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孕婦艱難保胎:一身兩命,我不能聽天由命

好孕氣營養說 發佈 2020-02-09T21:22:30+00:00

她是一名武漢孕婦,還有1個月就要生產。據統計,在武漢,像她一樣正在全力保全自己與胎兒生命安全的孕婦,至少有一萬人。


她是一名武漢孕婦,還有1個月就要生產。

疫情期間,孕檢、用藥、生產,都成為她必須面對的難題。

據統計,在武漢,像她一樣正在全力保全自己與胎兒生命安全的孕婦,至少有一萬人。

困難面前,她們正在艱難前行。

口述:木小朵

我是一名地產諮詢師,也是一名「武漢留守孕婦」。

疫情發生前,我從沒想過,有一天,這個標籤會屬於我。

10年前,我來到武漢讀大學;畢業後,就選擇留在這裡工作、結婚;

游過東湖的水,賞過武大的櫻花,在這裡,我度過了生命中最寶貴的10年;

這裡的一切都與我息息相關,我深深地為它感到自豪。

9個月前,我懷孕了。我和這座城又多了一重血脈相連。

然而,就在我即將和孩子見面的時候,我的城市病了。

病得讓我措手不及。



「寶寶對不起,媽媽快撐不住了」

2019年12月31日的早上。

一覺醒來,我就收到北京的朋友發來消息,說是武漢出現了疑似非典的病例,向我求證消息是否屬實。

作為一名經歷過非典的人,我本能地警覺起來,預感會有大事發生。

果不其然,很快,武漢就有「新型冠狀病毒病」的患者被確診。

雖然那時還沒有公布有人傳人現象,但我立刻催促家裡人,快去購買口罩和食材。

可即便早早下手,藥店的口罩還是已經被搶空。好在,囤下了一些蔬菜。


從那時起,我不再出門,我也要求家人不再搭乘公共運輸,讓老公開車上班。

我幾乎做出了最充足的準備,可麻煩還是來了。

孕晚期,我出現了氣喘情況,很容易缺氧,出門根本沒法戴口罩。

2020年1月15號的那次產檢,我終身難忘。

僅僅十幾分鐘,我喘不上氣,差點暈厥。

老公用輪椅推著我,馬上去輸氧,我緩了好久才清醒過來。

我睜開眼看向老公的時候,他的臉嚇得慘白。

沒過幾天,武漢就宣布「封城」了,我焦慮得夜夜睡不著覺。

孕晚期氣喘,我的身體本就快吃不消;

再碰上疫情封城,傳染擴散,我根本找不到一處安全的地方進行產檢。


作為武漢留守孕婦群體的一員,心裡有說不完的委屈與難過。

我的寶寶來的太不容易。

這是我的第一個寶寶,為了迎接他的到來,我付出了太多努力。

在孕早期,由於綜合凝血指數偏高,從確認懷孕開始,我就每天在家注射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保胎;

直至打了一百多針後腹部和大腿上布滿硬結,再無一處可以下針的地方。

武漢悶熱的夏夜,硬結又疼又癢,徹夜難眠。

孕早期由於頻繁出血及前置胎盤,一直臥床保胎,每天都要吃近十種保胎藥。

保胎的過程是煎熬的,所以我不敢有絲毫的疏忽。

只有產檢的醫生告訴,寶寶一切正常的時候,我才敢稍稍鬆一口氣。

好不容易安然度過了9個月,偏偏又遇上這樣的疫情。

大年三十,我躺在被子裡胡思亂想:

我會不會被傳染?如果真的被確診,怎樣可以保證孩子健康?我的身體,能不能撐到疫情好轉?

無數的問題,無數的不確定湧上心頭。

一瞬間,我有了逃離的念頭。10年了,我第一次想要放棄武漢。

我知道,這種想法很自私,可我畢竟不再是一個人啊。

預產期一天天臨近,焦慮、擔憂、恐懼,我真的快撐不住了!


10000餘名武漢留守孕婦的守望

朋友得知我的情況,馬上幫我想辦法。

她告訴我,疫情爆發後,醫生自發建立針對湖北孕產婦的免費諮詢群,我可以在群里尋求幫助。

我馬上加入了群組,群里有224個人;

其中,有20名義務服務的醫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

每一位孕媽的疑問,醫生都會一一回答。


我的情況算是比較特殊,孕晚期氣喘,醫生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他們建議我,可以自己備上氧氣袋,然後再帶口罩,即使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也可以緩解一些難處。

坦白說,我還是很害怕,但這些醫務工作者的付出,讓我心裡很暖。

群里的醫生,真的非常不容易。

無論多晚,他們都會及時回復孕婦。

在我們夜不能寐的時候,他們也和我們並肩作戰,不眠不休。


後來我還得知,我入的諮詢群,是第12個群;

我的朋友,她在第14個群,我們不確定,後面還有多少個這樣的群。

我在網上看到,武漢一年新生人口大約有12至13萬

這意味著,目前和我有相似遭遇的孕婦,至少有10000人


面對困難,我們必須全力保全自己,保全胎兒的生命安全。

可這些義診的醫生,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在奮力地托舉。

我們在艱難求生,他們在負重前行。

思量再三,我還是決定留在武漢。

一方面,我不能給別人添麻煩;另一方面,我也相信,有這麼多人夜以繼日地努力,情況一定會好轉。


一身兩命,無法克制的「玻璃心」

既然選擇留下,那麼最重要的問題凸顯出來了:

接下來的產檢和生產該怎麼辦?

專家都在強調孕晚期產檢的重要性,可是去醫院就意味著要暴露在大量發熱病人面前;

這樣帶來的傳染風險,和拖延產檢的危險相比,究竟哪個更大一些?

再加上限制私家車通行,我不得不擔心,如果早產了該怎麼辦?

社區用車和120肯定是安排不過來的,真的要開私家車衝出去?

雖然當天晚上交管局重新給出了解釋,但是已經發愁了一整天。

隨著疫情的延長,我無法避免地陷入掙扎。

儲存的綠葉菜幾乎全部吃完了,病毒也變得越來越狡猾。

最近新聞報導,病毒甚至有可能通過接觸傳染。

考慮到孩子眼下的安全,我已經顧不上營養問題了:

我不許老公出門買菜,因為排隊結帳的人還是很多。


每天一睜眼,我就在網上搶購蔬菜。

但運輸人力緊張,想要搶到線上配送的訂單,得有中彩票一般的運氣。

為了保證我的營養,全家人都開始默默地節約蔬菜。

每天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會故意剩下蘿蔔、白菜和雞蛋,然後夾到我的碗裡。

大年初二,我們邊看電視邊吃午飯。

我不經意看了老公一眼,他正拿著筷子在加青菜。

可就在筷子將要碰到青菜的瞬間,他的手立刻轉了方向。

他拿起旁邊的老乾媽,挖了大大的一勺放進了白飯,認真地攪拌著。

發現他就要抬頭看我,我立刻轉頭看向電視。

可眼淚還是沒有藏住,止不住地往下流。

老公嚇壞了,他以為我又不舒服。

日子這樣一天天熬著。

我絲毫不懷疑,這樣的處境一定會過去;

可是,孩子等不了,生產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

我一遍遍問自己,我還能不能熬到生的那一天?


很多朋友都說,你這樣不行,你得休息好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對抗病毒。

道理我都懂,但在這座城裡,像我這樣高危的孕婦,真的會忍不住去想,我們最終的結果會怎樣?


孕媽群里的准媽媽都在說,這一屆孕婦太難了。

是啊,太難了。

難道,我們只能聽天由命了嗎?


新生命的呼喊

我必須活著,我的寶寶也是

不!絕對不能!

為了腹中胎兒的生命,我也必須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

我別無選擇,只有撐下去,才不負今生和孩子的緣分。


我相信,疫情中出生的孩子,長大後一定很有生命力;

因為他們還未出世,就和媽媽一起戰勝了最艱難的博弈。

人生其實總是如此。

煎熬會不期而至,命運總有一部分難以掌控;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

無論多難,都堅定一個信念:

我要活著,我的孩子也是。

我們只有照顧好自己,寶寶才能平安。


我知道,還有千萬的孕媽和我一樣,正在經歷著反覆和掙扎。

所以,我想借我的經歷,鼓勵大家,也鼓勵自己:

我們再堅持一下。

全國各方的力量已經在快馬加鞭地支援武漢,世界級的奇蹟也正在身邊發生。

李蘭娟院士團隊已經發布了兩種能有效抑制病毒的藥物:阿比朵兒、達蘆那韋。


疫情正在一天天好轉。

這時候,只要我們照顧好自己,孩子就會有更多希望。

我和老公給寶寶起了個小名,叫康康,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寶寶可以一輩子健康平安。

未來的日子裡,我會祈禱孩子順利降生,也會祈禱這座城市早一點好起來!

當春暖花開之時,我一定要帶著孩子,去見證這座城市的美好與強大。

期待我們的2020,健康平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