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呼蘭河傳》:每個為了「活著」而活著的人,都不該被誤解!

魚辰話書 發佈 2020-05-03T17:20:34+00:00

有人說,蕭紅的一生都是「作」出來的。可誰又能保證,我們生在那個時代,能比她過得好呢?蕭紅和呼河蘭人的悲劇相似卻又不同,呼河蘭人是在麻木而病態地過著自己的一生。而蕭紅卻早早就覺醒了,她在反抗,在尋找自由的戀愛,自由的婚姻。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她失敗了而已。但她仍舊是她自己的,即使死

文/魚辰

蕭紅筆下的呼蘭河,把孩童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生生劃出了一道鴻溝。在孩子的世界裡,花開了,鳥飛了,蟲子叫了,一切都是自由的,無憂無慮。而生活在這裡的大人們,卻在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愚昧地,病態地,不被人理解……卻頑強,堅韌。

蕭紅的一生,就如同呼蘭河這座小城,荒涼,寂寞。20歲逃婚,曾兩度懷孕,幾度被男友拋棄,年僅31歲死於庸醫的誤診之下。

生命前夕,她完成了《呼蘭河傳》。把心中唯一留存的幸福袒露人間,書中記錄了在呼蘭河家裡的後花園裡,蕭紅和祖父一起生活的童年時光。

祖孫倆每天都呆在後花園,祖父戴一個大草帽,她戴一個小草帽;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在花園裡,黃瓜願意開一個黃花,就開一個黃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一切都是自由的,無限美好。

但離開這個後花園,外面大人的世界,他們碎嘴,爭吵,哭笑,結婚,生子,生病,死亡……

01

老胡家的團圓媳婦娶來了,團圓媳婦被打了,團圓媳婦生病了,請人為團圓媳婦跳大神,團圓媳婦死了。

老胡家前前後後花了八兩銀子,終於把媳婦給娶回來了。年僅十二歲的姑娘,因為長得高,不得不對外說已經十四歲了。

她見人就笑,頭一天在婆家就吃了三碗飯,十二歲就發育得很好,個子高,身材好,眼睛靈動有神……但這些在當時的社會是不允許的。

新媳婦見人就應該低頭害羞,別逢人就笑,吃飯應該淑女,長得出眾就是異類。

鄰居七大姑八大姨開始說閒話,沒過幾天,團圓婆婆受不了這閒話,她開始打團圓媳婦。

家裡的雞鴨,她捨不得打,怕不能下蛋;打狗,怕狗跑了;打豬,怕豬掉兩斤肉;打貓,怕貓丟了;打兒子,捨不得;唯獨有小團圓媳婦可打,她不會跑,也不會丟。自此,家裡事一不順心,婆婆就對團圓媳婦一頓打。

一天打八頓,罵三場。有幾回,把她吊在大樑上,狠狠地抽鞭子。暈了,就用冷水把她澆醒。也用紅燒的烙鐵烙她腳心……

可就這樣,團圓婆婆說:「誰家的媳婦不受氣,我只是想給她個下馬威,我雖然也打得狠了點,但不狠那能教出一個規矩的人來。」

02

可你能說團圓婆婆是可惡的嗎?她自己的人生也是被這麼打過來的。團圓媳婦生病了,她沒有吝嗇錢財,而是各種請跳大神的,用各種偏方,只想治好她。

一個道人說他的紅貼能治病,婆婆被道人各種哄騙,畫符,抽貼,林林總總花了五十吊錢。

為這五十吊錢,婆婆拾了二十天的黃豆,和大人小孩,你爭我奪,在田上爬得腰酸背痛。豆秧刺傷了指甲都沒管,最後整個手指發炎,腫成饅頭大小,她都捨不得花錢買二兩紅花油來擦擦。

團圓媳婦生病了,這家說看個香火,那家說吃個偏方。偏方,野藥,大神,趕鬼,樣樣都試過,錢不知花了多少,但最後都不怎麼見效。

團圓媳婦最後的結局是,被跳大神的生生脫光衣服,三次抬進滾燙的熱水裡,活活折磨死的。

周圍的人興奮地圍觀,團圓媳婦在滾燙的大缸里,叫著,跳著,逃命一般的狂喊,可沒有一個人去幫助她,救她。

等團圓媳婦死去時,看熱鬧的人又無比惋惜,流下了難過的淚水。

直到死去,團圓媳婦都在喊著:「我要回家!」

03

反觀蕭紅的一生,她和團圓媳婦的結局又有什麼分別呢?

一個是被上千年的封建迷信所害,一個是被庸醫誤診所害,她們都是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一個人在異鄉漂泊,孤獨,寂寞,荒涼。

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蕭紅是否和團圓媳婦一樣,夢回故鄉,夢裡有祖父,有後花園,有黃瓜,蝴蝶,還有祖父的殷殷教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04

在後花園的隔壁,磨房裡住著馮歪嘴子。他一夜一夜的打著梆子,一生為東家做工。沒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有了女人孩子,東家嫌晦氣,不准女人住在磨房。

就是這樣,他們住進了茅草屋。儘管艱難,但看著兒子長牙,會爬,會跑,馮歪嘴子歡喜得不得了。

可人生就是這樣無常,媳婦在生第二胎時,難產去世。馮歪嘴子沒有哭,也沒有喝酒,他覺得這個世界,他已經生出根了,有了念想,所以他要盡力活著,把孩子養大。

他開始動手餵剛出生的孩子。他的小兒子,一天天的餵著,眼睛越來越大,可胳膊,腿,越來越瘦。

在人們的眼裡,這孩子一直沒長大,越來越瘦。但在馮歪嘴子的眼裡,孩子卻是一天天地長大了,會笑了,會拍手了,會搖頭了。

每個人活著,總應該有那麼一點執念和心靈皈依,才不至於像行屍走肉一般。

儘管在旁觀者的眼裡,馮歪嘴子的孩子一定會死,他的行為不被理解,但他自己卻是開心高興的。因為這世上,他終是有了根,不再是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離開了。

05

呼蘭河的大多數人,他們都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街上的大坑,陷下去多少馬車,淹死多少雞鴨,可就是沒有一個人去把坑填平。每次吃便宜瘟豬肉,都說這是跳坑裡淹死的豬,用大坑來作吃瘟豬肉的幌子。

河裡淹死了小孩,剛開始呼天搶地地悲痛,可久而久之,也得過自己平靜的生活。

他們封建禮教,迷信愚昧,欺弱怕強……可你又能怎麼要求他們什麼呢?

因為「活著」本身,就已經用盡全力了啊。

團圓婆婆可惡,她毀了團圓媳婦的一生。可她一生把雞鴨當孩子對待,只為多個雞蛋賣錢,日夜去撿豆子賣錢,受傷了也捨不得花錢買藥,買塊豆腐吃都捨不得。團圓媳婦死了,她日夜想著花光的五千吊錢,慢慢就瘋了。

誰對,誰又錯?

是封建禮教的錯?還是愚昧無知的錯?亦或是這個時代造就這一切的悲劇?

蕭紅一生,反抗封建禮教,反對包辦婚姻。她逃離家鄉,卻又和未婚夫在一起,為他懷了孕,最後被孤零零的仍在旅館。

和蕭軍相識相愛,卻常被家暴。最後和端木蕻良結婚,卻幾度被丟下。最後一個人孤零零地死在香港。

有人說,蕭紅的一生都是「作」出來的。可誰又能保證,我們生在那個時代,能比她過得好呢?

蕭紅和呼河蘭人的悲劇相似卻又不同,呼河蘭人是在麻木而病態地過著自己的一生。

而蕭紅卻早早就覺醒了,她在反抗,在尋找自由的戀愛,自由的婚姻。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她失敗了而已。但她仍舊是她自己的,即使死亡。

他們都在盡力地「活著」,只求在這世上留下什麼東西。蕭紅留下了她的思想,她的作品。而呼河蘭這座小鎮的人,留下了自己的根。

思想影響後人,根在發芽長大。不能想像馮歪嘴子的兒子最終活出了什麼模樣,但至少新一代的青年活出了全新的自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