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時為何最怕古墓出現雞蛋,真有那麼玄乎?專家:碰都不能碰

扎西德勒傳遞正能量 發佈 2020-03-04T13:11:55+00:00

受封建傳統的影響,古人十分的信奉死後的世界,所以很多名門貴族,特別是皇帝。為了將自己生前的財富帶到死後的世界繼續享用,便會帶走許多的陪葬品到墓中。其中還有一樣在如今生活中毫不起眼的陪葬品,那就是雞蛋了。可是專家卻說:在古墓看見雞蛋一碰都不能碰,這是為何?


受封建傳統的影響,古人十分的信奉死後的世界,所以很多名門貴族,特別是皇帝。為了將自己生前的財富帶到死後的世界繼續享用,便會帶走許多的陪葬品到墓中。其中還有一樣在如今生活中毫不起眼的陪葬品,那就是雞蛋了。可是專家卻說:在古墓看見雞蛋一碰都不能碰,這是為何?

首先我們知道,中國是世界上存在時間最久遠的文明古國之一。在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珍貴的文物,很多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孤品。但是隨著時間的演變,歷朝歷代的君主和王侯貴族在去世之後便會帶走大批的文物,甚至可以說地面一半地下一半。

所以很早就有血脂注意到古代遺蹟的考察了,產生在北宋時期公元960年到1127年,具有一定學術系統的「金石學」,其實就是考古的前身。但每個朝代都有專門的機構,到了清朝之後就更加的發達了。

不過「考古學」在近代以來興起的卻比較遲了,20世紀20年代後期,中國相關的學術機關開始進行周口店還有殷墟等遺址的發掘,才逐漸的形成了系統的考古學門類,逐步的完善了中國考古學體系。很多人只看了一段新聞,箇中考古的艱辛很多人只怕了解的不多。

很多工作都是需要小心翼翼的完成,經常一不小心就會破壞了極為貴重的珍寶,或者是具有歷史考究的文物。比如說「雞蛋」這種隨葬品,很多人可能認為只是一種象徵的意義,就算打碎了也不值錢,但其實並非如此。

小小的雞蛋卻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風俗,蘊含了深刻的喪葬禮儀在其中,比如說在晉朝的一處古墓中,還曾用紅皮雞蛋陪葬。這其中又蘊含了什麼特殊的意義呢?包括雞蛋的大小,還有隨葬的數量等等,這些都是能夠進入史冊和整個時代文明體系融入到一起的知識背景。甚至還可以從其中提取基因用於研究。那麼專家說看見雞蛋「碰都不能碰」又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保護考古隊員的人身安全,我們知道墓室在封閉的環境中經歷了成百數千年,其中誰也不知道會滋生出怎樣的病菌。更何況雞蛋這種物質,其內部的蛋白質早已經發生了霉變,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一個「細菌炸彈」。一旦輕易的觸碰,後果怎樣誰也猜不到。

這第二個原因就是,雞蛋在古墓中經過了數百年的時間,雞蛋的內部早已經沒有完整的物質結構了,霉化甚至氧化只剩下外部的空殼。而且雞蛋殼也經過了化學作用,極容易碎掉。專家們也早有了前車之鑑,哪怕是輕輕的用刷子刷一下表面的灰塵,雞蛋都會立刻破碎。後來專家在古墓中發現雞蛋也便一碰不能碰了,往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之後,才能帶得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