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行書《醉夢帖》,唯有情深最動人

洞見藝術 發佈 2020-03-02T18:25:45+00:00

孟頫《醉夢帖》,又稱《如在醉夢帖》,行書,23行,紙本,共254字,此信主要內容為趙孟頫妻管道昇亡故後寄託哀思及求中鋒和尚所做佛事,信札內容圍繞著對管夫人病故所傾訴的哀情,以及向中峰和尚所吐露的思緒,反映了趙雪松晚年精神世界的豐富性及對管道昇的一往深情。

孟頫 《醉夢帖》,又稱《如在醉夢帖》,行書,23行,紙本,共254字,此信主要內容為趙孟頫妻管道昇亡故後寄託哀思及求中鋒和尚所做佛事,信札內容圍繞著對管夫人病故所傾訴的哀情,以及向中峰和尚所吐露的思緒,反映了趙雪松晚年精神世界的豐富性及對管道昇的一往深情。

該帖筆法清潤精緻,結構端麗嚴謹,形神疏放飄逸,氣韻蒼勁高古,姿媚中增添了雄健之勢,凸顯老年人獨具特色,堪稱直入右軍之室。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也是當時有名的書畫家,延佑五年(1318),管夫人因病逝于山東途中。趙孟頫悲痛萬分,相濡以沫的管夫人撒手西去,給了趙孟頫很大的打擊,也因此徹底的看破了紅塵,喪偶之痛也讓已處於晚年的趙孟頫的健康狀況急劇下降。

延佑七年,仁宗特遣使臣賜衣緞,並召趙孟頫返京,但此時趙孟頫因病不能長途跋涉了。次年英宗即位,再次遣使召趙書寫《孝經》,趙以年邁體弱要求致仕,終於得到朝廷的應允。

此時趙孟耳鳴眼花,頹然老矣。但他傾心於佛、道之旨,以書寫經文為樂,並寫下許多書畫作品和題跋。他認為「人誰無死,如空華然」,因而在平淡中度過光陰。英宗至治二年 (1322)六月,他逝於吳興。臨死還觀書作字,談笑如常。享年六十九歲。

趙孟頫《醉夢帖》欣賞

釋文:

和南拜覆中峰大和上師父侍前,弟子趙孟頫謹封。弟子趙孟頫和南拜復中峰和上師父侍者:孟頫自老妻之亡,傷悼痛切,如在醉夢。當是諸幻未離,理自應爾。雖疇昔蒙師教誨,到此亦打不過,蓋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喪之,豈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極,如何可言。過蒙和上深念,遠遣師德,賜以法語,又重以悼章,又加以祭文,亡者得此,固當超然於死生之塗,決定無疑。至於祭饌之精,又極人間盛禮,尤非所宜。蒙歿存感戢,不知將何上報師恩。雖亡者妄身已滅,然我師精神之所感通,尚不能無望於慈悲拯拔,俾證菩提,此則區區大願。因俊兄還山,謹此具復,臨紙哽塞,不知所云。六月廿八日,弟子趙孟頫和南拜復中峰大和上師父侍前。

局部放大圖欣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