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物語話東平之三」灰陶觚形杯:薄到極致的史前陶藝

博物觀瀾 發佈 2021-09-18T03:30:41+00:00

文物小檔案:名稱:灰陶觚形杯年代:龍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形制:喇叭口徑12cm、高27cm、底徑6.5cm材質:灰陶館藏:東平縣博物館早在4000多年前,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時期,最質樸的材質,邂逅了最巔峰的工藝,留下了土與火的藝術結晶。

文物小檔案:

名稱:灰陶觚形杯

年代:龍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形制:喇叭口徑12cm、高27cm、底徑6.5cm

材質:灰陶

館藏:東平縣博物館

早在4000多年前,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時期,最質樸的材質,邂逅了最巔峰的工藝,留下了土與火的藝術結晶。

東平縣博物館的灰陶觚形杯,也叫「蛋殼陶」,1993年出土於丁塢遺址,灰黑色,口徑12cm、高27cm、底徑6.5cm,喇叭形口,壁薄如蛋殼,細長圓形柄飾以竹節紋,圓餅形座下有三個支足,是山東地區龍山文化早期的典型器物,距今約4000-4500年。

不可思議的陶藝

在蛋殼陶發現之前,出土的古陶器大多是含砂量高的紅陶,而以河底細泥為原料,是4000多年前東夷人的獨創。

蛋殼陶發現數量很少,狀如高柄杯,為龍山文化的一種代表性器物,主要出土於山東地區,國家博物館、山東博物館、臨沂博物館等藏有該類文物。

蛋殼陶均為細泥陶,陶土應為河湖沉積的細泥,經過淘洗,不含任何雜質,胎薄而且均勻,顏色單一。

製作上普遍採用輪制,通過器物口、底足均能看出類似同心圓的痕跡,部分器壁隱約可見快輪旋轉形成的細弦紋,器壁極薄,最薄處僅厚0.2~0.4毫米。如此薄壁的陶胎,在快速旋轉中極易破碎,對快輪輪盤的精密性、穩定性要求極高。由於至今沒有發現窯址,這些設備如何工作,目前只能依靠想像……

極致的工藝使蛋殼陶獨步天下,以現在的技術還原原始的工藝,要達到如此極致的薄度,依然難以企及。

尊貴的禮器

精緻工藝的背後,一定飽含著信仰與尊崇。

山東各地出土的蛋殼陶,造型各不相同,它們不是批量生產。

蛋殼陶胎體很薄、大盤口、小圈足,頭重腳輕,容易歪倒粉碎,不宜經常挪動使用。同時,大多出土於大中型墓葬之中,常常單獨放置在頭部、腳部,不與其它陶器混雜。可見,蛋殼陶一定具有特殊的地位。

耗費如此人力物力追求一種極致,究竟出於什麼目的?也許作為禮器才能解釋它存在的意義,專門用於祭祀等禮儀活動。

這種高端器物的生產或許被統治階層壟斷,它不僅表明龍山文化時期生產力得到空前發展,也表明社會內部出現貧富分化和階級對立,已經進入階級社會。龍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延續,這一器物,反映出東平歷史文脈的傳承。

丁塢遺址的文化印記

丁塢遺址位於東平縣大羊鎮丁塢村西北處,是一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該遺址面積約2.4萬平方米,屬山坡台形地。從遺址斷面觀察,文化層為灰褐色土,堆積厚約1~2.5米。從文化層內的包含物看,上層為龍山文化層,下層為大汶口文化層。

上面的龍山文化層,主要出土有陶鼎、盆、罐、豆、杯、觚和磨製石器等器物。1993年,在遺址東南部發現一龍山文化時期的墓葬,墓為土坑豎穴式,單人仰身直肢葬,頭向略偏東北,在頭部發現了這件蛋殼灰陶高柄觚形杯,屬於龍山文化早期。

下面的大汶口文化層,主要出土器物有各式鼎和罐、缽、盆、豆、壺陶器和石器等。陶器以灰陶和夾砂褐陶較多。

丁塢遺址不僅是「東原文化」這一地方文化支系的先聲,對於山東地區的史前文化也具有重要考古價值。(撰稿:陳淑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