍舟競賽。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屈原因損害楚國貴族利益而被陷害,屈原最終不忍看百姓受苦,選擇了投江,百姓擔心遺體會被魚吃掉,於是包粽子扔到江里,為了紀念屈原,因此把屈原投江的這一天作端午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