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運動損傷,常見的5個誤區,一次全解答

運動醫學楊渝平大夫 發佈 2020-03-28T11:26:19+00:00

很多人認為一疼了就吃點止疼藥,實際上對於我們普通的運動的人群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因為我自己經常運動,也給很多運動員治療過傷病。

常見的5個運動損傷誤區:

誤區一 一疼就吃止疼藥?

很多人認為一疼了就吃點止疼藥,實際上對於我們普通的運動的人群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因為我自己經常運動,也給很多運動員治療過傷病。以我的經驗來看:絕大多數的運動造成的疼痛是根本不需要進行止痛治療的,起碼是不需要吃止疼藥的,吃止疼藥就會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功能恢復。

首先止痛藥本身對一些損傷就有延緩恢復的作用。我們在臨床研究中發現:韌帶的癒合會受到患者口服止疼藥的影響。在韌帶損傷以後吃口服止疼藥的話,有一部分止疼藥會嚴重影響到韌帶的正常癒合,這顯然是不利於損傷恢復的。

其次,使用止疼藥以後患者的疼痛很快就會消失,掩蓋了損傷的存在,而且患者會繼續做會導致損傷的動作會運動。「疼痛」其實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身體出現問題了,但使用止疼藥會讓我們忽視身體發出的警報,可能會導致損傷越來越重。

這種觀點已經在世界著名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證實:像膝關節的骨關節炎就有大宗的病理研究顯示——如果患者使用止疼藥,確實是對止痛很有效,但是經過多年的隨訪研究發現,它一定會加重關節炎的程度。

所以當疼痛不是特別影響正常生活的時候,最好不要採用吃止疼藥的方法,而是採用降低運動量,或者是休息的方法來恢復。



誤區二 熱敷比冷敷好?

關於應對疼痛問題的方法,除了「一疼就要使用止疼藥」這個誤區以外,還有「熱敷比冰敷好」這樣的錯誤認識,建議大家要冰敷,而不是熱敷。事實上,剛剛受傷的時候,不論是骨折還是韌帶撕裂,一定是長在骨頭上和韌帶上的血管也都完全斷了,這時候血管正在出血,如果熱敷,會讓血液流通更劇烈,導致腫脹更加的嚴重。冰敷的原理在於:減少以及減緩組織胺的釋放,減輕組織對疼痛的敏感性;減輕微循環及周圍組織的滲出和腫脹;減少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和血栓的形成;減少氧自由基的釋放等等。還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創傷後的第一個24小時之內,微循環障礙以及由其繼發的組織損傷反應並不明顯。所以冰敷要儘早,而且要持續一段時間。這樣,早期合理的冰敷就可以達到減低組織創傷程度和加快組織修復的目的。


誤區三 運動員韌帶斷裂半年就恢復,我也行!

如果你的運動量相對比較大,或者有一些比賽或者是或比較重要的體育活動的要求,也可以採用一些恢復的比較快的手段,比如說理療,讓專業有經驗的按摩醫生進行按摩治療,但是普通人是有這種條件的,這樣的專業理療是職業運動員才會採用,他們有比較好的專業醫生幫忙進行身體放鬆,緩解疼痛。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很難有這樣的條件和機會,所以千萬不要去跟運動員比後勤,要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的情況去決定自己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

誤區四 針灸、小針刀很管用?

「針灸」相對來說還比較安全,如果是非常專業並且經驗的醫生來進行針灸治療,其實是可以接受的,不過臨床上很少推薦患者去做中醫針灸的治療,因為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的運動強度來說,是不需要這樣的治療的。

「小針刀」經常被中醫用來治療一些明確的疼痛或者是急性的疼痛。其實對於急性疼痛來說,建議大家最好不要盲目使「用小針刀」這種方法去治療,因為絕大多數的急性疼痛、急性損傷用休息的方法就可以解決,而且充分的休息過後大部人的損傷是可以完全癒合的。如果在這時候採用「小針刀」去干預損傷組織癒合的話,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利於損傷恢復。

我自己正在進行的研究中有一個重要方向是關於「網球肘」或者是「肌腱末端病」的,在研究過程中就發現了一些「網球肘」患者接受了「小針刀」和「封閉」治療,最後這部分人容易出現無法痊癒,最終不得不接受手術。但是對於第1次患「網球肘」的病人,只要進行合理的休息和前臂肌肉力量的訓練,他就可以完全恢復,而且以後很少復發的

通過我們的統計,需要通過手術來治療的「網球肘」的病人裡面, 95%以上都是打過「封閉」或者做個「小針刀」治療的,而沒有接受「封閉」療法或者「小針刀」治療的病人需要做手術的幾率低於5%。所以作為專業的運動醫學大夫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不要輕易的去採用那些在臨床上沒有得到科學驗證的治療方式。

誤區五 物理治療無效?

關於物理治療,比如說超短波、超聲波這些治療,因為對於人體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損害,合理的使用可以有消炎的作用,推薦大家可以去做一做。但是要明確說明:這些治療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的明顯。一些運動員有特殊的疾病接受這樣的物理治療是必要的,但對於普通的運動愛好者來說,通常進行合理的休息、肌肉力量的訓練已經關節功能的鍛鍊,就可以使常見的運動損傷得到完全性的恢復了。

其實我覺得預防疾病的最重要的是心態,心態好的話,我們的身體會自我修復,疼痛和疾病一般都是可以好轉的,只有少部分的疾病會遷延不愈,這種情況就需要找專業的運動醫學的醫生去看一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