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毛筆畫油畫,畫出近乎水墨的作品

紅鯉魚文化 發佈 2020-03-02T03:51:45+00:00

出版有《朱乃正素描選》、《朱乃正作品選》、《朱乃正水墨百圖》、《朱乃正小型油畫風景選》、《朱乃正60小書畫》、德國出版《SIGNATUR》簽名畫冊、《朱乃正素描作品選集》、《當代巨匠系列125—朱乃正》、《朱乃正品藝錄》、《朱乃正素描集》等。


朱乃正頭頂的光環很多,有油畫家、國畫家、書法家和教育家。他以油畫成名,作品以人物、風景見長,畫面單純、自然、表現力豐富。但與很多油畫家不同,他在書法與水墨畫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更被譽為中國最會畫油畫的書法家。




朱乃正:(1935年11月-2013年7月25日),浙江省海鹽縣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195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受吳作人、艾中信、王式廓等先生指導。1959年春分配到青海省工作,在青藏高原工作21年。期間歷任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青海省人大常委。1980年春調回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主要作品有《新曼巴》、《金色的季節》、《春華秋實》、《青海長雲》、《大漠》、《國魂—屈原頌》、《春雨》、《晴雪》、《爽秋》、《初夏》、《臨春》、《歸巢》、《冬至,春遠乎?》、《五月雪》、《最後一抹霞光》、《春風拂起》、《雨雪松雲》等。曾於國內外展出、獲獎並被收藏。此外,兼擅書法與水墨畫。

出版有《朱乃正素描選》、《朱乃正作品選》、《朱乃正水墨百圖》、《朱乃正小型油畫風景選》、《朱乃正60小書畫》、德國出版《SIGNATUR》簽名畫冊、《朱乃正素描作品選集》、《當代巨匠系列125—朱乃正》、《朱乃正品藝錄》、《朱乃正素描集》等。



因得家學,朱乃正自幼好文藝、喜習字。中學時期,課餘助學生會辦牆報板報,畫刊頭、尾花之類,遂對繪畫產生興趣。求學期間,嚮往雲南與新疆,認為那裡不僅山水引人,且民族色彩更具獨特風貌。殊不料,1957年夏風雲突起,從此走上人生坎坷之途,並於1959年春被遠謫青海高原,開始了長達20餘載之邊地生涯。



青海的21年,在很多人看來是很艱苦的,但朱乃正卻將艱苦當成動力,也把學生時期對於油畫民族化的朦朧變得清晰。朱乃正生前回憶此階段說:「我要不到青海去,就不是今天的朱乃正了。」



1963年創作的油畫《金色季節》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並在美術館50周年館慶展中展出。畫面上兩位藏族勞動婦女相向而立,揚青稞時金色的果實正在灑落,面向觀眾的婦女臉上洋溢著收穫的喜悅,大塊雲彩和壓低的地平線伸向遠方,沐浴在一片金黃色調中。



朱乃正國學詩書畫印皆擅,他為同道藝術家所撰序跋、詩文、楹聯與尺牘信札,文辭典雅,情懇意摯,他對藝術的真知灼見常閃爍其中,朱乃正在諸多領域的藝術造詣皆足與當行頂級專家媲美。朱乃正精研唐宋諸名家,由此上溯秦漢,下及明清,入於帖,出於碑,融會通悟自成一家,朱乃正書法被學界評為「有帖學之和穆而去其纖,有碑學之雄放而去其獷」。


在青海期間,朱乃正隨身所帶數冊《三希堂法帖》與幾本《米南宮散帖》,從米芾及蘇東坡、黃庭堅等宋代名家入手。朱乃正曾作詩:「常常廢寢忘食,興酣至午夜而紙罄墨盡,疲憊大汗,和衣而眠」。後來,他又輾轉得到了《寶晉齋》三大集,由此「上溯晉唐,下至明清,漸悟書道之要,運筆之理,點畫使轉之意」。



朱乃正雖然自小受洋學教育,但是從小就被要求寫毛筆字,看古書,這為他此後的民族化理論主張打下堅實基礎。在央美學習期間,西方美術教育模式貫穿五年制的教學中,當時的朱乃正已經開始在思考,油畫該怎麼畫出中國人的味道。



在朱乃正此生最後一個展覽「黑白東西——朱乃正藝術思行研究展」中,他曾經講:「我覺得應該保留我們自己的,中國毛筆完全可以用,從這個時候我考慮油畫怎麼畫中國人的味道,但那時是非常朦朧的。」



此後,朱乃正一直在思考油畫民族化的走向,他逐漸畫出有更多近乎水墨的黑白油畫作品,他同時改為用毛筆畫油畫。書畫同源,朱乃正幾十年前開始研習水墨畫,從中尋找與油畫的結合點。



這種心境的產生源自文人畫以書法入畫,以禪意入畫,以老莊思想入畫,更以詩歌的境界入畫,從而形成了帶有高度文化與生活哲理的藝術門類。書畫同源說的提出正標誌著書法與繪畫在文人創造這一繪畫心境時必須借重書與畫的結合才能夠完成。



朱乃正的油畫寫生,大多表現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上西部人尋常生息的雪野、草原、山丘、田陌與村落,絕少旅遊圖片式的奇特地貌名勝風光。畫面景物一般都相當單純、平淡、自然,但表現十分豐富,概括而不單調。揮灑由之,放收有度,精妙傳神之處一絲不苟。畫幅很小而氣勢、境界至大。可遠觀可細讀,意趣盎然,蘊含豐厚,觀眾能從審美享受的興奮中進而獲得深層人生感悟。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