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一眼會落淚,故宮初雪下的百年經典配色

祺馨色彩顧問 發佈 2019-12-19T18:04:26+00:00

即使不像一年一度的春晚那樣有新的未知的節目,萬年不變的「故宮初雪」依舊能每年都叫人們期待著。莫道清綺晚,香雪入故宮。那片白色,幾百年來仿佛年年不同年年同,風霜雨雪的亘古輪迴,如同一道伸向遠方淺淺的車轍。可以聽見看到觸見。宮牆柳,玉搔頭,纖纖紅酥手。雪花輕輕落在掌心,靜靜地結晶。

即使不像一年一度的春晚那樣有新的未知的節目,萬年不變的「故宮初雪」依舊能每年都叫人們期待著。



莫道清綺晚,香雪入故宮。



那片白色,幾百年來仿佛年年不同年年同,風霜雨雪的亘古輪迴,如同一道伸向遠方淺淺的車轍。可以聽見看到觸見。




宮牆柳,玉搔頭,纖纖紅酥手。雪花輕輕落在掌心,靜靜地結晶。雪落下的聲音里,聽見了陳年舊事,只要輕輕耳語還在,這場雪永遠都不會停。



近幾年,故宮的復興掀起了一股中國式審美的復興,故宮元素的潮起也直接影響了中國式潮流的表現。



故宮建築輪廓上的壯觀,細節里的匠心,配色中的濃烈,都流露一股「唯我獨尊」的霸氣。首先就體現在用色上,也是今天呈現的重點。


中國人講究寓意,因此色彩不僅是視覺的渲染,更有著不言而喻的深層表達,「喜形於色」也是這麼來的。



紅黃兩色是明清皇家建築的專屬色彩。紅是火的象徵,是先民一直崇拜的顏色;天玄而地黃,黃代表著土地,古人認為土居中,故黃色為中央正色,居諸色之上。帝王居所以紅黃配色為主也就不難理解了。



古時色彩的等級制度是很森嚴的,最純正的顏色一般只有皇室才能使用。因為純度高,飽和度高,看起來就很鮮艷、明凈,視覺衝擊力強。



△故宮內最大的戲台暢音閣的天井


這麼多顏色搭配在一起多而不亂的原因是——調子是一致的。


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純度、明度。色相就是指什麼顏色,比如紅黃藍綠。純度指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純度越高顏色越鮮艷。



能用許多種艷色放在一起裝飾出富麗堂皇而不俗,就是因為不同顏色用的純度和明度相似。這個原理能保證整體視覺效果協調統一,避免雜亂感。


除了用色飽和度高,看起來十分鮮艷,故宮配色還很喜歡用到互補色、對比色配色,非常抓人眼球。



紅配綠俗嗎?那你看這故宮無處不在的紅牆綠瓦俗嗎?比例上的懸殊運用讓主次分明,視覺輕重明確。



故宮的紅配綠刻進了許多人對「中國印象」的記憶里。


故宮的紅門綠窗也是古人常用的色彩搭配,再配上黃色稜線勾邊,明艷動人富有詩意。



綠與黃的搭配也是皇家建築的常用配色。牆壁上的浮雕花草裝飾一般都會用綠色代表草木,黃色代表花卉。



檐下青綠色系的彩畫與宮牆的紅、屋頂的黃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色彩印象。




太和殿檐下的金龍和璽彩畫,典型的故宮配色,用齊了紅黃藍綠。



看過很多以故宮為背景拍攝的時尚大片,但對劉雯這一組印象深刻,穿至別處都無法如此出彩,紅藍綠與黃皮膚,將故宮的經典色用到極致,腳上的毛絨鞋如踩絨雪。



過去故宮外牆用的都是自然研磨的顏料塗抹,顏色可以上百年不褪色,據說現在發現最早使用硃砂著色的考古實物,是7000年前的,顏色依然很鮮艷。現代的油漆差得遠了,故宮新補的漆經常褪色嚴重。



不過褪色了的故宮,也有迷人的一面。那種因為老舊而稍微蒙上一點灰度的濃艷色彩,透著一種低調又華美的老錢質感。經歷了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有底蘊卻不張揚,在時代變遷中屹立不倒,淺吟低唱。



重看故宮的雪,雪白色,是故宮裡幾乎看不到的顏色,它們的到來,不僅刷新了故宮的色界,更像是嘎吱嘎吱踩在心底溫柔的腳印,綿延通幽。



象徵純潔無暇的白色,天生讓人溫柔以待,雪花是冷的,可覆蓋滿故宮的雪花卻像一床潔凈的棉芯,讓威嚴、冰冷的故宮看起來多了幾分親和、俏皮、溫度。



更暖心的是,或許什麼都回不來了,什麼都在慢慢逝去,而唯有每年這一場被期待的初雪,總能乖巧地如約而至。


這是上蒼能給的最簡單的滿足,願你有人陪,這一生好光景。


本文為祺馨色彩原創文章。感謝你喜歡這文章也歡迎轉發,但無論全文、截取片段、或更改個別文字的轉發都請於明顯處標明出處,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另外本文圖片有部分來自網絡,若涉及你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