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色彩叫做梵谷,把對生活的熱愛獻給了藝術,大讚

藝術先生 發佈 2020-02-09T12:41:36+00:00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稱"凡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出生於新教牧師家庭,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稱"凡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出生於新教牧師家庭,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

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融入了他們的鮮艷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其最後在他37歲那年將他導向自殺一途。在梵谷去世之後,梵谷的作品,《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已躋身於全球最著名最珍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 梵谷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納在法國的奧賽美術館,以及蘇黎世的kunshaus美術館。









梵谷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奧,其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經濟資助。他們終身的友誼可於他們在1872年8月前往來的多封書信間查證。

梵谷在1888年2月赴法國南部的阿爾勒旅居。他租賃房屋,高更於10月來訪,12月離去,隨後梵谷的左耳於1888年12月聖誕節左右被割去一大半。普遍認為,梵谷由於與好友高更發生爭執,高更憤怒之下離他而去。梵谷因情緒激動而導致精神失常,於12月23日晚揮刀割掉自己的左耳。關於割耳事件的原委,學術界也有不同說法。但此一論點爭議性頗高,因此此事件目前尚無任何可靠解釋。













亨利·福西隆在論述凡高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














豐子愷先生這樣評價梵谷:「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比你我的日子更加的難熬,當他的精神接近崩潰的時候,他甚至用剃鬚刀割下了自己的一隻耳朵,為的只是來制止自己內心越來越強烈的瘋狂,他又是多麼悲哀的一個人啊。他鑄造了不朽的傳奇,卻也成就了自己悲劇色彩的一生,同樣的,藝術家多是短命鬼,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僅僅活了37歲,或許這就是成為天才的悲哀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