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漂亮和美麗,是兩碼事

慈懷文化 發佈 2020-03-20T03:47:26+00:00

我們這個月的讀書主題是「致敬女性」,三月是綠色,是希望,更是踏春的好季節。林徽因的美貌和感情生活一直受人矚目,而她最不在意的就是容貌,她說,「真討厭,什麼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沒有什麼事可做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 在民國眾多女神中,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活得理性、看得長遠、選得明白

慈懷伴讀

各位書友,春光溫暖,你也一樣,慈懷讀書會慈懷伴讀專欄,三月將陪伴你繼續遇見好書。


我們這個月的讀書主題是「致敬女性」,三月是綠色,是希望,更是踏春的好季節。三月書單更像是寫給女性的必讀之書,讀過這些書,我們期待每個人都會重新定義她力量,重新認識自己與自由的關係,惜時惜春,愛己愛人。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書是《林徽因傳》。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談論衣服、鞋子、包、口紅,仿佛只要長得好看,人生就能過得幸福美滿。

其實遠遠不夠。

一副不夠標緻的面容同樣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同樣可以有好看的舉止和儀態,這都取決於一個豐富而坦蕩的靈魂。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林徽因傳》。

林徽因的美貌和感情生活一直受人矚目,而她最不在意的就是容貌,她說,「真討厭,什麼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沒有什麼事可做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

在民國眾多女神中,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活得理性、看得長遠、選得明白的女人。

因為她忠於自己做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戀愛:始於激情,終於平淡

16歲那年,林徽因隨父親到英國遊歷,遇到了正在倫敦大學讀書的詩人徐志摩。

兩個人從倫敦的天氣潦聊到英國文學,英國的冬天很寒冷,可還有溫暖的壁爐,照著暢談甚歡的兩個人。

春天的時候,兩人就到康橋散步,自由自在的談心。波光里的艷影,在心頭蕩漾。

泰戈爾訪華期間與林徽因徐志摩合影

如果有個人深愛你,願意為你拋棄一切,連世俗禮法都可以不顧不管,恐怕沒有女孩能抗拒這種飛蛾撲火的愛吧?

年僅16歲的林徽因卻做到了。

她對徐志摩是有感情的,她喜歡他詩人的氣質和開朗的性格。

可是她也清楚,這不足以說服她去破壞別人的家庭,她體察到了另一個女人的痛苦,也預估到了這段註定不被世俗認可的愛的後果。

所以,她選擇了退出。

愛情並不總是單純的兩個人的事情。如果可以愛,就周全一生的溫暖;如果不能愛,就真誠地退出。

有時候,得體的退出,比固執的堅守更讓人欽佩。

在生活中,人想愛很容易,想理性也很容易,但想在愛情中保持理性,真是太難了!

只有那些不被愛情沖昏頭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要什麼的女人,才能在生活的洪流中,不論遭遇什麼,都不丟棄自己內心的高貴與尊嚴。


婚姻:志趣相投,保持獨立

美國學者費慰梅曾這樣描述林徽因和梁思成:

「滿腦子都是創意的林徽因,常常先畫出一幅草圖,可一旦有了更好的點子,就把前面的丟開,這樣不知不覺交圖的最後期限就要到了。

這時思成就插進來,以他那準確而熟練的繪圖工夫,把那亂七八糟的草圖變成一張簡潔漂亮能夠交卷的作品。」

可以看到,兩人不僅是愛人,更是搭檔,是良師益友。

1935年兩人並肩站上祈年殿屋頂

愛情的樣子,不就是愛你所愛、愛屋及烏?


十三陵遊玩之時,梁思成替林徽因揚鞭策馬

愛情的樣子,不就是兩人在一起時不經意間的笑容?

愛情從來不是相互掣肘,而應該是珠聯璧合、彼此欣賞。

兩個人志趣相投,又保持獨立。

建立在愛情之上的婚姻,更是如此。

林徽因曾說:「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在她筆下,愛情平等而親密,誰也不是誰的附庸品。

生活中有許多女人,在少女時代擁有生命里的所有美好,可一旦結婚生子,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里,她們的精神空間和生活空間日漸變得狹窄……

只有那些不依附於人、經濟和人格同時獨立、懂得好好經營自己的女人,她的生命才會鮮活、富有激情,她的婚姻才會因此幸福。


事業:心有所寄,心有所悅

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有一塊簡潔素凈的墓地。整個墓地大約三四平米,碑命乾淨,碑身無字,僅在碑首上方刻了一行隸書:建築師林徽因之墓。

我們因為徐志摩而認識林徽因,我們因為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而認識林徽因,卻唯獨不是因為建築師這個身份。

我們恰恰忘記,建築才是林徽因熱愛並選擇的終身事業。

梁思成曾回憶說:「當我第一次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後要學建築。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學科。」

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建築大師。


她的蜜月旅行就是在歐洲考察建築;


她和丈夫一起走過了137個縣,測繪了2000多處古建築;


她設計了北平大學的地質館和學生宿舍;


她創建了東北大學的建築系;


還參與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


林徽因在專心致志地進行測繪


從少女時代和建築結緣,到後來和愛人一起把它作為畢生的學習方向,林徽因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建築事業。

對自己所珍愛的一切,擁有一種獻身的熱情,這是林徽因讓人難以企及、同時又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她已經臥病在床,家裡隨處可見的,依然是一疊疊的圖紙。

生命是一場堅持到最後的修行,在這場修行中,她對於事業的執著於熱愛更加圓滿了她堅韌而溫婉的一生。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寫道:

「識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

這個姿態便是藏於內心的氣韻,是一個坦蕩而豐富的靈魂。

真正的流年靜美,歲月安好,從來不依靠美貌,而修的是一顆有趣的心。

一輩子不長,既然來了,就要活得漂亮,過得精彩!


以上就是我們分享的全部內容。


我們一起讀書明智,共燃三月明媚!

讀書知已,不負春光

致敬女性,為自由舉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