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中世紀衛生情況:廁所稀缺,城市屎尿遍地

歷史朝代說 發佈 2020-02-05T05:35:25+00:00

人有三急,如廁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廁在古代也稱為更衣。事實上,歐洲中世紀的衛生條件是在開倒車了,在比中世紀更早的古羅馬時代,古羅馬人就已經建造了「先進的沖水廁所」,即上方留一個孔,下方為流水管道廁所。

提示:

本文部分內容或圖片有可能給您造成不適感,如果你正在吃東西,請先吃完在閱讀本文,謝謝!


人有三急,如廁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廁在古代也稱為更衣。現代人有現代化的衛浴設備,那麼古人是如何做的呢?

古人如廁有一個很清晰的演變過程,這個演變的過程,也是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最早的如廁場所,是最直接得在地上挖坑,然後蹲在邊上進行。這種方法極為原始,也極為危險,稍有大意就可能掉下去。在我國春秋時期就發生了看似戲劇性的一幕:一方諸侯晉景公掉入糞坑而死。所以,後來就在大坑上蓋上了房子,擋風遮雨,也規避了風險。

在孫耀威曹穎主演的《烏龍闖情關》中,烏龍院的茅廁就是此類,片中的一個情節是劉病已被懲罰新建茅廁,其操作就是挖大坑。

隨著時代發展,茅廁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漢朝時期茅廁是與豬圈結合為一體的,茅廁在上面,豬圈在下方,這樣人的排泄物可以直接到豬圈裡,讓豬進食。

雖然噁心,但這種方法的確達到了循環利用的效果,對於富戶來說,其糞便對豬的生長很有益處。當然弊端也很明顯,很容易使豬患上一些感染類疾病。

這種建築最大的好處是節約了空間,且茅廁與豬圈都是極為污穢之地,結合在一起也方便清理。

不過,據網友說,這種「上廁所下豬圈」的模式在部分農村仍然存在著。

那麼,在這種環境下餵養大的豬,你還敢吃嗎?有網友驚呼:「垃圾豬,無法接受」,而有網友甚至說到:「理論上可以吃,精神上受不了」!我們知道一句俗語:「狗改不了吃屎」。於是有網友還提出質疑,狗肉你沒吃過?

而在西漢時期,劉邦之妻呂后曾經毒害戚夫人,便是將人放置在這樣的污穢之所,手段慘無人道。呂后之子漢惠帝,正是因為在這種場所見到了被害的戚夫人,受驚過度,不久也即病逝。

以上是固定的茅廁,為了方便,古人還發明了移動的器具,因為這種器具的形狀如虎,所以被稱作虎子。虎口朝天,用來方便之用,虎口比較寬大,有一定外延,無論男女都可使用,可以防止穢物灑出來。歷史上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虎子。

一直發展到唐朝時期,虎子的名字改為了馬子,因為唐朝皇帝的先祖有一個「虎」字,為了避諱而改名。這時候的馬子不僅名字改了,連形狀也有了一定的改變,高度更高了一些,形體更大了一些,如同一個桶,既可以小便,也可以大便,因為形狀的改變,散發的味道比較輕,這便是後來馬桶的雛形。

當這種馬桶滿了,不需要自己處理,可以直接出售給專門的人員。因為古代肥料短缺,需要糞便補充土壤肥料,所以專門有人到處收購糞便,轉手賣給農民盈利,雖然這份工作又髒又累,卻獲利頗豐,歷史上就有人憑此致富。

一直發展到明清時代,收購糞便的行業興盛,收費的人會將糞便先收到糞廠里,糞廠的人會將糞便曬乾,然後出售給農民使用。

明清馬桶

而且,收糞工之間竟然有激烈的競爭。因為窮人與富人的糞便是不同的,富人吃得好,糞便肥料也足,在富人集中居住的區域,就是收益最高的地段,這種地段十分搶手,經過一番競爭,收糞的人員將區域進行了準確劃分,誰都不能越界。這種特定地段的收糞許可十分重要,是可以賣給別人的。

現代馬桶

直到發展到現代社會,有了抽水馬桶等先進的衛浴系統,那種收糞的工作才逐漸銷聲匿跡。不過,即便在農村,也有專門收糞的車,除非農民給自己的菜園以及田地施肥,否則很少用到人力,這就是文明的進步。

擴充閱讀:中世紀歐洲慘不忍睹的衛生狀況

在歷史上,西方國家的城市衛生其實也是慘不忍睹的,哪怕是像倫敦、巴黎這樣的大城市,在歐洲中世紀時期,由於家裡沒有廁所,導致城市街道四周是遍地屎尿,臭氣熏天,路上行人稍有不慎就會遭遇「屎尿從天降」的尷尬。

而這種差勁的衛生條件,加上中世紀宗教色彩濃厚,他們又把貓視為不祥,從而大面積捕殺貓類,導致老鼠激增。最終,中世紀的歐洲爆發了鼠疫,即「黑死病」。這場可怕的瘟疫使得當時歐洲的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約2500萬人死亡。

事實上,歐洲中世紀的衛生條件是在開倒車了,在比中世紀更早的古羅馬時代,古羅馬人就已經建造了「先進的沖水廁所」,即上方留一個孔,下方為流水管道廁所。

只不過,這種先進的廁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是隨著羅馬文明的滅亡一起消失了。這才導致後來歐洲的衛生狀況十分糟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