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傳承是傳統武術的最主要傳承方式

武術人 發佈 2020-02-13T12:08:00+00:00

提高技擊能力是傳統武術最主要的價值追求,然而,武術的技擊格鬥能力並不是一種天然性的搏鬥,而是在一定條件下訓和練的結果,所以前人說過,「凡百學矣,莫不有師,況乎技擊之學」。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以傳習某種技藝為紐帶而形成的師徒傳承,幾乎是所有文化藝術門類發展過程中的普遍現象。一切,由歷史跨度以經驗認知為主導的文化事項,也必然交付給這樣的歷史綿延。

中國傳統武術也同樣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說師徒傳承是傳統武術傳承的一個最主要的傳承方式。

提高技擊能力是傳統武術最主要的價值追求,然而,武術的技擊格鬥能力並不是一種天然性的搏鬥,而是在一定條件下訓和練的結果,所以前人說過,「凡百學矣,莫不有師,況乎技擊之學」。如果沒有師承,如何使得後來者習得武中奧義呢,在師徒傳承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個談拳授道,貴乎擇人,這包含了兩個含義,只有選擇好的傳人,才能習得上乘武功,能不能習得武功,練習到它的至高境界,要看傳人的素質如何;第二,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使本門武功不致中落。因此擇徒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習拳應以德行為先,已經成為整個習武群體的普遍認識。因此,各種門規的制定也是對傳人的要求,在各項要求中,道德是最基本的基礎。道德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日常傳統社會中被普遍認同的日常道德倫理。五言中有這麼一句話「未習武,先觀德。」這個德,就是指這方面的內容,你還沒有練武,我先看你的德行如何,被擇的人日常的道德倫理。清代的楊氏太極拳譜中就有五不授。這些條規就是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了對擇人的具體要求。怎麼擇人,擇什麼樣的人?擇人首先應該首重德行,如尊師敬長,信義仁愛等等。

傳統武術難以提出具有近代體育理論意義上的選材理論和選材要求,作為師父所熟悉並運用自如的是知其然的經驗感知和實踐把握,並不在於知其所以然的理論說明,僅僅是重視經驗,這個小孩能不能帶出來,他一看,就會知道,是作為一種個人的內心感受看問題的。

強調練武者的意志品質,而意志品質是任何一位習武者都必須具備的素質要求,在傳統武術看來,你身體有一點殘傷沒關係,只要有了意志品質,加上訓練得法,就能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照樣能夠練出驚人的功夫,這就是傳統武術理論中一再強調的苦寒出高手。所以在傳統武術看來生理條件不是決定性的,哪怕身體有傷害,但只要有了信心,照樣能夠練成工夫。所以在這一點,傳統武術特彆強調習武者的意志品質,道德狀況。

按照中國人習慣的人際交往方式,如果以自我為基點,那麼在這個世界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物,一個就是自家人,一個就是外人,自家人的範圍主要由家庭內部成員組成,另外也包括親朋好友,自家人以外的就是外人,這種內外相分的處人方式到傳統武術,也就有了立於師門之內的入室弟子和未登堂的一般弟子,而入室弟子和未登堂弟子中又有一個前後的關係,入室弟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常用詞,起源比較早,在晉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了,就是講入室弟子在文化傳承上特有的意義,傳統武術也是這樣。尤其是一種技擊奧義,向來被拳家視為枕中紅寶,不肯輕易示人,但在香火延脈的觀念下,就有了既要使本門後繼有人,又要對傳人進行選擇的情況。這樣也就形成了一般意義上的師徒關係,這時候的徒尚未正式登堂入室,因此只能一般弟子,因為對一個人道德品質、體悟能力的考察,是難以立竿見影的,所謂日久見人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以後,如果覺得被擇者可以,再授以他功夫奧秘,以及他自己平時的積累,因此入室弟子、一般弟子兩者的認定要求不同、考察方式不同、認師的要求不同、傳承內容也不同。在傳統武術中,只有遞帖拜師以後,才算真正形成了師徒名分,否則就是一種廣義上的學生,或廣義上的徒弟。與此相應的師父,也只是普通意義上的老師。

學生與徒弟不同,這是本人在社會考察中被許多習武者一致強調的,直到今天,傳統武術的擇徒理念和方式,在廣大習武群落中依然有著影響力,被不同人不同程度地認定。對於入室弟子考察的側重,依然是道德意志品質,其中既有對忠孝仁義日常道德的考察,也有強調耐苦恆情的意志品質,通過一段的時間考察對象,這就是入室弟子和一般弟子的差別,考察時間的長度,拳種門派不一樣。

這樣,使得習武者為以後的發展做好了精神與技術上的準備,如果在這個時間中不被師父所認定,那麼習武者就在這個傳承關係上斷層了,難以作為入室弟子。

現在我們看一下拜師的形式或過程。師徒的名分被確立以後,在傳統武術中必須通過一個遞帖拜師的儀式,在傳統過程中拜師是一個慎重莊嚴的事情,它的作用是在拜師者在經過長期的被考察以後,在產生強烈的精神感受,因為考察儀式是非常隆重的,通過這個儀式使得習武者內心再產生一次碰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在人類文明的傳播中,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黃宗羲說過,古今學有大小,該為有無師而稱者。在傳統社會中,以經驗著稱的百功著意(音)的綿延,也是通過師父對後繼者的幫帶,其中包括武術。必須要有老師的傳幫帶,武術中有一句話「苦練三年,不如老師一點。」就說明了老師在武術文化綿延中的重要作用。

這種師徒傳承首先有利於拳種技藝的經驗積累和技術發展,我們看到,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未必都是在開放的狀態下進行的,師徒傳承是在相對狹窄的範圍內進行的,但正是這種傳承範圍的狹窄,這樣就可以使得傳承者盡心盡力反覆身傳言教,務必使徒弟真正掌握,學會,同時徒弟又在師父的管教下刻苦訓練,不斷領會,這樣就使得傳統拳種在內部代代傳授,代代總結,並且不斷有所發展。

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價值啟示,儘管其中有一部分內容已經不符合現在的價值需要,但其中有一部分照樣符合它的意義。師徒傳承在由師徒關係交織起來的這一場人倫網絡,特別具有人情味,任何一位入了這張網的人,哪怕不是本鄉本土的人,只要入了門,入了譜,都可以在這個網絡中,在這個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會顯得孤單寂寞,從而產生一種讓人難以擺脫的歸屬感。

對習武者而言,師門就是他習武生涯的歸屬,這種歸屬包括兩個意思,一個,作為習武者個人對師門的依憑,第二,你的武是有所出的,而不是無根之藝。

總之,作為一名令人敬慕的師父,不但要自己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技術水平,還要利用各種條件充分發揮習武者自身的有利因素,從而使得習武者掌握武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