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和跳繩,哪個更傷膝蓋?

張三的肥皂劇 發佈 2020-01-31T03:19:22+00:00

跳繩通常是雙腿跳,動作幅度,騰空高度,力度都遠遠小於跑步,主要是小腿發力,踝關節運動,膝關節配合,前腳掌落地,後腳跟基本上是沒有接觸地面的,這對膝蓋是幾乎沒有衝擊力的。


評論好多小夥伴都有

「跳繩傷膝蓋」的疑惑

跳繩和跑步

最常見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想減脂是不可能不做有氧的

可是每當談到跳繩和減肥

都會有人跳出來說「傷膝蓋」

那到底跳繩和跑步傷不傷膝蓋?

哪個更傷膝蓋呢?

跳繩通常是雙腿跳,動作幅度,騰空高度,力度都遠遠小於跑步,主要是小腿發力,踝關節運動,膝關節配合,前腳掌落地,後腳跟基本上是沒有接觸地面的,這對膝蓋是幾乎沒有衝擊力的。起跳的高度越低,對膝蓋的傷害就越小。

跑步是雙腿交替跨出,單腳落地,蹬地,需要單腿力量承受體重、速度、慣性、衝擊的巨大的壓力。慢跑會給膝關節造成三倍體重的壓力,而快跑會造成5~7倍的壓力。

「正確的跑步」的難度較高

對關節、肌肉的協調性

平衡性、力量要求都更高

但大多數人覺得會走就會跑

並不會特地去學習「如何跑步」

跑步姿勢有錯誤

膝關節損傷就是必然的

在國內的膝關節運動損傷里

羽毛球排第一

跑步排第二

而跳繩連前10都沒進

所以結論是:這兩項運動都可能會對膝蓋造成一定的損傷,如果真的要比較,肯定是跑步更容易造成對膝關節損傷,對膝關節的損傷更大。

跳繩的訓練強度、對心肺功能的刺激、強度可以更大,訓練效果更好,而且相對安全。

連續跳繩10分鐘比慢跑30分鐘更累,所以普通人很難連續不間斷跳30分鐘,就像很少人能連續跳30分鐘波比跳一樣。

當然跳繩也有傷膝風險,例如姿勢不對,體重過大,沒有熱身拉伸,但和跑步相比,至少安全十倍。

看完後

大家是不是對跑步充滿恐懼

感到膝蓋隱隱作痛?

其實關於「跑步是否傷膝」

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爭議

《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指出

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

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

有個動作比跳繩、跑步更傷膝蓋

但卻很少人注意到

那就是「久坐」

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高達10.2%

大部分學生和上班族都是「久坐」一族

為什麼坐著不動反而更容易傷膝呢?

久坐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良

代謝減慢

關節腔滑液分泌減少

增加了下肢關節損傷的風險

並且膝蓋和髖部的關節炎風險將提高

人在家中坐

胖從天上來

膝蓋也壞了

所以不要再因為擔心

跑步傷膝、跳繩傷膝、運動傷膝

而放棄運動

這就好比那些還沒開始健身

就怕自己練得太大的人

但是確實有人自從跑步以來

膝蓋確實痛了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你自重太重、跑太久

或者強度太高

發生不適建議先休息

嚴重者建議就醫

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

跑步還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

事實上任何運動

都可能對我們膝蓋造成損傷

只是運動方法不同

受傷的程度也不相同

所以不管你選擇什麼運動

都必須先學習

本來運動是為了減肥

為了身體健康

把膝蓋搞壞了

不是得不償失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