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確有一條捷徑,讀過「庖丁解牛」的人都能懂

安穎英語 發佈 2021-09-18T05:15:03+00:00

學習有捷徑嗎?其實是有的,就是研究規律。在這裡,我們以《莊子》裡的庖丁解牛為例,來具體闡述一下此觀點。眾所周知,庖丁解牛最早出自於《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響然,奏刀騁然,莫不中音。

學習有捷徑嗎?

其實是有的,就是研究規律。

在這裡,我們以《莊子》裡的庖丁解牛為例,來具體闡述一下此觀點。

眾所周知,庖丁解牛最早出自於《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響然,奏刀騁然,莫不中音。」

就是說, 庖丁手掌朝這兒一伸,肩膀往那邊一頂,伸腳往下面一抻,屈膝往那邊一撩,動作輕快靈活。庖丁將屠刀刺入牛,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他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的和諧一致, 美妙動人。

屠夫有的是,為什麼只有庖丁解牛解得如此「遊刃有餘」呢?

原因在於,其他屠夫解牛時,只是單純的宰牛,沒有研究下次做同樣的事時,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既能解牛,又能提高效率,還不費刀。

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人只要掌握了客觀規律,靈活運用,就能從必然中解放出來,我們在反覆實踐的時候也應該注意掌握方法,而不是盲目重複。

正如庖丁對梁惠王所說,「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因為這比一般的技術技巧要更高一籌。我在剛開始學宰牛時,因為不了解牛的身體構造,眼前所見無非就是一頭頭龐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經歷以後,我對牛的構造就完全了解了。現在我宰牛多了以後,就只需用心靈去感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

「我的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了,宰殺過的牛不下千頭,可是刀口還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的鋒利。」

同樣的道理,同學們在學習時,也要注意研究解題規律,而不是整天漫無目的的盲目刷題,這樣做既耗費精力(也就是費刀),也效率低下(中等生學習了十幾年,水平和普通屠夫宰牛一樣)。

考試成績越好的同學,越是喜歡琢磨學習方法,歸納解題技巧,總是想辦法改進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這一點和庖丁的做法是一樣的。

磨刀不誤砍柴工,科學的學習方法就猶如一個學習利器,保障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考試成績出來後,很多同學會羨慕學霸們的考試成績,其實,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和琢磨他們咋學習的,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在這裡,老師給同學們幾條建議,希望同學們能真正理解其中奧義,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向「庖丁」學習。

首先,做題訓練,做題要精。

在做題的時候把同一類題型都放到一起,仔細區別,認真總結,找到規律,這樣等下次遇到同類型的題也基本上就都會了。

解題規律就是要用來應對命題者的命題規律。試卷命題是有規律的,解題亦是如此。課後做作業,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而要琢磨出題者的思路,找解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依賴題海戰術,避免熬夜,反而學習效率更高,學習效果更好。

盲目的題海戰術是浪費時間精力,多做真題模擬題,研究題型解題規律才是關鍵,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勤歸納,勤總結。不少學生課下「假努力」,埋頭苦做各種試卷練習!殊不知,這種不帶著腦子思考,不懂歸納反思,為了做題而做題的做法不可取,刷了太多題,大部分都不知道考什麼,為什麼要這麼考,下次遇到類似題目的時候仍然不會做。這樣的同學就要特別注意了,你的學習方法,方向要及時調整了。

做題時,要讓孩子學會分析這道題在考查哪個或哪些知識點,刷題時注意對比題目之間的異同與聯繫。學著從整體去分析題意,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後遇到類似的題目能夠歸納出相同的解題思路,最終能夠解決一類題。記住,邊學邊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養成這種習慣,才能熟練掌握知識點,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要讓孩子了解思考的重要性,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思考,成為一個善於學習,會學習,會思考的孩子。

其次,善于歸納總結知識點。

很多學生在做題時都會發現,如果一道題只考查了一個知識點,通常可以迎刃而解。而面對複雜題目,需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的難題,往往就沒有解題思路了。究其原因,是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把知識點孤立起來,沒有在大腦中形成統一。這樣的孩子通常不會主動思考,只會被動接受,面對難題一籌莫展。

緊跟課本,善於抓住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把課本上的相關知識串起來,使零碎知識形成整體。一個知識點你能聯繫到的相關知識點越多,越廣,你對課本前後貫穿的知識點理解的越全面,對知識點的把握就會越準確,思考問題也就越全面。而訓練這種思維,能夠幫助同學們建立解題思維,梳理解題方向,解決綜合類題目。

複習就是消化吸收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理解的過程,同時總結解題思路並進行歸納整理,從易混的知識點中尋找聯繫與共同點,避免知識的割裂。複習要及時,更要注意定期反覆。儘量做到每天把當天所學都系統複習一遍,每周做一次小結,一章學完後也要做相應複習。反覆的遍數越多,印象越深。

複習完相關知識點,就要進行對應的系列演練,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解題速度。我們可以看到有部分學生在每次考試完,都會埋怨英語考試題太多,自己做不完,時間太短,作文寫不完等等;我覺得不是題多,而是你自己知識點掌握不牢固,不紮實,知識掌握不牢固,做題速度自然提不起來。

第三,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學習方法。

盲目模仿他人學習方法,不適合自己,缺乏主見。有些孩子一開始對學習很上進,有熱情,例如,看見班裡學霸剛入了一套參考書,自己也趕緊買一套。又看見同學背單詞不用書,用一些所謂高效的快速背單詞APP,自己就放棄了用課本背單詞。看別人碰到不認識的單詞不查字典,查APP,就扔掉了自己的紙質詞典。

每個人的學習進度、學習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不能狗熊掰棒子,丟了自己的,照搬其他人的方法,也不能看見別人怎麼樣自己也怎麼樣。適當的參考別人的學習方法是可以的,但是照搬、沒有主見則是盲目的。

看著孩子很忙,但只是照搬他人方法,不是真正適合自己,這是低效的假努力。自主意識缺失,做題做事不思考,始終處於被動地位,照搬別人的學習方法,被動模仿,也是無效學習的一種。

適當的參考別人的學習方法是可以的,但是盲目的生搬硬套不可取。孩子表面看上去很忙,實際是瞎忙,不著邊際的忙、盲目照搬,其實都是白白浪費時間。自主學習意識缺失,處於被動、消極的地位,只會照搬別人的學習策略,都是無效學習。

家長下班後,問問孩子,買過做過的輔導書,是不是有很多寫了幾頁就不寫了?如果是,就不要再添置任何新的學習輔導資料,讓他將一本寫完、吃透知識點,再考慮是否新買一本。堅持一種學習方法,比來回更換更高效。讓孩子意識到:學習重在質量,而不在數量和你究竟用的什麼輔導書,用課本背單詞並不比用市面上花里胡哨的APP差。

最後,考試後要分析試卷。

及時分析試卷。及時寫出對試卷的分析內容,注意這兩點:

①從整體上分析,做對的題哪裡掌握得好,做錯的題哪裡的知識點不熟練。

②在糾正錯題的基礎上,對錯題進行歸類,並對同類型的題進行規律總結,做到胸中有數。

弄清楚錯題的原因後,首先要弄清以下這些問題:

1.這道題考什麼,考具體哪一個或哪幾個知識點?

2.在書中哪章哪節可以找到相關知識點?

3.這個題如何運用所學知識找到解題思路的?

4.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什麼?

5.這道題還有其它的解法嗎?

思考完上面的問題後,要做到及時記錄,深入分析,並且經常翻看複習。

通過反思總結題目的核心知識、技巧、方法。掌握解題規律的同學能快速完成作業與練習,不用熬夜。不懂得思考的同學作業天天做不完,熬夜學習影響第二天上課效果。只有聽老師講解後,課後反思,總結歸納,真正消化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單純依靠老師課上講,只求聽懂了,不求甚解,課下不思考,不總結,遇到新題型,老師沒講過的題下次考試還是得不到分數。

很多學生和家長或許覺得納悶,為啥班裡的英語學霸單詞記得那麼牢固呢?我怎麼過段時間就忘了呢?學霸們不會告訴您他們課後記單詞的訣竅。

學霸們會採用對照的方法來記憶單詞,把拼寫相似、意思相近的詞彙與短語搭配放到一起來背。我想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完形填空題中四個選項給出的單詞太相近,被困住了,不知道咋選。

學霸不會被難住,輕鬆做了出來。學霸在記憶單詞時把這四個單詞對照做了辨別,放到一起背,這樣背一個單詞時其實就記了很多個單詞了。初中英語自診斷這本書,把中考英語最常考的五百個單詞系統進行了梳理,每個單詞的使用方法,都有我的視頻講解。除了詳細講該單詞的意義和使用方法外,還將與該單詞拼寫接近、意思相仿的其他詞彙和一些典型的固定搭配,都做了整理和對照。這五百個核心詞彙,以及引申出來的詞彙,基本上把所有中考英語試卷要求的詞彙都包括了。

學霸之所以能把單詞記很紮實,還有一點要大家學習,就是多做題,在題中去運用這些單詞。初中英語自診斷除了核心詞彙的匯總外,還配有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等典型題,而且每道題的旁邊都有二維碼,掃碼即可看這道題匹配的視頻講解,在做題的過程中幫助同學們進一步鞏固。

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心態與習慣,高效的輔導資料,這些對提高英語考試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可這些都離不開同學們的認真堅持。初中英語自診斷每道題旁邊都有二維碼,掃碼即可查看視頻講解,學習效率更高,考試分數更高。

有的學生談起學習方法來頭頭是道,高談闊論,可這些方法永遠都是別人的,自己只動動嘴皮子說說,從來不去認真做。學霸考了很高的分數,羨慕沒有用。好方法好習慣知道也沒用,要拿來用才能提高自己成績,只說不練沒有任何意義。

原創/安穎/北京市西城區英語教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