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鴻重構智慧礦山的數位化作業

科技象 發佈 2021-09-18T07:50:41+00:00

過去傳統的礦山作業方式正在被數位化的流程所取代,整潔的調度指揮中心,監控屏幕上各類數據的跳動,智能終端採集的數據匯總到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動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與自主調度,這就是智慧礦山的魅力所在。

過去傳統的礦山作業方式正在被數位化的流程所取代,整潔的調度指揮中心,監控屏幕上各類數據的跳動,智能終端採集的數據匯總到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動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與自主調度,這就是智慧礦山的魅力所在。


但煤炭行業在進行了很多年的數位化工作之後,依然無法達到讓控制更精準,調度更高效,作業更安全,不僅存在大量設備和接口無法兼容,孤島林立的景象,也很難從作業系統層面支撐礦山數位化作業的升級。



9月14日,華為攜手國家能源集團正式發布的「礦鴻作業系統」(以下簡稱礦鴻),開啟了作業系統在行業深度應用的先河。重構智慧礦山的數位化作業,這正是礦鴻如今的使命。


智慧礦山,機會和痛點並存


煤炭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隨著煤炭資源不斷開採和逐漸枯竭,煤炭產業產能過剩和結構性問題愈加突出,所以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是「十四五」時期必須考慮和解決的重要課題,煤炭行業的數位化轉型也更為迫在眉睫。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周德昶表示,「近幾年來礦山的智能化建設呈現了加速發展、高端發展、全面發展、融合發展、常態化發展的態勢。2015年全國只有3個智能化採掘工作面,2019年275個,2020年494個,預計2022年將超額完成三年行動計劃1000個智能化工作面的目標。」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劉峰也表示,「煤礦智能化的橫向覆蓋範圍正從單個工作面,向單個煤礦,再向煤炭企業集團,甚至整個礦區延伸。這也意味著煤炭行業全產業鏈、全生產流程甚至到商業模式的智能化升級,正在呼嘯而來。」


但在煤炭行業數位化的快速發展背後,其實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每一家煤炭企業的業務流程都有自身的特色,這也導致缺少統一的架構和平台,每個煤礦獨自規劃建設,沒有統一架構,缺乏行業標準,這讓數位化轉型批量複製的成本變得很高;


其次,煤炭行業的孤島現象尤為嚴重,因為煤炭行業既有IT應用,也有OT設備,它們各自為政,很難集成。同時不同階段對不同的系統分別建設,如生產控制網絡、安全管理網絡、企業園區網絡都是分開建設,導致孤島林立,難以讓數據發揮綜合的價值。


第三,煤炭行業的主要作業系統都不是自研或者自有智慧財產權,存在自主可控和網絡安全的風險。而煤炭行業數位化涉及到國家能源安全,需要強化網絡安全設計,抵禦不可預知的攻擊風險。



這些問題是在缺乏整體數位化戰略的背景下,由各種不同的信息化階段產生的問題疊加而成的。要通過一個對策,解決所有的問題,就要依靠礦鴻的價值。


解決礦山智能化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為什麼說礦鴻是重構礦山數位化作業的關鍵?


簡單的說,這就像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作業系統,作為數位化戰略的核心組件,其本身就是調度下層資源,支撐上層應用的那道關鍵的「門」。


所以,從礦山數位化轉型的近期,中期和長期三個維度,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礦鴻的意義。


我們說,數位化的前提是數據化,而數據化的前提的打破孤島,實現數據的全面拉通和歸集。但煤炭行業的現狀卻是複雜的接口和標準,以及過去七國八制的作業系統,形如一盤散沙。



如華為煤礦軍團董事長鄒志磊所言,「礦山智能化,每一個煤礦都由不同廠家建造,煤礦的標準不一樣,智能化礦山的標準也眾說紛紜,再加上複雜的地質環境,很難達成業界的統一,如何能做到知識共享、能力共享、平台共享、人才共享?」


這就是礦鴻的價值了。通過標準協議框架,形成一套煤礦物聯和數據的標準,最終將所有數據匯入統一的「數據湖」,為數據價值挖掘提供有力支撐。一舉打破系統之間的數據不能夠互通,業務之間不能實現系統級的智能聯動和協同的痛點。這也是礦鴻能夠帶來的最直接的近期價值。


而中期價值會體現在智能化,當數據實現了歸集,下一步必然是對數據的處理,分析和支撐決策,最終將數據演化成智能化的「燃料」。



而礦鴻的使命和目標就是將不同的設備串聯,成為設備的「萬能語言」,讓一個系統連接起所有上網的智能設備,通過獨特的「軟總線」技術,煤礦領域第一次有了統一的設備接入層作業系統,和統一標準,一套統一的語言,解決了不同廠家設備協同,互通的問題,並使其能夠支撐到礦山上的具體應用場景,如智能礦燈等等。


而如每一個傳統行業一樣,煤炭行業數位化的長期價值,一定是在自主安全的前提下,成為數字經濟中最穩健的「分子」。


我們知道,礦鴻本身就由華為研發而生,具有100%自主智慧財產權,產業安全,保證供應連續性,徹底解決產業安全的風險。同時在安全方面,在礦鴻遵循和增強煤礦行業的安全技術標準、安全服務標準,構建煤礦設備系統安全護城河。代碼自主可控,他國難以植入後門。專業的安全團隊,及時修復安全漏洞,在線升級。可以充分保證在自主的前提下,賦能智慧煤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礦鴻可以作為下一代工業網際網路的底座,它解決了礦山智能化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這是一個里程碑。」 鄒志磊說。


重構礦山數位化作業


一切從應用出發,以落地為依規,以實際的價值體現為原則,這是礦鴻所展現出來的真正意義,也是對傳統礦山數位化作業的顛覆。


例如對傳統支架控制系統的顛覆。由於支架空間有限,井下支架控制器的個頭比較小,導致控制窗口小、按鍵小,例如像故障查詢頻繁的操作,就需要一頁一頁的翻,而且每屏的信息量也較少,更無法適應組合按鍵。


通過礦鴻的軟總線,可以幫助支架工自動切換設備,只要拿著手機,支架工走到任何位置,都可以直接查詢距離最近的設備,不需要在到控制器上去重複翻找。是礦鴻讓這項數位化作業,實現了無屏到有屏、小屏變大屏,固定按鍵變成了手機移動的革命性的變革。


此外還有很多巡檢機器人應用了礦鴻作業系統,顛覆傳統作業的習慣。



再比如對井下應用的顛覆。井下設備大多顯示屏幕較小,展示信息量有限,而且不是全鍵盤形式,現場查看或設置參數很不方便;在智能移動終端上查找該設備需要打開不同的APP,翻看多張顯示頁,費時費力且出錯率較高。



而通過礦鴻的一碰聯功能,能夠迅速拉起所需要的APP,自動彈到想要看到的顯示界面,能夠為操作人員節省大量的時間,且避免出現查找錯誤的問題,將來也許可替代設備本體的顯示模塊和遙控器,將大大節省設備硬體費用。



還有對升井工作流程的顛覆,通常員工升井之後需要提交設備紙質版運行檢查報表並錄入地面管理系統,無形中增加了員工的工作時長,利用礦鴻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在井下就能方便的進行數據提報,自動生成報表,可實現員工「升級即下班」。


更有對安全能力的顛覆,從業務流程優化的角度,利用礦鴻的軟總線功能,還可以讓各設備及傳感器自動進場連接,自動進行數據上報,通過智能終端或巡檢機器人可方便快捷的完成巡檢任務,極大提升了巡檢效率和安全性。


還有部分作業流程,效率仍然較低,且容易出錯,帶來安全隱患,手持傳感器通過近場軟總線讀取壁掛傳感器數據,實現自動比對,自動上傳數字白板,自動上雲;也可通過智能終端配置和讀取設備工作參數,提升作業效率。


我們知道,數位化作業是衡量智慧礦山解決是否有效的標尺,而礦鴻的意義就在於基於實際的場景,去顛覆傳統數位化應用,重構智慧礦山的體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