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十三篇中被世人用最多的是哪一篇?

歷史的陪伴者 發佈 2020-02-21T10:58:20+00:00

導讀:《孫子兵法》共有十三篇,但是有一篇卻普遍受到全世界使用,不管是和平時代,還是戰亂年代,全世界的大部分得國家都在運用。

導讀:《孫子兵法》共有十三篇,但是有一篇卻普遍受到全世界使用,不管是和平時代,還是戰亂年代,全世界的大部分得國家都在運用。那到底是《孫子兵法》哪一篇如此受到世界的青睞?


縱觀《孫子兵法》中的每一篇內容都是經典,都是孫武智慧的結晶。它不但指導我們如何戰勝敵人,最重要的是開篇它就警告後人不要輕易發動戰爭,因為那是關乎很多人的性命,更關乎國家未來的命運。因此,孫武告訴我們: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之策。那《孫子兵法》的哪一篇這麼受到世界如此青睞呢?

它就是《孫子兵法》最後一篇——用間篇。不管是和平時代還是戰亂年代,都缺少不了「間諜」,這就是傳說中的「隱蔽戰線」;也不管是戰場還是商場,間諜無處不在。世界十大神秘的情報機構: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國家安全局、美國聯邦調查局、俄羅斯克格勃、以色列摩薩德、英國軍情六處、中國國家安全局、德國聯邦諜報局、法國安全總局、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

那為什麼那麼國家發展情報機構呢?因為情報員發揮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有時候可以拯救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


孫子曰: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孫武告訴我們,那些英明的統帥和將領之所能戰勝敵人,是因為他們做到料敵於先,不是靠鬼神來取勝。這就強調情報的重要性,有了準確的情報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戰勝敵人。所以,全世界的國家都很重視情報機構的發展,如果情報機構發揮得好,可以做到料敵於先,甚至還可以用來震懾敵人,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終目的。

孫子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而孫武之所在把戰爭放在最後面,是因為戰爭會消耗更多的財力、物力,甚至更多人的生命。因此,孫武才提倡伐謀,伐謀才是上策,攻城是最下策。而運用間諜是伐謀的一種之一,運用得好,可以三個軍的兵力。可想而知,情報工作對一個國家是多麼的重要。


戰國時期的秦國是最擅長運用間諜,可以說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當年秦國為了不想和趙國名將李牧正面交戰,於是指使在趙國的秦國間諜散布謠言,說李牧想造反。性格多疑的趙王信以為真,結果派人暗殺李牧。當李牧死後,秦國馬上攻打趙國,最後滅掉趙國,活捉趙王。

同樣,陳平也是一個用間高手的人。當劉邦和項羽相持不下時,陳平建議用反間計,讓項羽逼走范增和鍾離昧。結果,項羽中計,把范增和鍾離昧給逼走了,最後使得項羽孤掌難鳴,最後自刎於烏江。


孫子曰: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孫武告訴我們有五種間諜,第一種是因間即鄉間,利用敵國居民中的普通人做間諜;第二種是內間,利用敵國中軍民與自己鄉親關係;第三種是反間,利用敵人和間諜為我所用;第四種是死間,潛入敵營將情報送給我方間諜,然後再將假情報傳給敵方間諜的特殊間諜(如果事情敗露,必死無疑,故稱為死間);第五種是生間,能活著回來報告敵人的間諜。

當年顧順章叛變時,正因為有著情報工作豐富而錢壯飛及時送來情報,才能夠挽救了當時很多的革命者,為後來革命老區勝利奠基了牢固的基礎。情報工作對於很多個國家都非常重,因為這些準確的情報,高層領導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正因為情報工作如此重要,因此才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世界各國也大量發展自己的情報機構,讓情報機構為本國的安全和發展而工作。因此,《孫子兵法》的用間篇是被世界各國作用的最多的一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