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馳要求供應商復工 財大氣粗的奔馳為何第一個耐不住

一分鐘了解這款車 發佈 2020-02-12T09:49:01+00:00

據了解,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8月8日,目前共有A級,E級、C級、SUV產品等。結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奔馳之所以要迫不及待的開工,多半是因為北京汽車無法承擔如此大的損失,因為奔馳的營業額幾乎占到了北京汽車的70%以上,如果不能按時開工,那麼今年的財務報表一定不會好看

奔馳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是品味和身份的象徵,開一款掛著三叉戟LOGO的車是很多人追求的生活,不管是入門的A級還是旗艦的S級,總是會引來大家的關注,回頭率超高。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戴姆勒集團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梅賽德斯奔馳連續幾年成為全球利潤最大的品牌之一。尤其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對於它的信任遠超其他汽車品牌。

據了解,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8月8日,目前共有A級,E級、C級、SUV產品等。2019年在中國市場,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共交付702088輛新車,同比增長4%;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品牌交付693443輛新車,同比增長6.2%。,其中北京奔馳全面銷量超過55萬輛,同比增長13%。

雖然被寶馬最終反超只排名第二,但是利潤卻在豪華品牌里算很高的,並且了解奔馳的都知道,除了售價"高昂"外,在售後維修方面奔馳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再加上很多4S店對於熱銷車型都是以加裝潢的方式進行銷售,這種"共贏"的合作方式讓廠家和經銷商都掙的盆滿缽滿。據統計,僅僅在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馳營業收入778.07億元,盈利能力可見一斑。可是僅僅過了不到兩個月,北京奔馳為什麼就坐不住,要求供應商復工呢?

從網上爆出的一則說明中可以看出,北京奔馳的配件庫存已經告急,如果不能正常將面臨每天4億元的損失,這不禁讓我產生了疑慮,難道奔馳就這麼"差錢"嗎?我們一方面懷疑這個說明的真實性,一方面也想分析北京奔馳這麼做的原因。

一、2019年對於奔馳來說悲喜交加

雖然奔馳在中國消費者的心裡是品質的代名詞,可是2019年對於奔馳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首先就是奔馳漏油時間,鬧的是滿城風雨,眾人皆知,並且通過漏油時間還牽扯出金融服務費的問題,這些都讓大家開始對奔馳品牌的公信力產生了質疑。

其次奔馳熱銷車型深陷各種缺陷,奔馳C級和E級減震器存在斷裂和爆胎的隱患。據統計,在過去的2019年,奔馳品牌總召回28次,涉及車輛數量超過140萬,覆蓋了奔馳推出的大部分產品,其中C級、E級是重災區。問題包括方向機、減震器斷裂、前驅動軸、爆胎等,同時還有一些錯裝、漏裝的生產問題。

再有奔馳變得不再純粹,為了提升銷量獲得更多的利潤,奔馳在中國推出了眾多的"特供車",全新A級雖然在消費者眼裡還算是一款不錯的車型,但是在眾多媒體的眼中卻一文不值。GLC L車型再次刷新大家對於奔馳的印象,過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雖然短時間來看確實能帶來豐厚的利潤,可是這對於品牌發展不利。

最後作為北京奔馳的股東,北京汽車卻在2019年幾近腰斬,同比滑51.8%,與一線自主品牌的差距被進一步的拉大,市場占有率持續下降,盈利就不敢奢想了。

結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奔馳之所以要迫不及待的開工,多半是因為北京汽車無法承擔如此大的損失,因為奔馳的營業額幾乎占到了北京汽車的70%以上,如果不能按時開工,那麼今年的財務報表一定不會好看,這樣不光股東不會難以,更是會影響股票的市值,這樣的話損失就更大了。

可能有朋友會說,為什麼不是經銷商的原因。我們可以來推斷一下,經銷商為什麼要求廠家復產,肯定是訂單多車輛無法及時交付,為什麼車輛無法及時交付,肯定是消費者的需求量大。可是目前正處於一個非常時期,大家連門都不敢出,哪裡還有心情去考慮買車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就不攻自破了。

總結:我寧可相信這個報導不是真的,因為目前正處於防疫的攻堅時期,各個車企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紛紛延長開工時間,而這個時候奔馳卻坐不住了,這不是給國家添亂嗎?希望北京奔馳能儘快給大家一個解釋,不要讓奔馳品牌從此奔馳而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