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時候你這樣吃,不瘦都難!

聽橙說健身 發佈 2020-02-08T15:47:42+00:00

這可能是你一天中攝取最多碳水的時候,全面豐盛的早餐會給你整天減肥的力量!推薦早餐搭配:Step1:≥300ml≈30℃清水/淡鹽水/蜂蜜水/紅糖水Step2:A、脫脂酸奶一杯+低脂麥片2勺+水煮雞蛋+小番茄4顆 B、拳頭分量肉絲米粉+水煮青菜4-5片【午餐】-低GI食物「GI」是


【早餐】-保持基礎代謝(BMR)為核心

兩個要求:

1、9:00am之前完成。

2、堅持同時吃到①蛋白質+②果蔬+③碳水化合物。

這可能是你一天中攝取最多碳水的時候,全面豐盛的早餐會給你整天減肥的力量!

推薦早餐搭配:

Step1:≥300ml ≈30℃清水/淡鹽水/蜂蜜水/紅糖水

Step2:

A、脫脂酸奶一杯+低脂麥片2勺+水煮雞蛋+小番茄4顆

B、拳頭分量肉絲米粉(免油少鹽)+水煮青菜4-5片

【午餐】-低GI食物

「GI」是Glycemic Index的縮寫,也就是「升糖指數」。是指不同食物在含相同量的糖時,能使血糖速度升高的相對能力。

午餐晚餐第一原則:遠離高GI食物!!!

低GI食物瘦身的原理是什麼呢?

吃GI值太高的食物-->血糖上升太快-->胰島素大量分泌-->加速脂肪堆積-->肥胖

吃GI值低的食物-->營養均衡的食物-->血糖上升緩慢-->胰島素分泌穩定-->苗條


A、纖維素含量越高的食物,因為不容易被消化,所以GI值比較低,多攝取對身體有益。

B、加工方法和製作時間,大體來說,食物加工越熟,加工時間越長,越容易被消化,GI值高。

C、食物同時含有其他成分,如果食物本身GI值低,但烹飪方法含有其他GI值高的成分。


低GI食物(GI值小於40)-推薦中午吃/晚上吃

主食類:無

蔬菜類:菠菜/花椰菜/茄子/苦瓜/黃瓜/豆芽/海帶/白蘿蔔/四季豆/番茄/洋蔥

魚肉類:無

奶蛋類:鮮奶/蛋類

豆製品:豆腐/毛豆/腰果/杏仁

水果類:蘋果/桃子/櫻桃/西紅柿/奇異果/柳橙/草莓

飲料類:清酒/紅茶/黑咖啡/原味優格

中GI食物(GI值40-70)-推薦中午吃

主食類:燕麥/全麥面/蕎麥麵/糙米/胚芽米/糙米片/麵條/稀飯

蔬菜類:GI值=50 牛蒡/韭菜 GI值=60-70 南瓜/玉米

肉類:牛肉/蝦/魚/羊肉/豬瘦肉

奶蛋類:無

豆製品:無

水果類:GI值=60 葡萄乾/香蕉 GI值=50 芒果 GI值=60-70 鳳梨

飲料類:紅酒/啤酒/可樂/高糖優酪乳/牛奶咖啡

點心類:GI值=50 布丁/果凍 GI值=60-70 冰淇淋

高GI值食物(GI值大於70)-想更肥,你就多吃點

主食類:百米/炒飯/法國麵包/培果烏龍麵/拉麵

蔬菜類:馬鈴薯/山藥/胡蘿蔔

魚肉類:花枝丸/貢丸/魚板/蛋餃/肥腸/豬肚/牛肚

奶蛋類:無

豆製品:無

水果類:無

點心類:巧克力/甜甜圈/牛奶糖/薯片/蛋糕/鬆餅/紅豆沙

推薦午餐搭配(配菜總和分量約為手掌大小)

A、拳頭大的米飯一小碗+香菇炒雞丁+木耳小白菜+紫菜蛋湯

B、拳頭大的米飯一小碗+玉米蝦仁+胡蘿蔔+菠菜豆腐湯

C、拳頭大的米飯一小碗+排骨湯+清蒸魚(去皮)+青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以為水果是低GI值食物,就毫無顧忌地吃,甚至打成汁取代正餐,以為可以達到減重效果,沒想到卻越喝越肥。這是因為水果甜度高、本身熱量並不低,打成汁後GI值比整顆水果還來得高。再以意大利麵為例,因為結構較結實,GI值較白麵條低,但若加上奶油白醬,熱量就會非常高。

優先選擇的水果:奇異果、蘋果、梨子、牛油果、香蕉、櫻桃

儘量避免的水果:榴槤、菠蘿蜜、葡萄、西瓜、哈密瓜

【晚餐】請7:30前吃完!

首先囉嗦一個誤區!

晚上人的生理活動和基礎代謝降低後,吃入寒性較高的水果和蔬菜沙拉,會造成難以代謝,囤積體內,容易造成水腫!

「我今天不吃晚飯了,吃點水果減肥。」

這是我聽過最美好的減肥願景!要知道水果絕大部分成分都是糖!糖!糖!比如西瓜94%含的都是水分,很快就會被消化,並不容易有飽腹感,因此西瓜吃多後,它多餘的糖分便會轉化為脂肪,囤積在體內。

那是不是不甜的水果就糖分少呢?

NO!NO!NO!判斷水果裡面「糖」的多少,光靠口感是不夠的,「糖」並不是指我們能夠倡導的葡糖糖和果糖,還有吃不出甜味的澱粉!比如火龍果,吃起來不太甜,但每100g火龍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3.3g,相比之下,算得上真正的「高糖」食物。

晚餐,可以吃一份手掌大小的低脂肉類和粗糧,蛋白質的攝入並不是簡單地肉、豆、蛋、奶。烹飪方式也很重要!比如一鍋熬了兩個多小時的紅燒牛肉,吃下去對身體並沒有很多益處,會給身體造成酸中毒和水腫。

那麼,什麼樣的蛋白才是優質蛋白呢?

簡單來說,如果想大部分保留這四大類蛋白質的營養,那烹飪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內。一定少吃很多香辛料、重味精、油煎燜炸的肉類和肉類加工食品!最好的烹飪方法就是蒸或煮,然後蘸上適當的生抽薑末。儘量避免碳水化合物、高油脂和生冷高糖食物。

推薦晚餐搭配

A、手掌大小清湯涮羊肉一份+清炒杏鮑菇

B、脫脂酸奶一份+玉米半根+手掌大小雞肉沙拉一份

C、手掌大小清蒸魚肉(去皮)一份+青菜一份

最後給大家五點小建議:

1、飯前一杯溫水。

我會在吃飯之前喝一杯溫水,等過了15分鐘再吃飯。

2、八分飽不是標準,標準是:不餓就停!!

在跟朋友用餐期間,我會非常樂意擔當招呼大家的角色,燙碗筷,端茶倒水,補充小食,站起來夾菜聲湯,吃吃停停的過程中,不會讓自己一下子吃飽,熱切吃飯過程中會有一些短暫停頓。因為,當你覺得吃飽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提醒你是時候停止進食了。但是,身體需要將近20分鐘來消化食物,然後才會告訴你的大腦知道你的胃是吃飽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在不知不覺中吃到撐死。

3、可以吃慢點,多咀嚼!

我現在一口只吃一勺分量的食物,而且每一口至少咀嚼30次!更長時間的咀嚼食物,大腦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從胃部接收到飽足感的「信號」。同時人體中一種在消化循環系統中被稱為「飢餓激素」的物質的水平也有明顯的下降。自我感覺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在同等用餐時間下,我比一起吃飯的人少吃了近一半的東西!

4、想吃零食?三口就扔!

燒烤、鐵板燒、炸串、法式蛋糕,有時真有一種不吃就會死的衝動怎麼辦?首先心理上接受這些慾望。買下這些食物一定不要怕因為浪費而把這些都吃了,在家裡,所有開包零食我從不!會!超!過!三!口!要記住,解饞了,這些零食的使命就完成了。

5、飯菜分開!分開!分開!

外食一族,沒有辦法避免的就是讓人垂涎欲滴的醬汁飯!油濃的湯汁包裹著米粒,不知不覺吃到撐死,打著飽隔的同時,就等著脂肪在每個賣空中歡快地發酵吧!

祝你暴瘦,有的是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