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腸公子」:從唐宋時期論蟹詩歌,看宋代蟹文化的審美發展

楓橋墨客 發佈 2020-02-03T19:36:26+00:00

一、唐宋時期盛行的論蟹詩詞唐宋時期是歷史上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在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特別是在詩詞文化方面的發展使中國迎來文化的最大浪潮,對螃蟹的讚美詩詞更是數不勝數,並形成體系,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螃蟹以其美味廣受人們喜愛,在古代,螃蟹也成為詩人筆下的主要角色,很多描寫螃蟹的詩詞華章被後世詠唱。唐宋時期作為歷史上文化發展的盛世,對於蟹文化的發展自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歷史上蟹文化的發展趨勢。

一、唐宋時期盛行的論蟹詩詞

唐宋時期是歷史上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在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特別是在詩詞文化方面的發展使中國迎來文化的最大浪潮,對螃蟹的讚美詩詞更是數不勝數,並形成體系,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1、「無腸公子」的巨大吸引力

螃蟹有著「無腸公子」和「橫行介士」的稱呼,唐宋時期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關於螃蟹的作品。

例如唐代皮日休的《詠蟹》中:「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於橫行。」

這首詩成為千古流傳的經典,整首詩沒有一個蟹字,卻將螃蟹的神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螃蟹在文中是不畏懼強權的代名詞,有著錚錚鐵骨,敢於與「龍王」衝撞,整首詩主要是對螃蟹敢於反抗精神的讚美。

螃蟹不僅在詩詞方面備受喜愛,在其他的文學方面也受到青睞。食蟹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年前,這期間對於螃蟹,繪畫、飲食等眾多方面均有涉及,繪畫史上,唐伯虎的《醉蟹圖》、齊白石的《蟹》等,栩栩如生的水墨畫將螃蟹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2、「不食螃蟹辜負腹」

螃蟹文化自古至今沒有間斷過,螃蟹的美味已經得到公認,除了「橫行介士」和「無腸公子」的稱呼外,螃蟹還有很多雅稱,例如「橫行將軍」、「菊下次郎」等,螃蟹的外形猙獰兇狠,在宋代沈括的《夢筆溪談》中對螃蟹的外形進行了形象的描述:「關中無螃蟹,怖其惡,以為怪物。」雖然長相奇特,但這並不影響人們被它美味的折服。

許多文人墨客對螃蟹情有獨鍾,並留下很多佳作來讚賞,對於美味的螃蟹,我們或許只會讚嘆一句:「這蟹太好吃了!」,而古人的表達卻是:「一腹金相玉質,兩螯秋江明月。」如此優雅的評價蟹,中國的蟹文化可見了得。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對螃蟹有著痴迷的追求,「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佳肴配美酒,最是詩人情懷。古代食客已經總結吃螃蟹的經驗,「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即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可見古今饕客們早已找到了吃螃蟹的規律。由於螃蟹是一種季節性的食物,在食蟹的季節,螃蟹就成為餐桌上的主要話題了。

宋代吳江太尉許自道的「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已經成為螃蟹文化中廣為流傳的名句,眾多食客在吃螃蟹的時候都不自覺的想到,這足以證明古人對於吃螃蟹的情之所深,才子蘇軾的《一蟹不如一蟹》、黃庭堅的《詠蟹》等都是傳世的佳作,分別在不同的角度讚美的螃蟹的美味。

3、文人墨客筆下的珍品

自古文人筆下的詩句都是流芳百世的,其中提及的事物也必將成為時代流行的話題,引起社會上的追捧,蘇東坡的「但願有蟹無鹽州」,陸遊的「螯脂暫擘饞誕墮,酒綠初傾老眼明。」等等眾多的辭藻都難以描述作者對於螃蟹喜愛之萬一,如此滿足口腹之慾的珍饈自然成為千古流傳的美食,《世說新語》中有言:「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這一生。」能與摯友泛舟湖上,吃蟹飲酒對詩,實在是一種暢快淋漓的生活。

二、宋代蟹文化審美發展

古代文人對螃蟹的態度呈現褒貶不一的現象,有稱讚也有貶低,因為螃蟹生來橫著爬行,所以在詩人的筆下常用來比喻橫行逞凶的惡人。又因為螃蟹確實美味,令多少文人墨客流連止步,雖有貶義的寓意卻實在對它討厭不起來,吃螃蟹成為文人最愜意的放鬆方式

1、褒貶不一的螃蟹

談到對螃蟹的態度,受到褒獎的自然首先是它的美味,能夠在中華的餐桌上流傳上千年,其中的深意自然明了。宋代時期,經濟文化是歷史上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之一,生活富足的情況下,百姓追求的生活質量也顯著提高。

北宋時期有一個關於螃蟹的故事:有一位詩人張耒,人生三大愛好就是飲食喝酒吃螃蟹,他對於螃蟹的喜愛可以說是超乎想像,年少在洛陽為官,每逢秋風起菊花開的時候,就開始念叨螃蟹。

代表作《求蟹》中:「遙知漣水蟹,九月已經霜;匡時黃金重,螯肥白玉香。」

此作品就可體現他對螃蟹的喜愛之情,正是這份喜愛讓他多次將淮安螃蟹寫入作品中,「薄諸般之海錯,鄙一切之同珍。」這樣的誇讚可以說是上等的極品,使淮安螃蟹風靡一時,成為螃蟹中上佳的選擇,能因為一人的喜愛就將家鄉螃蟹推崇至如此地位,古今這樣的人物以為是少有啊!

對於螃蟹的隱含寓意多是貶義的,這無非是因為他長相奇特,行走怪異,初識螃蟹時,這種異於其他動物的行為使它成為兇惡之人的代名詞,將螃蟹比作是一種權貴或者是一種社會現象,暗指雖然橫行霸道,猖狂到目無王法,但最終都逃不過被端上餐桌的下場,比喻醜惡實力雖然可以得意一時,最終都不會落得好下場。這種象徵意義是古代詩人慣用的寫作手法,這使得螃蟹在被借物抒情的時候常常代表看黑暗的一方。

2、風靡宋朝的「洗手蟹」

宋代時最流行的螃蟹的吃法就是「洗手蟹」,就是將螃蟹拌上作料直接開吃,製作方法簡單,只需要洗手的時間就可食用,所以以「洗手蟹」命名,指製作時間之短。製作過程中將螃蟹用酒或者酒釀醃製片刻再食用,味道更佳鮮美,這種生吃螃蟹的做法在宋代以前記載很少,宋朝時期成為流行於各個階層的吃法,這種食物的處理方法流傳下來,並成為一種特色

洗手蟹」在最初是用醋汁浸泡,後來有用橙子的果肉搗碎做成果醬醃製,這種方法有效的去除了螃蟹的腥味,同時使螃蟹肉中帶有水果的果香和酸甜。根據《東京夢華錄》中對螃蟹的記載,宋朝時,橙泥是吃螃蟹必備的作料之一,後來隨著歷史的演變,人們的口味逐漸變重,醃製螃蟹法作料也開始多種多樣,「梅鹵」、花椒汁等開始出現在餐桌上。

螃蟹文化在整個歷史的傳承中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自古注重吃食,在食物上十分講究,蟹由於其獨特的美味成為大眾最為喜愛的菜餚之一,宋朝時期對蟹的處理可以說是一次重要的創新,脫離一般的蒸煮,直接大膽的採用生吃的方法,這種直接食用的方法不僅保留了螃蟹最原始的鮮美,在拌料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對其他食物的製作方法創新也深有啟發。

3、宋朝脫胎換骨的蟹文化

宋朝時期的蟹文化已經發展到研究的階段,擺脫以往的觀念,開始對螃蟹深入的探索,對於螃蟹的食用更是發表了專著,會稽人傅肱的《蟹譜》堪稱是螃蟹文化的開山之作,整本書中對於螃蟹的特徵、習性以及產地和品種都做了詳細的記載,其中對於螃蟹的製作過程也有詳盡的描述。書中在介紹不同地方的螃蟹以及當地製作特色的同時,作者還加上了自己的見聞和關於蟹文化的理解以及預防吃螃蟹中毒的方法,全書分上中下三篇,是研究蟹文化最重要的歷史材料,後來被《四庫全書》收錄,「詮次頗見雅訓」就是對著本《蟹譜》的高度評價。

宋朝時期對蟹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對於整個螃蟹文化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除了《蟹譜》,南宋時期的《蟹略》同樣是一本巨著,其中涉及的方面更全面,且條目更細緻,分別在生物形態特徵、解剖特點、營養和醫療等方面作了深刻的記錄,奠定了蟹文化形成的基礎,此乃蟹文化發展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著作,且都形成於宋代,足以證明宋朝在蟹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之顯赫。

三、總結

螃蟹在歷史上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是在餐桌上的佳肴,也是詩人筆下的「無腸公子」,是畫家筆墨之間的「橫行將軍」等等,然而關於螃蟹文化首當其衝的就是它的美味,不論是蒸煮還是煲湯做粥都是上等的美味,讓人垂涎三尺,流連忘返。

宋朝時期的螃蟹文化是有著創新意義的,人們對美食的追求源於生活是富足,生活質量的要求自然促進美食的創新,生吃螃蟹油然而生,這對中華美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從側面反映的宋朝時期經濟政治的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螃蟹文化的發展演變》

2、《中國人法蟹文化:國人食蟹的歷史》

3、《螃蟹宴背後的文化》

4、《宋朝文化發展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