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協作能力低,始終得不到賞識?你的升職力,體現在高效溝通里

木辛君 發佈 2020-03-27T07:38:44+00:00

要提高跨部門溝通的效率,我們在心態上就要破除本位主義思想,以理解為先,以任務為重去跟別的部門同事溝通合作。



在管理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一個員工,拿兩個員工的工資,干三個員工的活,產生四個員工的效益。

相信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員工,或者說是人才,一定是企業或者老闆都喜歡的,也是升職加薪機會最多的。

那麼作為普通員工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到這一點呢?關鍵在於我們的效率上,特別是溝通效率上。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分享過,一個員工能夠升職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你有多強的業務能力,而是你的能力模型能否與管理崗位適配。

而溝通能力,就是能力模型中的必要環節。因為管理的工作很多時間都是對人的,要讓人服從你的管理,首先你在溝通上就沒有問題,其次就是你的溝通效率要比別人高。

簡單來說就是別人用半個小時才說明白的事情,你只用1分鐘就說明白,那麼你升職的機率就比別人高很多。

要讓領導認可你的溝通能力,放心將你升職,我們就要在這三個溝通場景中把握好。

第一個是與客戶溝通的場景:主要目的是說服客戶接受你的方案和產品,有好的說服力,才能為公司產生更多效益;

第二個是面對上司的溝通:不僅要把事情說明白,還要讓領導心甘心愿的接受;

第三個是與同事間的溝通:和同事間的溝通,是展示你的能力模型能夠適配管理崗位的重要場景。

怎麼跟同事溝通,特別是跨部門溝通,將決定領導是否放心將管理團隊的重任交給你的重要因素。

那我們應該怎麼提升自己的跨部門溝通能力,為什麼很多職場人跨部門能力都有缺陷?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跨部門溝通」這件事:

1、為什麼跨部門溝通這麼難?

很多人說:你說話的方式,是你情商的體現。

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一個人說話的邏輯,是他的思維模式的體現。你的語氣,用詞,甚至是你說話的態度,都無時無刻表現這你的價值觀,以及當時所處的狀態。

因此,我們怎麼表達,其實就是在告訴別人,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而與人溝通交流,更是兩種不同價值觀的碰撞,特別是不同部門間的跨界溝通更是如此。

所謂的價值觀,指的是不同的人,對一件事物的看待價值是不一樣的。

比如一個營銷方案,作為營銷人員的你會看到通過營銷後所帶來的收益,而財務部的同事,可能只關注營銷預算,和所要花費的錢。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埃爾德•沙菲爾在他們著作的《稀缺》中提到:當我們因為稀缺心理,而導致對一件事情過度關注的時候,就會形成「窺管效應」,從而看不到稀缺事情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價值觀的不一樣,會導致我們對一件事情所關注的焦點不同,也就是產生不同的窺管,去限制住我們的思維,從而對別人產生「認知偏見」。

這也是跨部門溝通為什麼這麼困難的原因之一,因為關注焦點不一樣,所以導致的思維模式不一樣,導致你所說的事情,在別人腦海中呈現的可能是另一個事情。


其次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份對立」

在同一個公司中,不同的部門實際上是不同的利益主體,而部門中的成員會不自覺的形成我是什麼什麼部門的一員,從而在身份上與別人形成對立感。

比如我是銷售部分一員,因為財務部把我們這個季度的部門預算減少了,我們就會認為財務部是我們的敵人。

瑞典統計學家漢斯·羅斯林在著作《事實》中分享到,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為自己尋找一個敵人?

根本原因是我們人類在原始時代就充滿著威脅和敵人,所以我們基因和思維中就繼承了這種「恐懼本能」,認為製造一個敵人,使我們有攻擊的對象,才會更加有安全感。

然而事實是,這種身份上的對立,除了讓我們在職場中樹立越來越多的敵人之外,別無其他作用。

而且這種認知偏見會慢慢的內化到我們的思維當中,從而讓自己形成「本位主義」的心態,成為利己主義者,在職場上為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

2、跨部門高效溝通第一步:打破本位主義思想

所謂的本位主義指的是為自己或所在的小團體利益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或行為。

主要是指在處理單位與部門、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時只顧自己,而不顧整體利益,對別部、別地、別人漠不關心的思想作風或行為態度和心理狀態。

而我們常說的利己主義者,其實也與這種思想有一定的關係。

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我們在溝通和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因為偏執而給自己的溝通心理設限。

認為非本部門的人都會與我們存在著利益關係,在溝通上就會想盡辦法讓自己處於主導位置,而且溝通所需的信息也刻意隱瞞。

導致對方無法全面理解你所說的事情,也就降低溝通的效率和質量了。

其次,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會使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使用不恰當的語言,導致溝通的難度增加。

比如使用一些其他部門無法理解的專業術語,或者在溝通的時候說出貶低對方的話等等。

有時候即使你的溝通邏輯沒有問題,但你的用詞帶有詆毀別人的敵意,也會致使對方對你產生防備心理,溝通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因此我們在溝通的時候,第一步就是打破本位主義的心理設限,用更加開放的心態去跟其他部門同事溝通交流,我們的溝通效率才會更好。

上司看到你能夠協調各部門人員完成任務,才敢放心將你提拔到管理層位置。



3、跨部門高效溝通的原則,我們應該注意這兩點

要達成高效溝通,除了要打破自我的本位主義,破除由自我產生的溝通障礙之外,在溝通時也要減少因為理解不同而產生的信息偏差。

因此在溝通中,我們應該遵循兩個原則:

  • 以理解為先

職場上溝通的首要目的不是闡述,而是讓對方理解你所說的話,並且能夠按你所預期的完成你想要的結果。

因此我們在溝通中,就要習慣性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你所表達的方式。

例如你說話的邏輯是否對方能夠理解,或者你所用的詞語是否足夠通俗,能讓對方明白等等。

其次,理解是一切溝通的前提,我們以理解為先的溝通原則會讓我們更願意共享自己的信息和知識,降低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溝通失敗。

更能夠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友好態度,從而降低對你的設防。

  • 以任務為重

任務思維或者說結果思維是我們保持自身公正性的重要思維方式。

在職場,大部分溝通的目的都是為了一項任務能夠順利達成,不管是說服其他部門協作,還是跟上司申請更多的資源,目的都是完成任務。

在這個前提下,對事(任務)的關注度,能夠減少我們對人的偏見,保持更加公允的做事態度。

其次,在職場中更多上司看重的是結果,你拿不到結果,即使你能力再強也無補於事,因為能力不能產生價值,能力的變現,才是你在職場中價值的體現。


4、要實現高效的跨部門溝通,我們應該怎麼做?

當然要達成高效跨部門溝通,我們除了降低溝通障礙外,還需要通過一些手段和技巧,增加高效溝通的可能。

根據之前提到的一些選擇,我認為在方法上我們可以這樣細化去做:

  • 用對方所屬身份的專業用語溝通

跨部門溝通效率不高的一個原因是溝通雙方所處的專業領域不同,而且過度使用專業用語,導致對方不能理解你所表達的意思。

比如你是運營部門,要與財務部申請增加財務預算,當別人問你理由的時候,你說為了增加產品DAU(用戶日活數)和PV(頁面訪問量),估計財務聽了你這樣說會一臉懵逼。

因為在他的認知裡面根本沒有這兩個概念,即使現在網絡很發達,查一下就知道,但也無疑中也增加了對方的工作量。

更好的做法是在溝通中,對於你熟悉的事情通俗表達,對於對方所熟悉的事情,專業表達。

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對方的理解難度,你用對方所熟悉的專業名詞,也會給對方一種身份上的認同感,降低對你的溝通抗拒。

  • 尊重事實,少談計劃

要想讓別人接受你所提的方案,我們在溝通中就要給到對方一種確定感。因為在職場中,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都不願意在一個不確定的方案中浪費太多的時間。

如果你在跨部門溝通中,對一件事情的表達都很模糊,不能夠對任務的結果,時間,需求進行量化,那麼很多職場人會抗拒和你合作。

因為你所提出的,總是一個不確定的計劃,即使完成後,也很可能經常因為需求改變而返工,導致時間的浪費。

其次在溝通的時候少用感覺性表達,儘可能量化。

比如你跟設計部門提需求的時候,你說我想讓設計更有尊貴的感覺,估計設計聽到你這話會打人,因為你所理解的尊貴,有可能與別人所理解的尊貴是不一樣的,因此很難對你的需求進行定性。

很好的表達是給出明確的量化描述,比如還是跟設計部門溝通,你說字換成鎏金,背景加深兩個色號。這樣的表達方式是不是比上面的尊貴感好很多?



  • 以理解為前提,溝通時可使用對標案例

要別人理解你的話,最好的做法是使用雙方都能理解的用語。同樣的道理,要別人理解你表達的意思,最好的做法是用一些溝通雙方都能理解的案例進行描述。

比如,當初電影《大白鯊》的導演跟對劇本一無所知的投資者講述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時,他是這樣表達的:

這是一部類似於《異形》的電影,只不過他的場景發生在大海中,在人物和展現上有什麼什麼樣的不同。

這樣的表達方式就是通過一些大家都能了解的案例,去對標我所要描述的事情,從而讓對方對你所說的事情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再通過你的闡述更加理解你所要表達的事情。

  • 通過非正式場合關係的建立,多了解其他部門同事的關注點

當然,不管說對方聽得懂的話,還是舉對方能理解的案例,前提都是你得確定對方真的能夠聽得懂。

比如對方確實是專業的設計,而你所舉的案例也確實是最近最熱的,但假如對方真的沒有理解,你舉這個例子闡述,豈不浪費時間?

因此,我們要多利用非正式溝通場合,多跟你的潛在跨部門合作對象進行溝通,摸清楚他們的關注點有哪些,並且建立良好的關係。

那麼在溝通中,你所說的才能更加切中要害,讓對方理解,讓溝通更高效。

總結一下

跨部門溝通是我們升職加薪能力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增加任務完成的效率,更能夠體現自己跨部門協作的能力,增加上司對你的信心。

要提高跨部門溝通的效率,我們在心態上就要 破除本位主義思想,以理解為先,以任務為重去跟別的部門同事溝通合作。

在方法上我們可以關注四個要素:

• 用對方熟悉的專業術語溝通,增加對方對你的身份認同感;

• 尊重事實少談計劃,避免不確定感降低溝通效率;

• 以理解為前提,用對標案例,增加對方理解的可能性;

• 通過非正式場合建立關係,多了解其他同事的關注點;



以上就是我對跨部門溝通的一些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更多乾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