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的也能造口罩,比亞迪的商業帝國究竟有多宏偉?

車界微視 發佈 2020-02-12T13:02:53+00:00

春節期間,筆者跑遍了所在市區所有的藥店,沒有買到一個口罩,疫情當下,想必很多人都與我都有著相同的體驗。

春節期間,筆者跑遍了所在市區所有的藥店,沒有買到一個口罩,疫情當下,想必很多人都與我都有著相同的體驗。

而更令人難受的是,在疫情的重災區武漢,很多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只能用著自己縫製的棉布口罩,由此可見口罩如今已經稀缺到了什麼程度。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口罩等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很多企業甚至開始跨界生產口罩,這其中就有比亞迪。

日前,比亞迪官方宣布「調配資源,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以滿足當前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並且,比亞迪預計口罩和消毒液將於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至2月底口罩產能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

比亞迪生產的口罩,靠譜嗎?

一個生產汽車的企業來生產口罩,儘管初衷是好的,但也不由得讓人心生擔憂,這靠譜嗎?

事實上,生產口罩並不是一件難事,把設備、工廠、資質、原材料搞定就行。在以往,資質是比較難的一件事,但如今政府已經對緊急物資的資質審批開通了「綠色通道」,比亞迪也在積極籌備此事,預計很快就能審批下來。相反,設備的問題其實更難以解決,只不過,這對於比亞迪來說,其實更加簡單。

據了解,比亞迪的口罩將由比亞迪第九事業部生產,該公司擁有自有廠房,也有醫療器械體系認證,還有穩定的上游原材料資源,把關鍵的幾個問題都輕鬆解決了。所以,比亞迪造口罩這件事,不僅靠譜,而且對於整個社會抗擊當下的疫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比亞迪可以造的不僅是口罩

對於比亞迪,我們了解最多的是其乘用車業務和動力電池業務。在乘用車領域,比亞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旗下的王朝系列車型在市場中表現出色,比如唐DM/EV、宋Pro DM/EV、元EV等車型,當然,即將上市的旗艦轎車漢DM/EV也備受消費者的期待。而早年的F3、S6,以及當下的宋Pro等燃油車同樣創下了不俗的銷量成績。

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目前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僅次於寧德時代,遙遙領先於其它企業。此外,比亞迪前段時間發布了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其體積比的能量密度較傳統電池提升了50%,整車壽命可達百萬公里以上,造價還低廉,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除了乘用車和動力電池這兩大「拳頭產品」之外,比亞迪這一龐大的商業帝國其實還涉及了相當多的領域,比如商用車、手機部件及組裝、城市軌道交通等。

在商用車領域,比亞迪的電動大巴知名度很高,但事實上,除了大巴之外,比亞迪還做電動卡車、電動環衛車、電動叉車等。同時,比亞迪的電動大巴還遠銷海外,已經收穫了來自歐洲多個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等國家的訂單,並深受好評。

在手機部件及組裝領域,比亞迪2007年分拆了旗下手機部件及模組、印刷電路板組裝等業務在港交所上市,主要客戶包含了三星、華為、HTC、LG、TCL等電子產品製造廠商。公開數據顯示,比亞迪電子2018年金屬結構件出貨量約2億件,占全球Android金屬手機總出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比亞迪的營收中占有相當高的比重。

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比亞迪目前的產品有雲軌、雲巴兩款。雖然當下比亞迪的軌道業務沒有賺錢,但隨著項目的落地,其前景是比較明朗的。本月初,比亞迪成功拿下了巴西聖保羅市軌道交通17號線項目,而就在此一個月之前,比亞迪在巴西薩爾瓦多的雲軌線整體設計方案已經獲得了批准。此外,去年比亞迪的雲巴項目還落戶了重慶璧山。種種跡象表明,比亞迪的軌道業務已經走上了正軌。

當然,比亞迪的業務遠不止於此,光伏、通信、金融,甚至建築工程都有所涉及。

寫在最後

1995年,當王傳福選擇放棄安逸且穩定的生活選擇下海創業的時候,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比亞迪會成長到如今的模樣。從手機電池,到汽車、動力電池,再到如今的軌道交通、光伏,比亞迪已經構建出了一個宏偉的商業帝國。中國的比亞迪,正成長為世界的比亞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