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預習|七年級下冊文學常識

語文報社 發佈 2020-02-04T03:24:28+00:00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學常識1.《鄧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2.《說和做》作者臧克家,著名的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烙印》等。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學常識

1.《鄧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作者熱情讚美鄧稼先為國家、民族建立的功勳,表達了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


2.《說和做》作者臧克家,著名的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烙印》等。聞一多,湖北浠水人,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學術著作《神話與詩》《唐詩雜論》等。作者熱情歌頌了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鬥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回憶魯迅先生》作者是蕭紅,原名張迺瑩,作家,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代表作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課文主要寫了自己與魯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去懷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關愛他人的事情。作者筆下的魯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對青年嚴格要求的同時又深切關愛生活;平凡隨意,為人寬厚仁愛,待友真誠悉心,意志堅定,偉大而平凡。


4.《孫權勸學》選自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故命名為《資治通鑑》。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本文通過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故事,強調了讀書學習對增長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黃河頌》作者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1939年到延安後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後風行全國。詩人採用象徵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6.《最後一課》的作者是法國(國籍)小說家都德,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小東西》、短篇小說集《星期一故事集》等。課文通過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中的見聞與感受以及韓麥爾先生的高度民族責任感來表現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熱情。


7、《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是東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8.《木蘭詩》選自《樂府詩集》(宋代郭茂倩編),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這是一首敘事詩,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讚美了本蘭的勇敢、謹慎、機敏。


9.《阿長與〈山海經〉》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朝花夕拾》。作者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表達了對長媽媽的深切的敬佩和懷念


10.《老王》的作者楊絳(1911—2016),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是著名作家錢鍾書的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著名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翻譯著作有世界名著《堂吉訶德》。課文敘寫了一個普通人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寫出了他的苦與善。也表現了作者對普通的窮苦人的關心、理解與尊重。


11、《台階》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當代作家。主要有《十八里營房》《金奎銀奎》《小學老師》《塌鼻大娘》。《台階》以一個農民的兒子為敘述者,講述了父親為蓋新房而拚命苦幹的一生,作品交織著對農民貧困現狀的憐憫和對其勤勞向上、堅韌不拔品質的崇敬。


12.《賣油翁》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記述了賣油翁與陳堯咨的對話和賣油翁自錢孔瀝油而錢不濕的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麼長處也沒有驕傲自滿的必要。


13、《葉聖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張中行,原名張璇,學名張璿,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石莊(今屬天津市武清區河北屯鎮)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葉聖陶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課文通過對葉聖陶言行的記述,讚美了葉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高尚品德;同時也讚揚了葉聖陶先生「寫話」「簡潔」的語文主張。


14、《驛路梨花》作者彭荊風,當代作家,江西萍鄉人。寫了許多反映邊疆生活的作品。如短篇小說集《邊寨親人》《卡瓦部落的火把》,後來的長篇小說《鹿銜草》、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後代》《愛與恨的世界》《綠色的網》等。小說通過記敘哀牢山樹林中一個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雷鋒精神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根開花、不斷傳遞的動人情景,歌頌了人民群眾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


15.《最苦與最樂》作者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廣東新會人。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著有《飲冰室全集》。課文通過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證明了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的論點,告訴我們不能躲避責任、苟且偷生,要勇於背負人生、社會的大責任,體會人生的快樂。


16.《陋室銘》的作者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陋室銘》這篇銘文運用托物言志的表現方法,通過讚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愛蓮說》作者周敦頤,道州人,字茂叔,諡號「元」,宋代哲學家。世稱「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著有《周元公集》。「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愛蓮說》一文托物言志,以愛蓮來表達自己對這潔身自好這種生活態度的讚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濁世風的鄙棄。


17、《紫藤蘿瀑布》作者宗璞,當代女作家,原名馮鍾璞。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說《知音》《紅豆》等,散文集《丁香結》。中篇小說《三生石》,獲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本文選自《鐵簫人語》。《紫藤蘿瀑布》通過對「紫藤蘿花」盛開的描述以及過去遭遇的回憶,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懼人生,要對生命的美好保持堅定的信念,揚起生命的風帆,像紫藤蘿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絢麗多彩。


18.《一棵小桃樹》的作者是賈平凹,他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浮躁》《兵娃》等。《一棵小桃樹》作者敘寫黃昏時分坐在窗前,看風雨中搖曳的小桃樹的情景,採用插敘的方式,回憶了小桃樹的生長過程和自己的人生經歷,藉此抒寫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19.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作者是俄國(國籍)詩人普希金,其代表詩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等。詩人滿懷生活熱情,以勸告的口吻,熱誠坦率地表達自己樂觀堅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未選擇的路》作者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


20、《登幽州台歌》作者陳子昂,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陳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對悠悠天地抒發的是懷才不遇的內心憂憤孤苦。

《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多角度望泰山,面對高大巍峨、神奇秀麗的泰山發出要征服一切困難,勇於進取的豪邁氣概。

《登飛來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中表達了詩人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游山西村》作者陸遊,宋代愛國詩人、詞人。詩人告訴我們只要正視現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於開拓,發奮前進,那麼,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和希望的嶄新境界。

《己亥雜詩》作者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詩中抒發了詩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更是隱喻了詩人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


21.《偉大的悲劇》作者是奧地利(國籍)著名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作方面。其中傳記文學代表作有《羅曼•羅蘭》《三位大師》等。《偉大的悲劇》是一篇節傳記。通過對英國探險家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伍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描寫,讚頌了他們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讓所有人仰慕他們,頌揚了一種人類勇於探索、為事業獻身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的崇高精神。


22、《太空一日》作者楊利偉,1965年6月出生,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他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課文通過敘寫我國太空人首次太空飛行的一些經歷,讚揚了太空人們敢於冒險、不畏艱險、科學嚴謹的精神。


23、《帶上她的眼睛》作者劉慈欣,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24、《河中石獸》作者紀昀,字曉嵐,直隸獻縣人,清代文學家。學問淵博,曾任任《四庫全書》總纂官,親自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閱微草堂筆記》主要講述各種狐鬼怪談、奇聞逸事,其中不少包含著作者的寄託和感慨。屬於筆記體小說。課文通過敘述找寺廟石獸一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主觀臆斷,而應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實踐出真知。

來源: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