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宗教的信仰高於一切——古印度的宗教與祭祀

考古學disco 發佈 2020-02-09T19:41:56+00:00

印度遠古的宗教形態最早可追溯至印度河文明,當時定居在印度河河谷的居民已經使用青銅器皿,大多從事農業和畜牧業。雅利安人在進入印度以前原是遊牧部落,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靈,實行火祭和蘇摩祭。

印度遠古的宗教形態最早可追溯至印度河文明(約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左右),當時定居在印度河河谷的居民已經使用青銅器皿,大多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其流行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對地母神、動植物(特別是牛)、性器官和祖靈的崇拜。

公元前2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由興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進入印度河流域,並和當地的主要土著民族──達羅毗荼人進行長期鬥爭並征服了他們。雅利安人在進入印度以前原是遊牧部落,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靈,實行火祭和蘇摩祭。他們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並和當地土著民族融合後,逐漸開始過渡到農業社會;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實行繁瑣的祭祀。印度早期古籍《吠陀》記述了這一時期印度人的種種宗教觀念,如關於神的觀念,關於超人或超自然的種種神奇力量的想像,關於祭祀等行為能給人們帶來結果的信念等等。這類觀念後來逐步形成了婆羅門教的思想。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游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恆河流域。這一時期,印度次大陸已開始使用鐵器,農業有了重大的發展,手工業和商業逐步興起,並具有較大的規模。經濟的發展,加速了社會的分化。隨著階級的分化和奴隸制的形成和發展,以後逐漸形成並確立了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公元前7世紀,以《梨俱吠陀》為中心內容的吠陀宗教為了適應上述變化,開始進行重大的革新,形成了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的婆羅門教。公元前6~前5世紀,印度思想界的鬥爭十分激烈,出現了與婆羅門思潮相對立的沙門思潮。這是當時的自由思想家及其派別的統稱,其中包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耆那教的大雄符馱摩那,生活派(佛教貶稱為邪命外道)的領袖末伽梨.俱舍羅,順世派的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等。他們的主張雖然不一,但否定吠陀的權威和婆羅門的政治、思想統治是一致的。此外,在下層人民中亦掀起了一個抵制婆羅門教的新宗教運動。他們不崇拜吠陀中的神和不接受婆羅門的管理,反對用大量動物作為祭祀的犧牲,建立自己的廟宇,崇拜當地的神靈和動植物──夜叉(鬼)、樹木、龍神(蛇神)、林伽(性器官)等。沙門思潮和新宗教運動的出現,標誌著婆羅門教在一些地區和群眾中已開始動搖。



在沙門思想的繁榮下,佛教於公元前5世紀誕生於古印度。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佛陀涅槃後的數百年間,佛教傳遍印度次大陸,稱為原始佛教。同時,原始佛教內部由於對教義的理解不同,曾發生多次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期。公元前280年左右、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阿育王統一次大陸大部分地區,弘揚佛法,至此成為印度主要宗教,此後佛教開始向外傳播。



公元4世紀以後,由於佛教和耆那教的發展,婆羅門教開始衰弱。與此同時,佛教出現經院化、梵語化傾向,雖然諸多大哲學家都出自這個時代,但佛教逐漸與民眾產生疏離。

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改革,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崇拜「三神一體」的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梵天創造宇宙,主宰人類的命運;毗濕奴維護宇宙間的和平,展現賞善罰惡的大無畏精神;濕婆神不但能毀壞宇宙,同時能降伏妖魔,繁衍世間的活動),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並且根據對主神的崇拜創立了各種教派,建立了寺廟等。這樣,婆羅門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即新婆羅門教的轉化。此時的佛教已經出現密教傾向,之後更是越發嚴重,因而更加與民眾基礎脫離,佛教的精英集中在北方幾個大寺如那爛陀寺中,但民間對佛教的崇信已經日益薄弱。但由於波羅王朝的保護,佛教仍在東印一帶偏安了五百年。



公元10-12世紀,來自北方的伊斯蘭入侵者進入印度次大陸,對所有的異教寺院燒殺搶掠,幾個佛教中心在此過程中蕩然無存,佛教徒也從印度本土滅絕。

公元15世紀中葉,印度被來自中亞的莫臥兒王朝征服。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後對宗教的態度幾經反轉。初期大力推廣伊斯蘭教,並對其他信仰者徵收苛捐雜稅,但到了第三位皇帝即阿克巴大帝開始轉為宗教寬容政策。此政策到了奧蘭則布時期(17世紀中期)再度徹底扭轉,對印度教徒及其他宗教橫加迫害,但後期帝國力量衰微,加之英國殖民者入侵,印度教牢固的民眾基礎並沒有遭到徹底損害。



古印度的宗教信仰與祭祀的特點是:人們對宗教的信仰高於一切;宗教眾多,堪稱「宗教博物館」;婆羅門教和佛教對其影響深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