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南宋文人怎就付之於香爐之上?

君山梵靜 發佈 2020-02-06T23:01:31+00:00

許慎在《說文解字》是這樣描述的:「香者,芳也。芳,艸香也。芳謂艸,香澤氾言之。」、「小屏煙樹遠參差,吏散身閒與睡宜。誰似爐香念幽獨,伴人直到夢回時。燕梁寂寂篆煙殘,偷得勞生數刻閒。三疊秋屏護琴枕,臥遊忽到濱西山。」

相比香水更多東方人更願意沉浸在自然的芬芳之中。許慎在《說文解字》是這樣描述的:「香者,芳也。芳,艸香也。芳謂艸,香澤氾言之。」彌煙裊裊,淡淡清香。古韻的清雅,古代的雅士有四大雅「斗香、品茗、插花、掛畫」。據史料中所記:南方民族自古卻有以香料熏衣的習俗。可見香道文化早已蘊藏在東方人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一、「愛閒修供只焚香」:斗香就成雅士們的休閒「玩物」

1、香道的發展

自春秋漢魏我國就有焚香的傳統,此時的香品較為單一多以草木香為主,僅僅有皇家貴族可以使用。西周時期畜牧類動物香也被發掘。到了隋唐時期香品的種類也逐漸的成熟與完善。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宋元時期的香道文化發展到了一個巔峰,從貴族文化到文人雅士甚至到平民百姓。除了焚香,佩戴香囊也成了一種流行。那麼在南宋文人墨客的筆下,香又是怎樣的美學意境呢?

2、南宋的香道文化

根據史料中所記,宋朝時期的文人雅士的生活相當的悠哉,節假日的總量相當的長:「真宗時規定,祠部郎中和員外郎所管全年節假日共100天,其中包括旬休36天。」斗香就成雅士們的休閒「玩物」。

曹勛的詩文是最具代表性的:「習靜關情惟挾策,愛閒修供只焚香。」閒暇之餘,一本書,一縷青煙,而至這才不枉此生。「至日西山道路長,道遙暫喜息奔忙,無人共飲山村酒,只對清虛一灶香。」即使無人,焚香飲酒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引睡漫支枕,銷閒時灶香。」睏乏時一絲奇香將你我帶入那蓬萊仙境。

此外,陸遊也屢屢自稱:「洗瓮閒籬酒,焚香靜研琴。」琴音和弦,思緒千千,空氣中恰如其分的清香,讓琴音更為平和。,「終日在東廂,閒消百刻香。」即使是閒來無事的時候,焚香靜音也是一件美事。對於陸遊而言香儼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時視為知己,有時是一個好友,排遣了他的失意與孤單,平穩了他內心的波瀾。

范成大也自稱:「幽香馥蕙帳,清夢安且吉。」夜深之時的寧靜消散了一天的憂愁。「吏退焚香百慮空,靜聞蟲響度簾棧。」隨之消失的還有夏夜中聒噪的蟲鳴。「煮茗燒香了歲時,靜中光景笑中嬉。」焚香品茗是南宋士人休閒的一種方式,更是一種修養和內涵。辛棄疾稱某人「焚香度日盡從容」也自稱「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棧。」可見香道已經滲透到了南宋士人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3、香與休閒

悠閒恣意時才有閒心去把玩香器,一方面香薰的氣息使人心境平和,修身養性,另一方面,在閒暇之餘又將香道繼而發展。古人對香的眷戀到了南宋不再只是奢侈品,更是一種生活的品味和性格的展現。香在鼻息中遊走的同時忘卻世事,暢遊思緒的海洋之中。

玩香成為了南宋士人休閒生活的代表,范成大說:「琴書稍覺浮生誤,香火惟知此事真。」香薰文化在他眼中似是一種修行,更是生活中的一項功課:「香暖香寒功課,窗明窗暗光陰。」「山川屏里畫,時刻篆中香」、「軒窗深窈似禪房,竟日虛明裊斷香」。讀書,刻字,靜思冥想間唯有香薰,能更讓人集中心神,沉醉於其中。

張錨對香的痴迷已經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壁間先掛陳處士,案上更賓銅爐香。」、「丹房火鼎頻添水,衣櫃香爐就焙茶。」還把「詩禪堂試香」空作為在十月的賞心樂事之一,把「綺互亭檀香」作為十二月的賞心樂事之一,他甚至有「一日不灶香,已若神不清」之語,可見嗜好之深。

二、「經卷龍香晝漏遲」:香道技藝

香道在南宋時期更加注重於審美,「香道」文化始終要成在於「器物」之上,物質的承載使得精神的傳承更為廣泛。由此如何焚香,焚香的時間和地點都被給予了特定的要求,久而久久之形成一項技術。人們對於香的審美更為精緻高雅。

1、香品的種類

南宋時期的香品種類在不斷的增加。最為普通的便是「柏子香」。朱教儒詞云:「枕臂臥南窗,銅爐柏子香。」韓濾詩云:「爐熏柏子香,客來忘所言。較為名貴的有所謂『四大名香』,即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

沉香又稱沉水香,是一種植物香,南宋士人所玩頗多。例如,朱敦儒詞云:「旋采芙蓉,重熏瀋水,暗裡香交徹。」王之道詞云:「翠袖熨沉香,黛拂修蛾淡淡妝。」陸遊詩云:「何人更與蒸沉水。」范成大詩云:「薰蒸沉水意微茫。」楊萬里詩云:「熏然真臘水沉片,蒸以洞庭春雪花。」等等。

龍涎香則產自鯨魚體內,極為名貴,然而南來士人中玩家亦不罕見。例如,曹勛詩云:「捲簾康壽麗朝,經卷龍香晝漏遲。」楊萬里詩云:「詩人自灶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半面鷹爪中秋近,一灶龍誕丈室虛。」、「送以龍誕心字香,為君興雲繞明窗。」、「蒼碧新煎第二泉,博山深莊古龍誕。」、「主人更恐香無味,沉水龍誕作伴燒。」。

麝香也是一種名貴的動物香料,南宋諸人亦有所好者。例如,陸遊詩云:「寶熏清夜起氤氳,寂寂中庭伴月痕。小斷海沉非弄水,旋開山麝取當門。」四楊萬里詩云:「水沈山麝薔微露,漱作香雲噴出來。」而四大名香中的檀香在南宋的士人文化中卻不常出現

2、香爐與審美

說起香道盛香的器皿是不可忽略的,南宋士人對盛香的器皿也是非常考究,一般採用金屬質地的熏爐。陸遊在他的詩詞中寫道「呼兒深灶銅爐香」,范成大亦有「蕭爐誰伴夕香寒」。但是也是有陶瓷質地的薰香爐,如劉子暈的《向元伯寄蒸香陶爐有心清聞妙之語》。以鼎焚香自上古傳承下來,王之道詩云:「鼎寒香屢撥,杯冷酒重溫。」陸遊詩云:「焰焰磚爐火,靠靠石鼎香。」

從香爐的造型和樣式來看,南宋時期依舊沿用著漢代的香爐始祖—博山爐。如曹勛詩云:「曲檻榴花絳色鮮,博山一縷水沉煙。」范成大詩云:「香肖余幾所?盡付熏罐博山。」、「鼻觀圓通熏百和,博山三夕罷燒香。」韓濾詞云:「梅葉陰陰占晚春,博山香盡玉鱗瑜。」

此外,南宋士人還大量使用獸形爐。比如,李清照詞「瑞腦銷金獸」,王之道所做的詞寫道「青娥不住添香獸」。陸遊詩「香獸煙濃漏箭長」「自燒熟火添香獸」其中的「金獸」「香獸」就說的是獸形爐。鴨形爐是獸形爐中常見的一種,朱敦儒的「金鴨香沈客淚中」,陸遊的「金鴨華燈惱醉眠」、「屏暖半銷香鴨火」、「火殘香鴨尚微煙」韓濾的「香溫寶鴨枕痕收」、「寶鴨香銷酒未醒」等等。

除了大型的薰香爐,南宋還有一種小型的熏爐,張磁詩云:「袖爐香正噴,背植酒多儲。」吳文英詞云:「袖爐香,倩東風,與吹透。」仇遠詞云:「袖爐煙冷帳雲寬。」天地生物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具備人類對美的欣賞,南宋的香薰爐形態各異多為飛禽走獸,南宋將對審美的追求賦予香薰之中,一來可見南宋人對於香道的喜愛,二來也可見南宋士人的審美追求。

三、「坐令香界徹微熏」:審美要素

南宋士人有詩曰:「書房清曉焚香坐,轉覺幽棲氣味真。」如此美妙的香薰體驗,任何人都會被這種恬淡而嫻靜的氣息所感染。那麼令南宋士人無法自拔的香到底蘊含著怎樣的審美體驗呢?

1、香薰妙用

現代醫學表明香薰可以舒緩人的緊張感,得到一種舒適放鬆的體驗,精神愉悅也使得生理髮生了一定的變化,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在當時對香有「澄懷觀道」的看法。正如南宋士人林正大詞云:「消磨世慮坐焚香。」曹勛詩云:「未妨燕坐連宵雨,且對澄心一灶香。」

對於香而言她的審美特質不僅僅是在香氣,顏色和味道也包含其中。宋朝就有人將香用模具壓制成各式各樣的花型。朱敦儒詞云:「寶篆香沈,錦瑟塵侵。」、「愁過黃昏無著處,寶篆燒殘香縷。」韓濾詞云:「燭影紅酣寶篆香,樓上黃昏角。」香是將東方的典雅之韻凝刻在了她的雲煙之美里。

2、香的詩情畫意

雲霧間的迷離繚繞,似是一位美人在空中起舞,長袖翩翩。可謂是「香篆結雲深院靜,去年今目燕來時。」、「銀鴨香浮,紅袖翻歌扇。金杯勸,深深祝願,爭把蟠桃獻。」、「有時暫解簿書圍,獨坐藤床看香縷。」、「酒力初消睡未厭,臥看香縷繞疏簾。」

香菸遊走於南宋士人的指尖,迴蕩在鼻息之中。如此愜意的生活,玩香的場景似乎就在你我眼前,那種從容愜意從心間綻放。「杏梢紅濕晝初長,睡過窗間半篆香。」、「小屏煙樹遠參差,吏散身閒與睡宜。誰似爐香念幽獨,伴人直到夢回時。燕梁寂寂篆煙殘,偷得勞生數刻閒。三疊秋屏護琴枕,臥遊忽到濱西山。」

四、總結

文人雅士眼中處處有詩畫,他們也將香賦予了如此愜意的詩畫氛圍,裊裊青煙中遊蕩在心中的蓬萊山里,此時的生活不再如此的單調乏味。南宋香道文化的魅力,集大成於精神世界所帶來的寄託,虛幻中的飄渺讓士人強烈的想

要擁有,付之於香爐之上。如此的審美內涵如何不獨特呢?

參考文獻:

1、《南宋香道的審美內涵》

2、《百度詞條香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