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尚高 | 小時的「大潮沒」記憶

心語文化 發佈 2021-09-18T15:36:47+00:00

郁尚高筆名一冰,1947年出生,崇明豎新鎮人。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上海第三十五棉紡織廠退休。現為崇明文史研究會會員,十多餘年間撰寫地方文史資料40餘萬字。在市級與本地刊物發表文藝作品多篇。©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

郁尚高筆名一冰,1947年出生,崇明豎新鎮人。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上海第三十五棉紡織廠退休。現為崇明文史研究會會員,十多餘年間撰寫地方文史資料40餘萬字。在市級與本地刊物發表文藝作品多篇。©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

小時的「大潮沒」記憶

如今崇明的年輕一代,都沒有「大潮沒」的概念。「大潮沒」就是暴漲的大潮淹沒平地,頓成澤國。

我生於舊社會,長在新中國,經歷少小時的多次大潮沒,也見證了青年之後的島泰民安。

大潮沒都發生在夏秋季節。本地有「初三潮、十八水,眨眨眼,沒到嘴」 的俗語。說的是那個季節里的農曆初三、十八為潮汛最大,來得兇猛、迅捷,與其相鄰的前後幾天,也同樣處在潮位的高端。這期間,倘若又適遇暴雨、大風,「弟兄三個」一起光顧,推濤作浪,長江上游水一瀉千里,沖毀崇明北沿岸堤,因而常有大潮沒發生。一旦潮沒,四野一片汪洋,住草屋人家常有整層氽起;小溪木橋會漂浮,直至遠處;柴堆的漂蕩更是常見事。人們出行僅憑原本的熟悉,約略判斷出這裡是路是溝、那裡有橋有埂。舊時崇明宅基地為何總要高於周邊,原來是先輩們應對潮沒的生活經歷和經驗所使然。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一個大潮沒的清晨,天還下著瓢潑大雨,狂風吹得「呼呼」作響,橫路上有大伯的叫聲,喊我父親。父親披上雨蓑1,拿起泥絡扁擔就去北海灘補岸。時在解放初期,農村經濟還處於私有制基礎下的農業互助組初期,農民們響應人民政府號召,踴躍參加修堤公益勞動,是否涉及到「出場費」?那就不是孩童們知曉的事了。

我上小學讀書了,小夥伴們都是捲起褲腳管赤著腳去學校的。母親為我準備了一根竹杆,要我像瞎子一樣拿著探路,還再三再四嘮叨,叮囑我一定要和小冬、永祥一起走。他們與我同齡,又是同班,平時就影形不離,現在明白,那是一片慈母心啊!手拿竹杆怕人恥笑,出門不遠就被我丟棄了。潮水過膝,每走一步都有阻力,好在水中行走不滑,又是走慣的熟路,溝浜邊又有蘆葦標記,也挺安全。路上要經過大小三座石橋,就用腳探著小心翼翼的過去。因為光腳走路,磚屑、石子剌得鑽心的痛;如果踩上玻璃碎屑,鮮血淋淋是經常的。每次大潮沒總有同學跌水,一身濕淋淋的進教室,就會引起好一陣嘲諷鬨笑,好在天氣不算冷,男孩子都是「硬挺」了。

我上二年級那年,遇上大潮沒,過橋時不小心左腳踩進了石條縫隙,整個小腿掉進了橋縫。有賴膝蓋處的「硬實」,才「到此為止」。兩側挫傷了皮肉,傷口濕水,疼痛了好久。嗨,只有天曉得!

也就是那個大潮沒的早晨,一年級的一個女孩過橋時踏空淹死,第二天才找到屍體。同學們都深為唏噓、惋惜。純是大潮沒惹的禍!

少小們都樂於嬉水,倒是充滿著少有的童趣,增添了另類莫名的歡樂,比如玩濺水,比賽「著水箭」,也去「撈魚摸蟹」。殊不知,孩提們無憂無慮,「水旱不知柴米貴」 唄 ,如我祖母,就整天眉宇打皺,還不時地長吁短嘆。老人家的嘆息,是她一生的生活經歷所使然。當然,她是僅對「小家」的擔憂而已,因為大潮沒之後,一定「禾稼盡腐」 ,饑荒也準會接踵而來。

崇明歷史上的潮災,造成了無窮後患,據記載。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7),「暴風雨雹,海水溢,傷民甚多」 ,為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崇地大潮沒;

明永樂十二年(1414)閏九月十七日大風潮,「漂廬舍五千八百餘家,民溺死者甚眾」;天順五年(1461)七月十五夜,「大風雨,潮尋丈,沿海民居盡沒,死四千餘人」 ;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六月十八、十九日,「風潮大作,溺死男女一萬二千餘人,壞民舍一千八百餘間」 ;光緒三十一年(1905)八月三日,「颶風,夜潮驟溢,水丈余,城市街巷盡沒,沿海民居漂盡,死男女一萬餘人」

……

(丁垻)

歷朝歷代的大潮沒為患記載,舉不勝舉。風雨潮聯袂,造成田淹、房塌、人亡,百姓流離失所。因此,崇明自成陸以來,戶籍、人口總是忽增忽減,無有穩定。我們的先祖包括當政官衙,就築堤壩以御患。《萬曆志》記有:「萬曆丙申,(1596年),縣令盧元復2率典史孫汝楫「督民挑海岸,巍然若城」 ,按《光緒志》1186頁所記,「自新鎮、孫家、吳家、袁家四沙至享沙、南沙,長50里」 ,可謂工程浩大。《康熙志》中有築壩的記載,如官垻、劉公垻、陳公垻(亦稱文成垻)、保定沙垻、永寧沙垻等名稱。這些所築堤埧,就是現在概念上的一段堤岸。

限於當時條件,所築壩堤簡易粗劣,抗大潮能力低下,常被沖毀或過頂。據資料,崇明解放未幾,1949年7月25日,遭受50年來最大風雨潮襲擊,「江堤出缺500餘處,受淹農田48萬畝,吹倒房屋3萬餘間,淹死壓死147人。

(1947年12月,大通、富安、永裕三家公司搶修堡鎮海塘堤岸)

崇明是江中沙島,四面環水,以堤為障勢在必行。有1989版《崇明縣誌》記載,解放前,共有江堤178公里,堤頂高程(以吳淞零點標高)5.6米至6米不等,面寬1.5米至2米不等。這些堤岸工程簡陋,難抗大潮。新中國成立後的70年來,在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先後三次實施加大堤岸工程,現今達到堤頂高程8米、面寬5米。隨著島域灘涂圍墾,岸線外移,到2017年(據2018《崇明年鑑》)崇明三島一線海塘大堤341.04公里,沿江建造水閘、涵閘、護坎、護坡、丁垻,疏浚內河,取得豐功偉績。

1997年起,實施海塘工程達標建設,堤外坡建混凝土護坡,堤外肩建混凝土防浪牆,可抗禦百年一遇的高潮位和12級颱風襲擊,可渭「固若金湯」。

如今崇明三島徹底告別了潮患,使「大潮沒」僅為老一輩人記憶中的殘存名詞而已。

1:用棕皮做的雨披,是當時農家人的當家雨具。

2:《民國志》、《89版縣誌》記作盧復元。盧為浙江杭州舉人。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均為作者授權發布,任何媒體及個人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授權,並在轉載時標明出處及作者,謝謝合作。投稿請加微信:anxinlu

編輯 | 沈雯逸

審稿 | 陸安心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歡迎關注陸安心的私媒體「心語」。(微信號:anxin20141124)也可掃描上面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Copyright © 2014-2021 心語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