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系統只是華為進入汽車領域的嘗試 自動駕駛技術才是隱藏Boss

一分鐘了解這款車 發佈 2020-03-02T21:55:23+00:00

在商業模式中,強強聯手是所有人都會津津樂道的事情,畢竟1+1>2看上去是那麼的美好,前景被人看好。一、自主品牌企業不再被人牽著走作為自主品牌車企,很多的零配件都徐達自己生產和製造,非常依賴外購,而鴻蒙系統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隨著華為手機用戶的不斷增長,一旦大家習慣了這個操作

在商業模式中,強強聯手是所有人都會津津樂道的事情,畢竟1+1>2看上去是那麼的美好,前景被人看好。

汽車是一個龐大的結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台車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廠家自己生產和製造出來的,然後組裝在一起。其實和飛機的構成是一樣的,一台車除了三大件(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和一些覆蓋件外,很多都要靠供應商來提供配件或者總成,像我們都熟知的ABS和ESP等都是來自德國博世公司的專利技術並由它們來提供套件。

年輕消費者判斷車輛科技感的條件一般為是否搭載一套智能的車機系統。目前我們所知道的車機系統里有阿里巴巴和上汽聯合開發的斑馬系統,科大訊飛和江淮聯合開發的智聆系統,比亞迪DiLink系統,吉利GKUI等等。

目前又有一個汽車廠家加入了這個陣營,並有望成為行業里首款搭載這套系統的品牌,它就是奇瑞的新能源品牌。

日前,有網友發現奇瑞新能源汽車發布了旗下新款新能源汽車的宣傳時,還提到了華為打造的鴻蒙車機系統。

鴻蒙系統是華為在2019年8月9日在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作業系統鴻蒙OS。鴻蒙OS是一款"面向未來"的作業系統,一款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作業系統,它將適配手機、平板、電視、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有望打破國外作業系統壟斷的局面,為中國創造提供更多的機遇。

據了解除了奇瑞新能源將搭載鴻蒙系統外,還包括吉利汽車。而除了車機系統的合作,目前,華為已經與多家頭部主機廠達成合作,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其中包括廣汽、上汽、雪鐵龍、一汽、長城、東風、威馬等車企。如果真的可以和眾多汽車廠家達成合作,那麼將會改變整個智能應用的格局,我們可以大膽的做一個推測。

一、自主品牌企業不再被人牽著走

作為自主品牌車企,很多的零配件都徐達自己生產和製造,非常依賴外購,而鴻蒙系統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隨著華為手機用戶的不斷增長,一旦大家習慣了這個作業系統,那麼將會非常方便的過渡到汽車上,潛移默化中就會產生依賴,甚至有可能還會因為車輛是否搭載鴻蒙系統而決定是否購買,對於車企提升銷量是有好處的。

二、華為可以獲得更多的大數據

在電子化越來越重要的時代,各種智能設備都以獲取大數據作為更新的依據,如果更多的車企選擇鴻蒙系統,那麼華為無形中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數據,並且我相信華為可以很好的保證這些數據不會被泄露,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賦予。

三、華為的"野心"野可能不止這些

提高系統的裝載率可能只是為了普及鴻蒙系統的第一步,我認為華為的"野心"很有可能是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目前世界上掌握自動駕駛的大廠有谷歌,百度,也有很多汽車廠家也有自己的自動駕駛車輛,但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在於晶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英偉達、英特爾、高通三大晶片商的布局逐漸清晰,我們也在當下的自動駕駛市場中看到了以他們為首的三個聯盟正在逐漸形成,但是這三家都是國外的企業。

華為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也有自己的核心晶片——麒麟,所以一旦讓華為得到大量的數據,憑藉華為的研發實力,自動駕駛技術將不再是難題,而華為則可以成為繼百度之後第二家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掌握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的企業。

總結:我很願意看到所有企業都可以把各自的優勢拿出來進行合作,這樣既節省資源還能提高效率,強強聯手必然是今後最普遍的趨勢,誰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大家記憶力該有哪些合作是這樣子的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