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未到,焦慮先行,游泳教練與心理治療師的「新聞1+1」

泳培幫go游泳 發佈 2020-02-07T02:21:27+00:00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仍要相信,世界上99%人都在努力打贏這場疫情的戰爭,事已至此,我們只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力應該做的事情,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其他的交給國家,交給政府,交給軍隊,交給醫護,不管你是否充滿自信,我們都一定會等來春暖花開!

疫情期間,我們不僅要保證身體健康,還要關注心理健康。

作為一名游泳專業領域創作者,為啥突然關注起心理問題了?

1月20日至今,游泳場館雖不開放,但是幫友群卻熱鬧非凡。眾所周知群內是只進行游泳交流的,可在疫情期間,每個中國人都無比關注著新冠一絲一毫的消息,游泳交流群就變成了疫情交流群,作為群主,我理解大家的擔憂和焦慮,同時也和大家一樣關心著湖北,期盼著疫情早早結束。

群里疫情的討論,我並沒有橫加阻攔,但是漸漸的,我發現了問題。

少數人在群內的發言越來越焦慮,甚至因為擔心疫情的發展而失眠,一位在武漢的群友因為擔心被傳染而焦躁的哭了好幾回。

越來越多的人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關注疫情發展上,時時刻刻捧著手機不錯過每一條關於新冠的消息,不停的分享與討論。

焦慮感充斥著泳培幫幾個幫友群,分享的消息有真有假,但都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傳播更多的焦慮。

面對傳染如此速度病情不斷惡化的新冠,每個人的擔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度的焦慮並不能幫助你增加抵抗力抗擊病毒。

全國醫療部門對此也紛紛設立了心理諮詢機構,希望幫助大家緩解焦慮,避免疫情造成的心理問題。

可是心理疾病的難點就在於大家意識不到自己是否存在潛在的心理問題。

看著群里不停發布的各種疫情消息,幫友們愈漸焦慮、抱怨、不理智的言論,我想做點什麼。

這時我想起了自己長訓群里從事心理治療行業的二級心理諮詢師,在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做過專職心理疏導工作的M小姐姐。

經過溝通與授權,我與她進行了「新聞1+1」式的「採訪」,希望通過專業人士有關心理的分析,緩解疫情期間,大家過度焦慮的心情,保持好心態才能增強免疫力,扛過特殊時期。

以下為問答內容,僅供參考,不標榜權威。

就此次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對疫情的恐慌情緒, 會不會存在引發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這上來就是一道送命題。

會,很多人已經有輕微症狀了,比如焦慮症。

但是如果去看醫生,醫生會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疫情解除後,你的情況會不會好轉?


那這種焦慮症在疫情解除後是不是會好轉?還是會形成病灶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這種突發的境遇型的心理障礙,存在很大的自愈空間。

但是兩種可能性都有,或者說,病灶之前已經有了。

這就要結合個體所處環境具體分析了。

比如,疫情前生活壓力很大,關係模式糟糕,那麼疫情一來,犯病在所難免。

那就是說,如果疫情前心理健康的人相對不會產生疫情期間的心理問題?還是也有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幾率低很多。

重點考慮個體所處環境,簡單說就是生活狀態,生活質量。

可是現今社會人人都有壓力啊,疫情期間突發增加的焦慮會不會成為爆發點?


有壓力是正常的,人的抗壓能力正是在壓力中練就的,我認為不至於爆發啥大規模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需要過程,也就是相對較長的時間內處於某種心理壓力之下,或者情緒障礙之中,才會變成病。

焦慮症和焦慮情緒不同,是質和量的關係。


會不會存在傳染焦慮?

會。

需要個體生活環境裡面的其他人對自己的焦慮情緒保持克制,其他人不一定會像她那麼焦慮,但是會感覺到情緒不受控制的難受。

是感受在進行所謂的傳染。

過度焦慮會不會影響判斷力?比如不能辨別謠言。

當然會。

不能辨別謠言,或者迷信一些正常不能理解的東西。


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性情的改變嗎?

假如,不碰到會焦慮的因素,應該還是比較正常的哦。

但是如果遇見引發焦慮的因素,會暴躁,然後由此發展出來一些行為。

比如,反覆的說同樣的話。

比如,提出一個誰都解答不了的問題。


國家針對此次疫情設立心理疏導諮詢機構的出發點是什麼?

醫院精神科,基於心理學已經研究到的問題,在臨床進行應用。因為有些已經明擺著就是有症狀需要治療啊。

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有一點點像是可以預見什麼那樣。

比如,這個疫情,我們大概知道不會像汶川,因為造成心理影響的方式太不同了。

也就是又回到了我們之前的問題,本身心理壓力過大的人群,可預見性的因為疫情的焦慮加重病情?

我覺得是。如果這個人一直固定看醫生,吃藥,這個醫生這時候一定會給他注意事項,以及家人注意事項。


可是有很多潛在的、不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的人啊,心理疾病的難點不就在於不自知嗎?

嗯,所以就有點兒麻煩了。

好在有不同程度,影響也是不同程度不同範圍的。

有的人會自己生病,情緒很差。

有的人會搞的與他人關係緊張。


心理影響生理?

對,這個叫做軀體化,焦慮症常見。

如果環境中大家都還好,一般好很多哦。要是大家都要死要死的,那就呵呵呵了。

就這次疫情來說,可能引發的心理問題除了焦慮症,還會有其他心理病症的可能性嗎?

抑鬱症。因為不能出去了,大家都不開心,抑鬱症的會更加不開心。甚至會一會兒焦慮一會兒抑鬱。。。

還有躁鬱症,這個屬於我們都怕遇到的。

躁發作時,會不眠不休,一直想跟疫情有關的所有事兒,越來越激動,吃不下睡不著,面色潮紅,激動的恨不得口吐白沫,而且還是逮住誰跟誰噴。。。

然後,自己不能自圓其說了吧,就抑鬱,躁的時候有多激動,抑鬱的時候就有多深刻。

這個特別要命。。。


心理壓力過大對自身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是不是會有影響?有科學依據的嗎?

會。

有種心理壓力的表現方式就是自我攻擊。

簡單說,就是心理壓力,會引起大腦物質分泌的改變,這就導致激素水平出問題,然後引發各種身體問題,免疫力只是其中一個。

比如,有個人小時候,被狗狠狠嚇過,以後再見到狗,他會不自覺的有些身體反正,顫抖,出汗,結巴,肌肉抽動等等。。。

就針對疫情期間,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存在心理問題,或者說,什麼情況下必須要做出情緒調整?

自我覺察。

觀察自己的反應。我覺得大家都會有的,而且也都有自己的調整方式。這個方式只要不是帶有破壞性就可以。

比如,觀察自己看到疫情人數增加的時候,有點激動,這樣還好,如果想罵街能忍住或者爆個粗口就完事兒,也沒啥。

但是如果,覺得自己心跳加速,瘋狂出汗,顫抖,這類一看就不正常了吧?

還有一種,比較不容易發現。

自己本來想罵街的,但是沒罵,結果,一會兒說老公吃飯的時候吧唧嘴了,一會兒說兒子刷碗不積極了,就是這種找茬兒這樣的,比較隱蔽,但是破壞性持久。

我認為,一看就有症狀那種,趕緊吃藥,來的快。後面這種其實比較麻煩。


那那種時時刻刻捧著手機,不錯過一絲一毫疫情消息,急於分享和討論的高關注度人群,算是正常狀況嗎?

主要還是要看這麼幹了多久。一般人高關注度持續了5天左右,之後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適當關注。

長時間高關注度的有可能是焦慮,我覺得更有可能是放假時間太長了,太閒了。

對自己保持覺察,如果關注度太高了,最好切換一下。

如果不能分辨自己是不是出於焦慮情緒才這麼做的話,建議強制性安排自己干點兒別的,每天固定時間,最好是運動。

如何緩解焦慮?或者為了避免出現心理壓力過大,我們需要做點什麼?

情況嚴重的,衝突情緒不能自控的,身體出現相應症狀的,建議醫院開藥。

不嚴重的,增加運動,跟合適的人聊聊天,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不要減肥!!!

可以有各種室內娛樂項目,自娛自樂。

我個人覺得,有互動會比較好,前提是選擇恰當的對象。


對疫情重災區的湖北朋友有心理情緒上什麼建議?

現在說這句話,可能會遭到很多人冷笑:

「希望你們還能信任這個世界」。

疫情嚴重地區的人群現在是一個比較應激的狀態,其實很多調整心態的話,不一定聽的進去。

如果可以,讓自己動起來,打掃,運動,做飯,反正別閒著吧。如果聽到有人在很焦慮的說什麼,儘量少聽,如果有人在發脾氣,特別是家人,最好暫時走開,不上去聊啊安慰啊啥的。

不要主動找那些引發焦慮的東西看,要相信只要自己不出門,沒得病,就天下太平。

這是在一切都不可控的時候,唯一有可能可控的。

因為焦慮,源於對未知的恐懼。

最後,作為心理治療從業者,還有什麼要跟大家說的,或者建議嗎?

我想說,對於相對正常的我們大家來說,這段時間可以多一些自我覺察的機會,也多一些自我調整的機會,讓自己無論怎樣,試著用積極健康的方式應對這一切,這是一次難得的「修行」。

在此特別感謝善良樂於助人的「M"小姐姐!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仍要相信,世界上99%人都在努力打贏這場疫情的戰爭,事已至此,我們只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力應該做的事情,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其他的交給國家,交給政府,交給軍隊,交給醫護,不管你是否充滿自信,我們都一定會等來春暖花開!

最後,請勿在社交群中分享未經證實的疫情文章與連結,網絡並非法外之地!

武漢加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