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 | 北大社9位知名學者暢談「如何閱讀一本書?」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0-04-21T23:47:10+00:00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一天的主題是讀書,讀書的好處自不必多說,讀一本書,可以增加思想的厚度,還可以學習技能、增長見識、陶冶情操…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一天的主題是讀書,讀書的好處自不必多說,讀一本書,可以增加思想的厚度,還可以學習技能、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在這一日,我們應該讓讀書成為一種心靈的需要和精神的渴求。


2020年的世界讀書日,北京大學出版社邀請9位有影響力的學者介紹自己的私人讀書方法,這9位學者分別是:胡軍、歐麗娟、王笛、劉華傑、徐賁、張國剛、陳平、曹林和王涌,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他們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正能量,願你站在精神的高原,能找到讀書的終極目標。


大咖讀書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01

讀者要努力直接進入閱讀對象之中,與對象融成一片。


領讀人:胡軍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哲學、知識論,

中國現代思想史,中國現代知識論史。


讀書是通過文字來把握義理。但我們經常的做法卻是死扣字眼,「死於句下」,忘卻了文字背後的義理或文字試圖表述的對象。


其實,柏格森早在維根斯坦之前就以一種十分明確的方式突出了直覺方法的重要性。他認為,概念的分析只能停留在事物的外圍、現象,而不能洞察事物的本質。


我們以閱讀為例來理解什麼是直覺。在閱讀中,我們顯然是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或概念式的認識之中。作家在其創作過程中也顯然沒有把文字或概念看作是其真正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通過語言文字或概念來揭示出一定的境界或狀態,幫助我們進入這一境界或狀態之中。如果我們不能領會作家的企圖,而只是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或概念的認識中,那麼這顯然是我們自己的過錯,是對作家企圖的真正誤解。我們注意的是,語言文字或概念僅僅是一種工具或手段。這正如中國古代思想家王弼所說的那樣:「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他認為,言是得象的工具,象也只是得意的工具。言和象是得意的工具,故得到了意就應該拋棄言和象。如拘泥於物象,就會妨礙對義理的把握;如拘泥於語言,就會妨礙對於物象的表達。因此要想真正地把握住義理,就得忘象。如拘泥於語言文字或概念,那麼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真正地進入境界或狀態或義理之中。


閱讀時讀者要努力直接進入閱讀對象之中,與對象融成一片。一個優秀讀者的注意力並不是僅僅投放在語言文字之上的,他是在不經意間或無意識地閱讀語言文字時直接地進入作品的對象之中,與對象融和成一片。


大咖薦讀



哲學是什麼

胡軍


02

書讀多了,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領讀人:張國剛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曾在德國執教多年。


像許多少年一樣,喜歡聽奶奶講故事。奶奶是清朝光緒年間出生的人,講的故事大多是二十四孝、忠義報國之類。開始只要有故事就行,後來奶奶沒有新鮮故事可以講了。於是就自己找書讀。


那是小學四年級時候的事。學校里讓大家買《歐陽海之歌》,我也買了一本。這是我讀的第一本小說。從此之後,書就成了我形影不離的朋友。《三國演義》《七劍十三俠》《小五義》《封神榜》《水滸》《西遊記》、民間故事集之類,囫圇吞棗,什麼都讀。中學時代曾讀過北大1955級編寫的《中國文學史》、梁啓超《飲冰室全集》、于光遠和蘇星的《政治經濟學》以及楊朔、秦牧的散文集之類。


我的體會,少年時代讀書可以雜一點,歷史、文學、科普、哲學,興趣最重要。在興趣引導下讀書,會津津有味。當然興趣也是培養的,某方面的書讀多了,也會形成興趣。


大學生讀書,成年人讀書,則應該有一定的選擇。除了滿足興趣、渴望新知的書,要讀讀,更應該形成一定的讀書範圍,理解得更深入了,形成特長了,會產生成就感和深入一層的渴望。即使是劃定了範圍的書也太多,有的瀏覽一下,有的要細讀。我的老師曾告訴我一個「殺書頭」的博覽群書法,就是看看目錄,看看前言後記,翻翻有關章節,大體了解一下書的內容旨趣,然後決定如何讀它,什麼時候讀它。不是拿到一本憑題目感興趣的書,就一頁頁往下讀,那樣很可能有讀不下去的,有些書也不值得這樣讀。


總之,書讀多了,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大咖薦讀



中西文化關係通史

張國剛


03

以自己的速度、節奏、方向去閱讀,

不急迫、不比較,以自己的心靈為依歸。


領讀人:歐麗娟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研究領域:唐詩、《紅樓夢》、中國文學史,

因台大「紅樓夢」公開課獲得「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2015年傑出教學者獎,代表作有「大觀紅樓」系列等。


讀書是尋找自己、追求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活在人類文明發展數千年的現在,好書何其繁多,超越時空的重要作品屈指難數,如何選擇、如何進入,往往有如森林中的突圍,令人困惑猶疑。其實,正因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不同個體,所以也沒有適用於每一個人的讀書方法,唯一通用的原則,便是「取法乎上」,讓好作品以更高的視野帶領自己提升、作高一層,然後在這些好書中選擇自己喜愛的、覺得有收穫的,以自己的速度、節奏、方向去閱讀,不急迫、不比較,以自己的心靈為依歸,如此日積月累,自然點滴成流,人生的河道即清晰呈現。


值此疫情困頓之際,我推薦奧地利心理學家弗蘭克爾(Viktor E. Frankl)的一本書,英文書名是: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中文簡體版書名為《活出生命的意義》)。


作為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又具備心理學的專業,這本書十分令人觸動,並深具說服力,讓我獲益良多,特與大家分享。


大咖薦讀



大觀紅樓

歐麗娟


04

親愛的朋友們,

如果你沒有時間讀書,那就聽書吧!


王笛

現任澳門大學傑出教授,歷史系主任,

英文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前沿》共同主編,

曾任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


讀書方法因人而異,每個人也因目的不同、習慣不同,而有不同方法。但是,我始終認為,無論是學者、學生還是一般讀者,閱讀範圍一定要超出自己的專業。我是一個歷史學家,但是我的閱讀範圍包括人類學、文學、社會學,此外還大量閱讀各種虛構和非虛構的作品。我可以自信的說,只要我發現感興趣的書,幾乎都能找到並把它們讀完。在我的iPad上,裝著各種專業和非專業的電子書,每次出差的旅途中,就是我閱讀的好時機。


我還有一個重要讀書的辦法就是「聽書」。我每天的科研、教學、寫作、行政事務安排得很滿,那麼如何找時間讀書?最近五年來,無論多麼忙,我平均每天的讀書時間不少於兩個小時,是怎麼達到的?手機是我的讀書利器,感謝手機自帶和下載的朗讀軟體,幫我解決了大問題,無論是什麼文件格式,pdf、txt、word、epub、mobi,都可以朗讀。這樣,從起床穿衣整理床鋪,到洗漱早餐,走路到辦公室,或者外出辦事購物,在家打掃衛生、做飯洗碗,或是飯後散步,我都在聽書。如果有時候失眠睡不著覺,或者是醒太早但是又不想起床,就打開聽書功能,時間一點都不浪費。一年算下來,這個閱讀量是非常巨大的。最近些年,只要有人抱怨忙得沒有時間讀書,我就把這個方法熱情地推薦給他們。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沒有時間讀書,那就聽書吧!


大咖薦讀



袍哥

王笛


05

培養深度閱讀的思考習慣和能力,

對每個人都是一次有意義的素質教育和人生歷練。


領讀人:徐賁

美國加州聖瑪麗學院英文系教授,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


數碼時代為學生們提供了海量的方便信息,但信息不等於知識,更不等於智識和智慧;獲取信息所需要的那種閱讀也不等於以深入思考和判斷為基本特徵的深層閱讀。深層閱讀最常見的說法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它包括思維過程中洞察、分析和評估的過程。


深層閱讀不僅是獲取信息和知識,也是學習如何細緻辨析和深入思考。培養這種思考習慣和能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對每個人都有意義的素質教育和人生歷練。 深層閱讀的讀物即使不一定是經典的傳世之作或「偉大著作」,它們也是文學、歷史、哲學、政治和社會學、思想類的重要著作。這樣的書籍比大眾讀物更加需要有實質的內容、長遠的眼光、敏銳的問題意識和獨到的見解。


大咖薦讀



人文的網際網路

徐賁


06

我讀什麼書,都是在和各學科的大家對話的過程中學到的。


領讀人:陳平

經濟混沌和經濟複雜性研究的先行者。


我讀什麼書,都是在和各學科的大家對話的過程中學到的。


首先,科學方法的兩大主流是原子論和演化論。原子論的最新典範是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薛丁格寫的《生命是什麼?》。他的書奠定了分子遺傳學的微觀物理基礎,也是我研究金融作為中觀基礎的大數原則的數學基礎。演化論的經典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他的書值得細讀之處,不是優勝劣汰或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而是他的觀察對象和方法。比如,為什麼選擇遠離大陸的島上物種作為觀察對象?因為可以簡化潛在的因素,突出環境對物種結構和功能演化的影響。


讀普里戈金的《從混沌到有序》,站的視角更高。如何理解原子論的空間結構和生命有機體時間演化的發展方向,就不是中國文化簡單的整體論,而是在分析微觀結構的基礎與宏觀熱力學和決定論混沌之間的量變到質變的躍變。馬克思的辯證法思維可以被物理學的複雜系統實現。


華羅庚說:讀書要從薄到厚,從厚到薄。我也可以說:讀書要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讀書還要跨學科,從一個學科提出的問題,可以到其他學科找答案。


大咖薦讀



代謝增長論

陳平


07

好書要匹配自己當下最關注的重點問題,

選書七分靠準備,三分靠運氣。


領讀人:劉華傑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獲得霍英東獎、文津圖書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等。


書很多,不可能都按一個模式閱讀。大部分書要快讀一遍,儘快了解其內容,有興趣的話,回過頭來重新讀(這部分的比例大概不到二十分之一)。書好不好,是相對於讀者的需求來說的,A說的好書B可能不認同。好書要匹配自己當下最關注的重點問題,選書七分靠準備,三分靠運氣。


以英國科學社會學家大衛·布魯爾的《知識和社會意象》(David Bloor, 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為例,特別是其第一章,這樣的書值得一句一句慢慢讀,就像讀邏輯學、數學的書一樣,從前到後,不要遺漏一點信息。


這一本書對我個人影響也確實很大。有數學、心理學背景的布魯爾論證非常嚴格,他改變了我的科學觀。要知道,改變一個人的科學觀是相當相當困難的事情,可能不是不想「升級」,而是說服不了自己。做學問要誠實,先要說服自己,要儘可能做到自己各種觀念的邏輯一致性。


讀布魯爾這部書也給我很多意外的啟發性,比如我突然想明白STS領域討論了幾十年的「科學」與「社會」之間現在有怎樣的一種拓樸關係。不是別的,而是一種分形(fractal)結構,這與以前大家理解的「大的社會系統扣在小的科學系統之上」的一般理解完全不同。布魯爾隱約有分形的思想,他用到「合金」「交叉對應」等比喻。在布魯爾之後,再討論科學史的外史與內史之爭已經沒有意義,因為不能嚴格劃分內外,原來的劃分是一種應當摒棄的教條。後來我還通過網絡採訪過他,交換過論文,談起休謨和麥克斯韋。


世界範圍許多人在談論SSK(科學知識社會學),其實相當多人說不到點子上,包括一些大人物,似乎都沒讀懂布魯爾的書。比如許多人對「強綱領」的理解是錯誤的、對SSK相對主義的指責完全是不合格的(可進一步參考瑪麗·赫茜的論證),可能就在於讀書不細,而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覺了。不是布魯爾寫得不清楚,他表述得很清晰,確實是閱讀的問題。


SSK的人物和作品非常多,列出十幾位學者的20部、30部都沒問題。大學教學中講SSK,學生沒必要一下子亂讀許多人的許多書,囫圇吞棗還不如一句一句讀好一本書甚至一本書的一章,把每一句話都搞明白。我試驗過,怎樣讓學生真正理解SSK,效果還湊合吧。但這不屬於常規做法!現在講課形式上的要求越來越多,教師都得處處小心,還是按老辦法講課更保險。


大咖薦讀



西方博物學文化

劉華傑


08

以記憶之網鎖住知識,避免邊讀邊忘。


領讀人:曹林

知名時事評論員、《中國青年報》編委、高級編輯,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評論業界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以記憶之網鎖住知識,避免邊讀邊忘。


新聞史學家方漢奇先生有做讀書卡片的習慣,這些讀書卡片有什麼用呢?有一次方先生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談到這些卡片的作用,幫他的記憶形成了一張立體的網,他說:一個新的材料掉進去,立刻就被這張網鎖住,成為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你的這張網大且厚,自然產生的聯想和提示就會讓你接受新信息相對容易;反之,你的網又薄又小,基礎不夠厚重,那記憶就比較困難。方老師強調:所謂天才超群的記憶力,秘密不過如此。


這個「解秘」讓人恍然大悟,難怪方先生講課引經據典時那麼瀟洒,對浩如煙海的史實能信手拈來,也難怪他的記憶那麼好,過目不忘,原來是這樣一張能吸附材料和知識的記憶之網,「網」住了他讀過的書和看過的材料。我們常有這樣的困惑,讀過什麼書,學習過某種新知識,當時很興奮,但不久就不知道「扔」到什麼角落去了。翻那些讀過的書,常常很陌生和沮喪,這書我讀過嗎?明明讀過啊,上面還劃線了,可怎麼都忘了。問題不是記憶不好,而是自己缺乏一個好的讀書方式,沒有形成一個立體的、可網住新知識的記憶之網。


在我看來,記憶之網不僅是有形的讀書卡片,也是一種邊讀邊想的、清晰的問題意識。以某個相對穩定的問題關懷為圓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所有跟這個問題相關的閱讀都吸附到這個雪球上,也就像那張網「網」住新信息新材料新知識了,而不會發生「水土流失」。我讀書,在某段時間內一般都會帶著某個問題去讀,讀什麼書時都會想著這個問題。這種「問題意識」也是一個網,讓那些看似不相關的知識都網到了以這個問題為圓心的記憶之網上。


沒有網狀勾連,知識就會流失。網式讀書法,是一種鎖住知識和思想的好方法。我們的應試教育體系中,流行「點式記憶」,也就是以「知識點」為中心的記憶,點與點之間沒有聯繫,很容易就忘了。還流行「線式記憶」,靠構造某種單向的因果線性關係去記憶,但知識往往不是線性關聯的,而是非線性的耦合相關,線式記憶很容易就「斷」了。還是網式記憶比較好,構建自己能鎖住新知識的記憶之網,形成知識、材料和理論的深度有機勾連。


大咖薦讀



時評寫作十六講

曹林


09

讀者要努力直接進入閱讀對象之中,與對象融成一片。


領讀人:王涌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他的肌體和靈魂內在地天然地有一種可怕的沉淪的力量,如何抵禦沉淪?唯一的出路是閱讀經典著作,為自己構建一個成熟的健康的社會認知與自我認知的基礎。在遇到挫折、困惑、自卑、羞怯、悲觀、焦慮,乃至抑鬱和恐懼時,有能力去理解並化解這些個體的精神痛苦,審視並反思之,而不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們需要澄澈的洞見,理解世界、社會和自我,洞見的獲取不是無中生有,需要以一顆謙卑和空靈的心去讀書,別無他途。讀書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超越四周的環境與有限的時空,與天地精神相接,發現自己的靈魂,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維柯說:「人的墮落,首先是語言的幼稚貧乏。由於語言的幼稚貧乏,無數事物和意境無法呈現於心靈之中,混亂、蹩腳和粗野的語詞欺騙了心靈。它導致心靈的弊病,永恆的愚蠢控制著它,事物的虛假印象戲弄著它,草率魯莽的判斷將它推向懸崖」。


不讀書,我們的心靈、認知和語言將不可避免地墮落。


大咖薦讀



私權的分析與建構

王涌


內容策劃:王薇

編輯:李同


轉載及合作請加微信:

emily_wangwei(王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