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介紹——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胡安•米羅

講故事的翁老頭 發佈 2020-05-15T04:57:05+00:00

胡安•米羅是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與畢卡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他也是最具兒童視角的藝術家,他喜歡在色彩鮮艷的背景上畫隨意的線條和形狀,畫中的人物、景物、動物雖然抽象,卻生動活潑充滿童趣。


胡安•米羅是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與畢卡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他也是最具兒童視角的藝術家,他喜歡在色彩鮮艷的背景上畫隨意的線條和形狀,畫中的人物、景物、動物雖然抽象,卻生動活潑充滿童趣。他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

1983年12月25日,米羅因心臟病突發,在西班牙東部馬洛卡島逝世,享年90歲。他永遠告別了他深愛的妻子比拉和女兒多蘿娜。米羅的藝術是自由而抒情的,他的畫風,總是有一種天真、無邪、貪玩的風格,畫面洋溢著自由天真的氣息,令人愉快。他主張繪畫所表現的神秘, 必須以具體的自然形象作基礎。他的作品幻想雖神秘,表現卻明晰,畫面充滿了隱喻、幽默與輕快,表現孩童般的純樸天真,並且富有詩意。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大師,歐洲文化藝術界把1993年定為「米羅」年,舉辦了盛況空前的作品展覽和藝術活動,可見他對於繪畫藝術的地位之高。


1893年4月20日,胡安·米羅出生於西班牙的巴塞隆納,父親是一位金匠和珠寶商,母親出身於細木匠家庭。或許是由於父母兩個家庭傳統技能、工藝設計的影響,米羅自小就想成為一個藝術家,但他性格內向,靦腆寡言,他的父母並不以為他會有很大出息。在他14歲時,他們把他送進巴塞隆納美術學校學習。然而,少年的米羅給學校教員的印象是「罕見的愚莽」,所以他從美術學校退學。後來他出於對家庭的責任,17歲時當上一名商業職員。

職員的工作讓他始終抑鬱不樂,加上工作上的勞累,使他第二年患了重病。他的父親只得把他送到鄉村療養。可是恰恰在鄉村,他可以俯瞰金色的海灘、粗獷的斷岩、堅石疊成的農舍、環繞村落的橄欖樹和葡萄園。這讓米羅領略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感受到自然界花木迷人的韻味。這一段鄉村的療養生活,對米羅藝術風格的形成,是一種先期的準備。米羅身體復元後,又回到巴塞隆納進入一所美術學校學習。「新藝術」建築師安托尼·戈蒂在建築上的傑出創造性,激發了米羅的熱情,給予米羅很深遠的影響。

1919年,米羅離開巴塞隆納,首次來到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這個時期的巴黎藝術家薈萃,美術館和博物館珍品如雲。但米羅是一個貧窮而並無盛名的青年畫家,他的畫在異國無法賣出,在巴黎他幾乎天天挨餓。但首次的巴黎之行給他的最大收穫是認識了許多藝術界朋友,特別是來自他祖國的畫家畢卡索。畢卡索買下了他的一張自畫像,這幅自畫像一直被珍藏著。經過畢卡索的介紹,米羅結識了雲集在這裡的許多藝術家。

1929年10月,米羅與比拉·詹科莎結婚,妻子出身於一個古老家族,米羅一生都忠實於她。婚後,他們住進一個小公寓,當時正值經濟蕭條,藝術家也都十分拮据,米羅在沒有畫室的情況下作畫。兩年後,在米羅38歲時,女兒多蘿娜出世,這是他們唯一的孩子。

1942年,他製作了一些標題為「星座」的小幅水粉畫,這些作品是他的最錯綜最抒情的構圖,又恢復了他20世紀20年代作品的優美和華麗,但是,米羅這時所涉及的是飛翔和變形的構思,是他所瞑想的鳥兒遷徙、蝴蝶群季節性的更替以及星座和銀河的流動等變體畫,這些畫向孩童靠齊,他的世界像一個夢境,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愛情、唏噓,或者期待。這些星座畫,於1945年在紐約的皮埃·馬蒂斯美術館展出,並促成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的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米羅不能回到他的故土西班牙。他在挪威附近的瓦蘭吉維利找了一個詩意的地方住了下來。由於德軍殘酷轟炸,米羅又不得不帶妻女乘火車逃難巴黎,而巴黎正面臨著德軍占領,米羅只好逃回故鄉。二戰結束後,1948年,人們為米羅舉辦了作品展覽會,但他的作品賣出很少。一個畫商買了米羅一批作品,其妻卻懊悔痛哭,說「誰會來買這玩意,我們要破產了。」她沒有想到,幾年之後米羅的作品價格扶搖直上,若干倍數地增長。


從1930年開始,米羅已在紐約定期展出作品,除了畢卡索和馬蒂斯之外,他比當代歐洲的任何大師都更為知名。作為超現實主義的有機抽象這一支派的領導人物,對年輕一輩美國畫家,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世界畫壇上,他的名望僅次於畢卡索。米羅的超常感受力使他能用象徵手法傳達信息,用極自然的藝術語言、超越時空的方式與觀眾交流。他形象地表達了人類最強烈的感情熱愛、仇恨、信任和恐懼。

米羅藝術的卓越之處,並不在於他的肖像畫或繪畫結構,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這是其中一個要素。另一個卓越之處就是,米羅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動。他的有機物和野獸,甚至他那無生命的物體,都有一種熱情的活力,使我們覺得比我們日常所見更為真實。米羅是非常多產的,畫風始終如一而又多樣變化。早期作品受塞尚、梵谷和畢卡索及野獸派畫家的影響,作品或帶有極為精雅的色彩和線條的運動,或具有立體主義的作風。


除繪畫外,米羅也涉足其他領域,如蝕刻、平版畫、水彩、蠟筆、拼貼畫等。他的陶瓷雕刻作品尤其著名,例如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的兩件巨大的陶瓷壁畫,即1957年到1959年間創作的兩項陶壁作品——太陽和月亮之壁。即便是在去世的前一周,米羅仍然像個老頑童一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生命保持敬畏,純真地愛著這個世界。有人說他以獨有的姿態,去對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用自己無限的童趣和探索,去彌補這個世界的不完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