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好書:外國人眼中的宋朝

大明湖畔的二狗 發佈 2020-03-02T17:30:33+00:00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的角度很新穎,其一是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歷史,而不是從統治者的政治角度看歷史,從百姓日常生活的角度看,能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其二是作者是外國人,他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十分了解,但是由於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所以書中一些看待事物的角度很新穎,有助於我們從更多

本期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法國漢學家謝和耐(Jacques Gernet)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插圖本)》,書的標題可能複雜了一些,翻譯過來就是「南宋末年杭州人的日常生活」。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的角度很新穎,其一是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歷史,而不是從統治者的政治角度看歷史,從百姓日常生活的角度看,能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其二是作者是外國人(法國人),他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十分了解,但是由於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所以書中一些看待事物的角度很新穎,有助於我們從更多角度理解傳統歷史文化;第三,這本書著重寫南宋都城臨安(現杭州)城內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代表性,拿臨安城的生活和現在比較,會覺得很有意思。


書籍封面


南宋都城臨安,風景秀麗、商業發達,但是由於南遷,人口過剩,可臨安城就那麼大,所以城內寸土寸金,房屋也在不斷地加高,關於樓層,至今的史料有說8—10層,有說3—5層,一般一戶人家住一層。由於房屋都是木質的,一旦起火,牽連甚多,所以防火工作成了重中之重,臨安有專業的消防系統、專業的消防軍卒、專業的滅火設備,而且發生火災時,城內所有駐軍會被迅速動員起來。


看看宋朝專業的滅火設備吧,下圖是既可以救人又可以攻城的雲梯。


南宋雲梯(消防車)


由於街道狹小,運河成了主要的交通方式,一般的富商家裡都有私家船隻,普通百姓出行坐船的交通費也很便宜。

城內多以大米為主食,吃的最多的是豬肉和鹹魚。各種生活用品都有專門的市場售賣,菜市、鮮魚市、蟹市、布市、花市、橄欖市、橘子市、梨子市、藥市、書市……另外還有隨處可見的出售麵條、水果、線、香燭、油、醬油、鮮魚、鹹魚、豬肉和大米的店鋪。臨安CBD在御街附近,那裡有奢侈品精品店、(星級)酒店、茶肆等。

休閒娛樂方面,臨安有各種各樣的店鋪,有飯鋪、茶坊、客棧、酒店、歌館等等,茶坊裝飾豪華,富商官吏在此地聚會、學習樂器。


南宋臨安皇城圖


這時候的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在此之前,統治階層形成了一個少數的精英集團,但是到了宋朝末年,在上層精英和普通民眾之間,出現了商人階層,貧富之間的差距和對立問題變得空前尖銳。這個時候宋朝的經濟活力突然增大,但社會問題依然存在,與西方商人相比,宋朝商人不會維護自身的權益,所以中西方在面對經濟活力突然增大的情況下,產生了不同結果,這裡作者看到了中國古代社會問題的根源——古代中國巨大的親緣宗法網絡的家族和准家族關係,使得個人和社會集團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解放。


上層社會的官吏主要由科舉產生,仕宦生涯的一生也很安定。同時,科舉考試並不是唯一做官的途徑,大量達官顯貴的子弟、親戚和好友經由薦舉獲得官職,而且其平步青雲官運亨通亦並非與其政績相稱。到末年,賣官鬻爵也成了權宜之計,官府通過賣官鬻爵彌補財政困難,有錢的人家紛紛買官,家裡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買得官職。



宋朝的軍官被認為地位低下,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雖然軍官地位不高,但軍隊對國家很重要,宋朝的軍隊裝備在不斷改進,不僅有陸軍,還組建了水師,多達22支艦隊,戰艦上還裝備了可以發射爆炸物的火炮。陸軍有騎兵和步兵,裝備多達16種的弩炮,可以拋擲石塊、金屬塊、毒彈、炸彈等。這裡小編對宋代的軍備武器大開眼界,原以為古代不存在炸彈、毒氣的,沒想到早在宋代就已經應用到實戰當中了。然而遺憾的是,南宋末年的軍隊僱傭的都是社會閒散人員,素質普遍不高,而且他們當中很多人都經營小本生意,養尊處優慣了。


宋朝最普通的貨幣是銅錢,國家承認的貨幣單位是「貫」,一貫是一千文銅錢;市場通用的貨幣單位是「陌」,一陌的標準是一百文錢,然而不同行業的一陌值五十文至七十七文不等。蒙元入侵之前,政府已經發行了全國通行的紙幣(金銀關子),面額從一貫至一百貫不等。另外,國家還掌握一些特定消費品的專賣權,包括鹽、酒、茶葉、香料等。此外,臨安城內有許多公租房,需向政府交納租金租住。由此可見,南宋的政府不僅是管理者,同時也是經營者,是全國最大的商業機構。


城內的普通百姓要麼依附於富人,要麼滿足富人需求。富人家裡僱傭大量傭人隨從,侍從成群是社會地位高的一種標誌。其他行業有打工者、各類小販、唱雜劇、說書、演魔術、雜技、馴獸等,另外還有專門從事賣淫的女妓和男妓,此外,還有小偷、流氓、騙子和乞丐,凡此種種,全都有各自的行會。城內還有各種各樣的慈善機構,醫院、安濟院、施藥局、賑濟中心等,還有供窮人免費安葬的公募、專門看護殘疾人的場所。



城中的建築物均以木材、毛竹為主,輔以磚瓦,不論貧富都是如此。下層社會的人們即使有房子居住,也不得不六人或更多人合住一間小屋,還有很多無房居住的人,他們借住在寺廟、舟船、軍營和窩棚里。

飲食方面,城內有專賣各種地方風味食品的餐館,還有各色酒樓、茶肆等等。普通百姓主要吃米飯、豬肉和魚,而富人家的菜色要多一些,有雞肉、鴨肉、鵝肉、魚、蝦、羊肉、鴿子肉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牛肉不允許當作食物。此外,作者還介紹了四時節令和宗教信仰等內容。

這本書沒有過多的評判,只是陳述現象和事實,其中許多特別之處,比如宋代真的有賣人肉的飯館,由於做法與羊肉相同,故人肉被委婉的稱作「兩腳羊";杭州城的居民酷愛洗冷水澡,城內澡堂多達3000家,大多從湖中取水;小偷、騙子、乞丐等職業也有自己的行會,並且他們對行會很忠誠;宋代婦女和當今婦女一樣喜愛化妝品;南宋末年男女老幼都可以買官;宋代的夏天也有「雪糕」……

種種跡象表明,宋代的經濟發展程度已經十分接近近代,有些生活習慣看起來很超前。這本書帶我們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歷史,看過普通宋朝都城居民的生活,再看我們現在,無疑整體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還是有種錯覺,似乎對歷史來說,七百多年並不算什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