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北京城:被鼠疫噩夢困擾的大都市

日航通鑑 發佈 2020-02-05T06:05:33+00:00

一般來說,京城作為一個王朝的中心,往往是修建得易守難攻,即便是孱弱的北宋也憑藉汴京打退過兇悍的金軍多次。

在明末的歷史上,似乎發生什麼也不奇怪。其中比較令人深思的便是明末京城三易主的事件了。一般來說,京城作為一個王朝的中心,往往是修建得易守難攻,即便是孱弱的北宋也憑藉汴京打退過兇悍的金軍多次。但是到了明人手中,本來修得堅固無比的北京城卻變得不堪一擊,在短短的時間內先後經歷了明、大順、大清三個主人。而隱藏在這背後的殺手便是鼠疫了。今日一文,我們來聊聊明末那場大鼠疫。

一、不堪一擊的京城

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沒有人知道這一場鼠疫是怎麼發生的。

可能是經過了「水旱災——饑荒——瘟疫」的惡性循環,長時間缺乏飲食的鼠蚤便將目標轉移到了人的身上,這場鼠疫便開始在中原大地上肆虐開來。

崇禎六年,這一場鼠疫首先在山西產生。古代交通封閉、信息傳遞不遍,這一場傳染病似乎也沒有被人們重視。可能某個病人混入了商隊之中,可能某隻老鼠混在行李之中,可能某隻跳蚤粘在了人的頭髮之上……總而言之,這一場鼠疫在明朝傳播開來。

這一場鼠疫傳播速度雖然不如現在如此迅速,但是因為古代缺乏預警意識以及預防手段,這場鼠疫的步伐走得緩慢而恐怖。從山西的一個小縣城到另一個大縣城,再到直隸一帶,漸漸地蔓延整個北方。在崇禎十四年的時候,這場瘟疫已經到達了「首善之地,天子腳下」的北京城。據記載:

「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為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

傳染性強、殺傷力強、家庭型聚集傳播偏多,症狀呈現淋巴結腫大(贅肉隆起)、肺炎(嘔血)、發熱、出血等,最終引起人體病變,引發敗血症等併發症,最終引起人的死亡。

整個北京城頓時亂成一團,人人自危,在病魔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缺乏有效的官方引導和富有經驗的醫生,在北京城之中出現了「十室九空,無人收斂」的情況。

關於傳染性如此強的情況,我們可以參考歐洲的黑死病。黑死病在歐洲蔓延得如此厲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百姓居住過於密集,不注重衛生、居住環境過於惡劣、以及非常缺乏的地下排水系統等原因。而相對而言,居住相對寬敞、衛生狀況相對良好的富人感染率較低。北京城的情況差不多也是這樣的。

這場瘟疫在崇禎十六年蔓延到京城,在崇禎十七年依然延續。除了城中居住的老百姓外,城中的軍隊也沒有倖免。據記載:

「京師內外城垛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銳太監選去,登陴訣羸弱五六萬人,內閹數千人。」

此時駐紮在京城的部隊本來就並非精銳,再加上這一場大瘟疫的蔓延,軍隊的戰鬥力更是大大降低。最後京師十萬人的部隊,僅僅有五六萬人可以作戰,甚至都需要內城之中的數千太監來協助。

明代北京城的建造本來是一個奇蹟。為了保護北京城的安全,嘉靖年間修建北京外城的時候,吸收了歷朝歷代的經驗,以磚石城牆為基礎,輔助以箭塔、角樓、瓮城、敵台、城壕等。我們稱北京城為當時的第一堡壘也不為過。

然而這種設計需要的便是大量士兵的駐守了。例如說北京外城城牆長達28里,有七個城門,15.4萬個垛口;北京內城有城門九座,敵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垛口1.1萬個。以北京城十萬的兵力守住北京城都是個問題。這一場鼠疫來襲,軍隊死傷慘重,憑藉著僅剩的五六萬人根本守不住北京城。這個時候龐大的北京城就成為了大明龐大的負擔了。

崇禎十七年二月,已經預感到李自成軍隊即將迫近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下達了《罪己詔》,裡面有如此一句話:

「使民日月告凶,旱潦洊至,師旅所處疫癘為殃……」

可見此時的朱由檢已經知道了京師之中的大瘟疫,也知道了軍隊面臨的窘境,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下達一篇《罪己詔》,希望上天能夠看到自己的愧疚之情救自己一命。但是此時的李自成已經快要兵臨城下了。

二、鼠疫下的李自成

這個時候的李自成已經進軍山西。在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到達了太原城下,進攻太原。

山西是這場鼠疫最早的發源地。從崇禎六年的發作一直到崇禎十六年,這場鼠疫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山西大地之上。據記載:

「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李自成軍隊進攻山西,在這種情況下勢必會與鼠疫產生接觸,軍中很可能已經有了鼠疫的苗頭。但是因為一路上戰役頻繁,因此鼠疫一事引不起眾人的重視。

在崇禎十七年的三月,李自成經過了千辛萬苦到達了北京城下。在作戰之中,名聲在外的京師三大營的軍隊一觸即潰,既是因為這一部分士兵本來就並非精銳,而是一批老弱殘兵;也是因為鼠疫帶給這支軍隊巨大的傷害導致這支軍隊並無鬥志。

戰爭僅僅持續了一天,在三月十八日夜裡,北京城門全開,炮聲停止,李自成控制了整個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

朱由檢很可能低估了鼠疫對於軍隊的傷害,他沒有想到軍隊那麼快就敗下陣了。這個時候逃跑已經晚了,身為明朝國君,朱由檢不能投降,最終只得上吊自殺。

李自成大軍入京之後,也相當於掉進了鼠疫的陷阱之中。李自成入京之後,士兵在京城中多有燒殺搶掠之舉,這等於與諸多鼠疫的傳染源產生了聯繫,就這樣李自成的軍隊也遭受到了鼠疫的荼毒。雖然李自成很快就撤出了北京城,選擇了在北京城外駐紮,但是李自成的軍隊已經無可避免地感染上了鼠疫。這種病的傳染性實在是太強了:

「一人染疫,傳及闔家,兩月喪亡。」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軍營的情況,營房扎得亂七八糟、衛生狀況極差、士兵密集、飲食集中……這是鼠疫最好的溫床。鼠疫對於軍隊的摧殘是巨大的,如當時孫傳庭率軍剿滅起義軍,在陝西一帶遭遇鼠疫,結果軍隊戰鬥力如同山崩,士兵們身體虛弱,拿鞭子抽都站不起來,形同乞丐一般。我們可以想像李自成的軍隊在此時也一定也是遭遇了這樣的情況。

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率軍出戰,兩方在一片石展開了激戰,結果李自成的軍隊大潰四十里,大將劉宗敏身負重傷,隨後李自成匆匆加冕為帝之後便撤出北京城。

李自成參與一片石之戰的時間是在四月二十一日,距離他進北京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一場傳染性極強的病毒足夠毀滅一支軍隊了,就這樣,李自成軍隊成為了鼠疫的犧牲品。

其實說來李自成的軍隊也是運氣不好,在崇禎十六年末的冬天,因為寒冬的迫近,鼠疫的威力已經下降了很多。崇禎十七年的春天可以說是鼠疫的最後一次反撲,而這次反撲正好被李自成碰上了。

三、得以倖免的清朝軍隊

此時的北京城已經不是個好地方了,因為鼠疫的蔓延,北京城已經成為了一塊燙手山芋。在守不住北京城的情況下,李自成便將北京城讓給了清軍。但是為何鼠疫沒有在清軍之中造成極大傷害呢?

我推測一下,應該是因為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金錢鼠尾辮減少了鼠蚤的傳播。我們現在看清劇,裡面的清朝人往往有著一根又黑又粗的大辮子。但是在清軍剛入關的時候,他們留的卻是又小又短的金錢鼠尾辮。鼠疫的傳播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一種鼠蚤傳播的,而這種鼠蚤往往會因為普通百姓不講衛生而聚集在其衣服、頭髮上,其中頭髮可以說是重災區。但是清人留著金錢鼠尾辮,可以減少鼠蚤在頭髮上繁衍的情況,也就可以減少感染的機率了。

原因二:馬匹可以減少鼠蚤。據說鼠蚤討厭馬的氣味,而清人常年與馬打交道,因此身上沾有馬的味道,所以鼠蚤不喜歡。這個經驗據說是來自在歐洲黑死病時代,人們發現騎兵得黑死病的機率遠遠低於普通人。(這個說法本人很懷疑啊,黑死病據說是元人傳到歐洲的,如果鼠蚤討厭馬的話,怎麼又能傳過去呢?)

原因三:感染源的消失。其實個人覺得這個是主要原因,而且是最為血淋淋的原因。鼠疫在明朝已經蔓延了十年,在京城之中也已經了蔓延一年。鼠疫的特徵之一就是烈性非常強,致死性非常強,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得上便死。因此鼠蚤需要不斷尋找新的、活著的宿主。但是北京城經過了鼠疫一年的摧殘,已經達到了「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死亡日以萬計」的程度了。在這種情況下,鼠疫的宿主已經幾乎死光。李自成的大順軍可能是鼠疫最後一波感染者。清軍進入北京城後,鼠疫幾乎已經消亡,因此清軍也沒有被感染。

順治朝統計北京城的人口,大約有55.6萬人,其中還包括了新遷入的30万旗人。而在天啟元年,北京城的人口卻多達120萬人。我們可以想像北京城在這場災禍之中所死亡的人數,雖然瘟疫消失了,但是人也幾乎消失了。

四、總結

雖然這場鼠疫距離我們已經將近四百年了。但是從那些血淋淋的記載中,我們仍然能讀出這場鼠疫的可怕。京城在短短几十天內反覆易主,其中就有鼠疫這個幕後黑手的原因。

現在的我們有著發達的技術,良好的預防措施,優秀的醫生和治療手段。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配合政府的相關工作,不串門,不聚會,出門帶好口罩,進家及時消毒。

面對傳染病,我們不能怕。做好相關的預防、隔離工作,阻斷病毒的傳播;積極接受醫生的治療,努力戰勝病毒。

我相信在十四億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災難一定會迅速過去的。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