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博覽千年長城 凝聚奮進力量

朔州市文旅集團 發佈 2021-09-18T05:13:17+00:00

記者了解到,中國有56處世界文化遺產,唯獨長城是中國和世界上工程量最大、體量最長的宏偉巨牆,雖然她只穿越了15個省市自治區,卻是保持中華文明的宏厚基石,她占據了每個華夏兒女的心,因為她與中華民族的興衰和復興願景緊密相連,她真實地見證了民族的興衰,更見證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世紀輝煌,她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有形印證。

作者:中視新聞觀察員鄭志東

長城,究竟有多美?

兩千多年來,它依然是中國人心裡深深的精神根脈。

巍巍長城伴隨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已走過了兩千多年的漫漫滄桑,風風雨雨……

記者了解到,中國有56處世界文化遺產,唯獨長城是中國和世界上工程量最大、體量最長的宏偉巨牆,雖然她只穿越了15個省市自治區,卻是保持中華文明的宏厚基石,她占據了每個華夏兒女的心,因為她與中華民族的興衰和復興願景緊密相連,她真實地見證了民族的興衰,更見證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世紀輝煌,她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有形印證。

事實上,長城對國人和世界的影響,不僅是有形的,更多的是思想、精神、理念上無形的一種無形有力支撐。每個中國人,都深知長城與中華民族文明的保持和延續緊密相連。

日月映血的長城時代早已遁入遙遠的昨天,如今以殘塬廢墟的形式融入朔州人舉辦的長城旅遊節,在這樣的節曰里,歷史的基因、記憶、氣息等元素空前釋改,長城一應俱有,更顯濃厚。朔州域內的古牆老堡,曾用長達數千里的長牆重擔,戰略性地挑起朝代更替、禦敵守邦的歷史輜重和戰事循環。過去浴火重生成生命的極致,如今的她更是生機勃勃,血脈賁張,儀態萬方。

人們走進長城的生命譜系,流連忘返於廣武城垛的傷口上、右玉撕裂的土堡里、平魯倒伏的殘垣前。此時此地,睹物思古,仿佛踋踩古戰場,刀光劍影千軍萬馬的逐鹿恍若眼前……


塞上長城游再開幕

秋雨綿綿,熱情烈烈。9月15日夜,以「博覽朔州長城 凝聚奮進力量」為主題的2021塞上朔州長城旅遊節開幕式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紫晨廣場隆重舉行。

塞北晚秋,車輪馳時光隧道,騁厚重歷史文脈。置身其間的人們不論是百車穿越朔州地界中國獨一無二的長城天路,還是千人置身紫晨廣場感受月下的烽火傳遞和觀看金沙植物園裡的精彩《尋夢桑源》……地點不同,感受相同,大家都仿佛行進在馬邑從漢至今2000餘年的漫長歷史。

山西朔州作為中國北方最具特色的生態文化、長城文化旅遊地之一,金秋連屆舉辦塞上長城旅遊節引人關注。長城旅遊節,凝聚彰顯著朔州兒女的精氣神,折射昭示著朔州未來的壯麗和輝煌。

朔州市委書記姜四清,朔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馮雲龍,朔州市政協主席張立新等在朔四大班子領導出席開幕式,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曙光,國家文旅部資源開發司國家文化公園辦公室劉鵬,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王志國應邀出席,朔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王加關致開幕詞。

朔州是長城文化的博覽園,地處內外長城之間,歷史人文厚重、塞外風情獨特。長城作為朔州重要的文化標誌,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齊時代。厚重的長城文化既是朔州的寶貴資源,也是全市發展文化旅遊的優勢。朔州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全省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決策部署,以建設廣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重點,以長城一號旅遊公路網為串聯,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突出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更好地傳承和延續歷史文脈。堅持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更好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發展兼具塞外文化和朔州旅遊特色的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更多體現文化內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遊目的地,不斷提高朔州文化旅遊美譽度和影響力。全市文旅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遊客數量和旅遊總收入保持雙位數增長,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可以說,全市文旅建設彰顯成效,全域旅遊建設勢頭強勁,文化事業持續繁榮,文旅融合全面提速,市場環境和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全市文化和旅遊事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和新的氣象。

趙曙光在此次大會上指出,由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朔州市委宣傳部、朔州市文旅局、平魯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舉辦的長城旅遊節是深入挖掘長城歷史、深入開展「游山西·讀歷史」活動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朔州市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圍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做了大量保護長城、開發長城的工作,「長城博覽在山西、精品攬要在朔州」正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朔州長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塞上朔州長城旅遊節」已經成為朔州加強與國內外文化交流、旅遊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朔州繼續發揮資源優勢,精讀細研「長城軍事鬥爭史」、深耕力拓「長城文化新天地」、完善做優「快進慢游交通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打造更多長城文化新地標,崛起更高更強的山西文旅「朔州板塊」。

王志國指出,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朔州歷史上一張靚麗的名片。長期以來,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充分發揮長城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精心開展長城保護,科學利用長城資源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創造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也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很多實惠,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幸福映在朔州每一位人民群眾的臉上。希望朔州繼續立足當地,結合實際,發揚釘釘子精神,努力把朔州的各項事業推向前進。


《望月懷遠》《昭君出塞》《長城》《華夏頌》開幕式上這幾個集中展現塞北風情和中秋團圓的家國情懷的文藝節目以「音、舞、詩、畫」形式上演,引人又勝,分外精彩。激昂號角,四起狼煙,金甲戰士,舞台揮劍,台上熊熊燃燒的烽火象徵著希望之火、奮進之火、復興之火、和諧之火的盛世燃燒,旅遊節盛大開幕。文明傳承•愛我長城旅遊文化嘉年華再度開啟。愛我中華,護我長城,許衛東、尹成武、郝中華、曹俊、周禮忠、曹軍、吳永春、王茂盛八位「最美長城守護人」以真情實感的動人故事把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朔州市以節慶活動為引領,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推動全市文旅遊產業快速發展。開幕式後的長城旅遊推介會上,來自各地文旅局和各縣(市、區)及市文旅企業代表圍繞長城文化分別進行主旨推介、長城天路推介及研學推介,共有八個旅遊項目簽約。推介會上還展演了朔州地方戲曲耍孩兒、大秧歌、右玉道情等曲目。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座談暨《2021中國長城文創大賽》啟動儀式、情景體驗《尋夢桑源》、長城文化主題研學游、中國朔州文創農產品直播帶貨展銷會等多項活動相繼展開,與市民遊客共享文旅融合發展碩果,向全國各地賓朋展示別具魅力的五彩朔州。

尤其是9月17曰,由200餘人參加,在朔州市右玉縣、平魯區啟動的「朔州長城天路達人媒體騎行英雄匯」聲勢浩大,引人注目。這次活動以廣發英雄帖的方式邀請國內知名的自駕游車隊、騎行俱樂部等來到朔州打卡長城風光,沿長城遊覽朔州壯闊長城風光,感受朔州長城旅遊。全程路線由著名景區殺虎口開始,沿西北方向一路前行至內外長城握手的地方——大同的將軍會堡,繼續向西,再行至長城與黃河握手之地——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另路返回至內長城著名的邊塞名關雁門關廣武旅遊區。此次自駕旅遊線路是一條經過三年探索嘗試創作的自駕線路,可以近距離穿梭於長城兩側,讓駕車者飽覽山西境內的長城沿線風光。通過長城自駕游主題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推動打造極富朔州特色和地域風情的長城文化旅遊IP的進程,提升「長城博覽在山西,精品攬要在朔州」的影響力。


人說朔州好去處

朔州是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民族的農牧交融帶,是新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塊試驗田,也是全國唯一一座位於內外長城之間的城市。

長城就是朔州的「院牆」。巍峨的雁門關是朔州的「南大門」,滄桑的殺虎口是朔州的「北大門」。

廣武明長城、右玉三十二長城、樺林山長城、應縣小石口長城等等,保存完整,形態多樣,都是內外長城上耀眼的明珠。其中,築於絕壁天險之上的廣武猴兒嶺段鋸齒長城更是被稱為中國長城中精品中的精品,其陡峭,其兇險,其壯觀,著實令人驚嘆。殺虎口,外長城上名傳遐邇的「西口」,既是軍事要塞,又是邊貿重鎮,是古代中原地區通往內蒙、外蒙的主要關口,是萬里長城與萬里茶道的交會處,又是集中展現長城民族交融文化的重要載體。

長城雄風在,綠色古道長。朔州長城堪稱中國長城的歷史博物館。朔州長城遺存較多。現存長城327公里,長城歷史遺存1649處,占到了全省的40%,關、隘、口、城、堡、峰、燧(sui)各種形制應有盡有,而且保存完好。作為長城的防禦體系的古堡,在右玉就有上百座,被稱為「中國古堡之鄉」。朔州長城的歷史年代齊全。戰國、北魏、北齊、明代長城皆有。期間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眾說風雲、家喻戶曉。其中李廣、衛青、霍去病、楊家將等英雄史跡千古傳唱。朔州長城最有氣勢、最具特色。殺虎口長城封山鎖谷、穿河臥波,人稱「水上長城」。樺林山長城築於山勢如海、山脊似浪、重巒疊嶂、異常險峻的樺林山上,猶如一條巨龍,蜿蜒攀升、穿雲破霧,隱沒在蒼茫的群山峻岭之中。朔州長城最具軍事價值。廣武長城與新舊廣武和雁門關、白草口,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這裡曾經是歷史上發生戰爭最多的段落。豐富的長城歷史遺存,眾多的文化傳說,使朔州成了一個長城文化公園。

朔州歷史悠久,文化多元。一個個朔州人物的精彩故事被久久傳頌,廣為流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馬邑之謀大漢雄風,昭君出塞漢蒙和親,三晉商幫慷慨走西口,楊家兒郎大戰金沙灘,漢代才女班婕妤,三國五子良將張遼,中華門神尉遲,三代帝王師王家屏……

朔州以他獨特的歷史文化,講述著胡漢交融的情深意長,講述著遊牧農耕合璧同輝的動人故事。兩萬八千年前峙峪人以石鏃獵馬,一萬八千年前的鵝毛口人在這裡草創農耕文明。在朔州歷史文明演進中,形成了豐富多樣、紛呈異彩的民俗活動,踢鼓秧歌、地方小戲等讓人在喜慶祥和中體驗塞北民俗風情。富有地方特色的木雕、石刻、剪紙、刺繡等民間工藝品、質地上乘的陶瓷,滿足需求。

豐厚的歷史創造了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朔州境內名勝古蹟不勝枚舉,有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建築—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有全國罕見的以減柱藝術築就的朔城區崇福寺,有秦代著名將領蒙恬築城養馬的馬邑古城,有見證蒙漢交融、晉商輝煌的著名「西口」殺虎口,有全國最大、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廣武漢墓群、有全國僅存的遼代古城「九塞第一鎮」—舊廣武城(」舊廣武城),有新中國改革開放的發祥地安太堡露天煤礦……

在朔州,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文化與旅遊水乳交融,為人們的旅遊攻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此同時,朔州還是北方著名的小雜糧生產基地。鹽煎羊肉、懷仁羊雜、應縣涼粉、糖干爐……來朔州體驗地道的朔州美食,會讓你的味蕾享受到極致的感受。星級酒店、生態莊園、特色民宿……各具特色的住宿設施舒適、溫馨,讓人有種回家的感覺。

綠色圖騰高懸,涼爽品牌宜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北齊名將斛律金歌頌家鄉朔州的一首千古絕唱。歌曲中那高遠遼闊、草肥水美的塞外風情畫,讓人心生無限嚮往。炎炎夏日,朔州是實至名歸的避暑勝地,這裡平均海拔1000多米,年平均氣溫4.2—8.4℃,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濕潤,清涼舒適,是京津冀地區短假期出行和自駕旅遊的極佳選擇。右玉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西山百里生態走廊、神海濕地公園、桑乾河旅遊度假區等等都是休閒避暑的好去處。

朔州作為大同雲岡石窟、五台山、平遙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遺產必經之路上的節點城市,交通條件非常便利,境內大運、榮烏、大呼三條高速公路以及北同蒲和大原客專、韓原高鐵三條鐵路穿過,朔州機場項目也已正式啟動,正在加緊推進。暢遊朔州更加便利。

此地遍野是長城


從秦漢到唐宋,直至明朝,朔州一直是北方要塞,中原門戶,歷史給朔州留下了大量的邊塞文化資源,分布之廣泛,數量之多。內涵之豐富,在全國首屈一指。境內有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防衛體系舊廣武遼城,有掩埋漢代屯軍將士遺骸的漢墓群和象徵華夏文明的廣武內長城、右玉明清外長城、平魯明長城、宋代楊家將浴血抗遼的金沙灘等,至今雄風猶在,盡顯邊塞之蒼茫悲壯。

記者從朔州官方獲悉,朔州市現存長城各類遺存共計1649處,包括牆體137段長327291米,關堡118處(關6處、堡112處),單體建築1384處(敵台429座、馬面152座、烽火台802座、城樓1座),相關遺存10處(壕溝9處、擋馬牆1處)。

朔州市現存長城涉及漢(秦漢)、北齊、明三個時代。

漢(秦漢)長城:分布於右玉縣,共計7處(牆體4段長21291米、敵台2座、烽火台1座)。

北齊長城:分布於平魯、山陰、應縣,共24段牆體,長64923米。

明長城:分為內、外長城。內長城分布於朔城區、應縣、懷仁市、山陰縣及平魯區(含牆體49段長112478米、關堡92處、單體建築598座、相關遺存9處);外長城分布於右玉縣、平魯區(含牆體60段長128599米、關堡26處、單體建築783座、相關遺存1處)。

天下若大同,長城為紐帶。從廣義上講,中國古代有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分。他們之中又分為生活方式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各個民族,這些民族或發展壯大,或消亡歸屬,但「大一統」卻是他們共同的追求,他們都是我們的祖先。

專家告訴記者,他們生活在長城內外的不同環境中,是長城把他們緊緊聯結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和諧共生關係。

「和平和諧和睦」是世人所願。專家認為,長城是構建人類和平的盾牌。中國曆朝歷代受「和為貴」理念的驅使,把止戰和生存作為追求的基本目標,從而形成了修建長城的底線思維,即「築盾不造矛」:寧肯耗盡國家財力去修建規模及其浩大的長城禦敵,也不願意把修建長城的財力物力去發展軍事裝備殺敵。歷朝歷代修建長城,除備戰止戰目的外,還有居住屯田、邊境管控、內外交通、生活互利、貿易稅收、習俗交流、文化交融等多種功能,包括保障和維護了古絲綢之路的暢通,而這些都是長城內外各族人民美滿、穩定生活所必備的條件。依此而言,長城從第一塊磚石奠基開始,就孕育著中國人愛好和平的基因,這種愛好和平的基因一直延續到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確立與推進。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王志國認為,長城是構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見證。「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土爾扈特回歸,都是構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例證。修建長城,使長城內外各民族實現了和平共處,呈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繁榮景象。

長城是承載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精神的豐碑,也是世界華人社會的精神圖騰。修建長城是一項巨大的「國家工程」,從路線選擇、關口敵樓設置、選材用料、防禦功能建造等各個方面,都融進了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從戰國開始直至清朝,從蒙恬築長城到孟姜女「哭長城」,從戚繼光長城禦敵到1933年長城抗敵,從平型關大捷到擊斃日軍名將阿部規秀,正是憑著世世代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憑著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誓死保衛家國的犧牲精神,一次次奮起,一次次抗爭,才築就了這項偉大的曠世工程,才「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文旅振興正當其時


盛世興旅,暢所欲言。

山西省旅遊協會副會長趙雙虎說,朔州廣武長城是長城的一塊瑰寶,長城線路也是最適宜自駕人玩的一條線路,各界要好好往出推一下,吸引全國更多的自駕旅遊愛好者到此一游。

山西省旅行社商會秘書長劉志忠表示,山西省旅行社商會響應以文興旅號召,群策群力,積極倡導所有的旅行社,對山西旅遊再做貢獻。

朔州市長城學會會長劉恆山認為,朔州高起點承辦了兩屆塞上長城旅遊節,一屆比一屆好,開發長城旅遊資源已形成共識。尤其是依靠長城旅遊節帶動,長城已成為下一步朔州發展文旅產業投資的重點。同時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建設倒逼朔州長城文化產業走向快車道。劉恆山深有感融,他說嘉賓雲集朔州,長城文創大賽啟動儀式放在朔州,可以看出業界對朔州長城旅遊資源的認同和肯定。

朔州市旅遊協會秘書長張清軍認為,通過活動,使長城天路更加深入人心,知名度提高。他建議要加快長城天路十三邊、大河堡、將軍會驛站的建設,讓遊客有一個休息用餐的地方。他土生土長在馬邑,熱愛自己的家鄉。他說,朔州是典型的自駕游目的地城市,而且是國內唯一一座處在內外長城之間的城市,通過長城天路自駕游的銜接、可以帶火整個朔州文旅。他建議編錄朔州內外長城沿線的景點名錄知識大全,培養領隊和導遊講解人員,以人才興文旅。

塞上秋美,朔風勁吹。千秋壁壘,人文壯美。

守望文明,放眼未來。朔州兒女將在新的長征征途上,再唱一曲歲月風華的時代凱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