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奇葩的聰明人:讓曹操看起來耿直實在,劉備反而心存不良

老樂說歷史 發佈 2021-09-17T23:31:54+00:00

歷史演義燦星河,老樂斗膽鼓唇舌,咱們繼續侃三國,品生活。到了《三國演義》的第六十回,小說篇幅正好過半。作為主角的劉備集團,總算看到崛起的希望了,因為張松這個吃裡扒外的謀士,終於來「賣西川」了。

歷史演義燦星河,老樂斗膽鼓唇舌,咱們繼續侃三國,品生活。到了《三國演義》的第六十回,小說篇幅正好過半。作為主角的劉備集團,總算看到崛起的希望了,因為張松這個吃裡扒外的謀士,終於來「賣西川」了。雖然老樂這麼說,可能讓一些蜀漢迷不認可,但就事論事,張松於劉備有功不假,可是他這個人的私德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如果說張松一心只向劉備,那是個人選擇問題,沒必要過分褒貶,可是,他效力於劉璋,卻時刻惦記著利用自己在集團的內部優勢,找機會背著老闆,把老闆的家業賣出去。而且他選擇下家的基本原則,也根本不是為了事業更好,只是看誰順眼,誰對自己好,就跟誰交易,這是什麼人品?

因此,本來想巴結曹操的他,根本放不下架子,只會處處賣弄聰明,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價碼,以期在曹操接管西川後,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可以得到保障。但曹操是不慣著這號人的,面對曹老闆的嫌棄,張松立刻見風使舵,轉投劉備了。劉備陣營中的大多數人,在內心中應該也是看不起張松的,但在諸葛亮的運作下,對張松極盡恭敬,使之受寵若驚,劉備表現得比曹操更狡詐,或者說,在聰明的張松面前,曹操反而像個耿直的實在人,劉備卻顯得虛偽險惡,心存不良——張別駕的聰明,是不是太過奇葩了?

總之,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未來看到巨大希望的張松,在賣西川的計劃中,除了找劉備當下家,再無他選。到了這一步,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劉備手中,反正劉皇叔和孔明先生一唱一和,就是不提西川,張松這種人怎麼可能空手而回呢?立刻主動拿出了西川地圖,按照毛批三國的說法,這是「極欲買是物,偏故作不欲買之狀,直待賣者求售,然後取之」。最後怎麼樣?張松乖乖地給劉備當了嚮導,但他自己的下場也不可能善終,可是,無論是小說作者還是很多三國迷,似乎都沒有替張松感到惋惜。

我們普通人雖然不能像這些三國風雲人物一樣縱橫捭闔,但是,一些簡單的生活經驗,還是能學到的,就像劉備和諸葛亮的這本「生意經」,對於我們也很適用。除了明碼標價的商品外,但凡是有討價還價空間的東西,如果想要用更低的價格買入,都不妨試試這招,只要別演過火了,讓賣家誤以為你並不是真心想買,進而失去和你談的興趣和動力就好。

甚至可以說,我們和一些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不想被他人牽制,也可以考慮這種策略。當然,老樂不是說咱們得故作清高,虛情假意,說到底,得分對什麼人,因為在我們東北有句民諺,叫「上趕著不是買賣」,像張松這樣的人,他在我們身上只想收穫利益,壓根就沒拿我們當朋友,那麼,在只考慮利益的情況下,我們為什麼不優先保護自己呢?更不能在這種人身上失去主動權,一旦那樣的話,我們就會陷入到被對方無休無止,變本加厲索取的惡性循環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