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的活著:一個畫家在北京居家隔離的感恩、感動、感奮

藝術品牌 發佈 2020-03-04T20:26:29+00:00

戰爭只是局部的事,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事,每個人該忙什麼還忙什麼,不可能有病毒的影響這麼大。鄭新安《抗疫人物系列》、水墨毛邊紙、70X40cm2020平時畫畫我都是在宋莊的工作室,現在,居家隔離,工作室去不了了,只能呆在家。


相信所有的中國人,從來都沒有今天這樣的經歷,呆在家裡,哪裡都不能去,整個國家都安靜下來了,一個個城市全部都空空蕩蕩的,所有的人,物,都突然停了下來,不流動,城市如同「死」了一般。



往日繁華的街市,門店,酒樓都關門謝客,不,不是這幾種,是所有的地方全部關門謝客,街頭上見不到一個人,整個城市,整個社會都是空城,這種情形,誰何曾見過?


17年前的非典,也很恐怖,但,人至少還可以出門,可沒有新冠這麼歷害,歷害到什麼情形?人和人不能接觸,一接觸都可能被傳染,這是多麼大的殺傷力。

想想,人一旦相互之間不能互相來往了,這個世界還能存在嗎?人是群居的動物,不見面就沒有事可做了,這個世界就停止了。

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慾望,需要走動,不能被圈著,而新冠病毒最嚇人的地方就是它讓人自我圈著,不能接觸,不能聚集,不能交流,不能來往。

這病毒限制了人的自由!


新冠病毒的危害力,比發生戰爭還要可怕。戰爭只是局部的事,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事,每個人該忙什麼還忙什麼,不可能有病毒的影響這麼大。

此時,國內的抗疫成果初現,全國各地都呈現零增長,各地復工復市此起彼伏。重災區武漢也出逐漸下降的趨勢,整個防控的形式正在得到完全控制的局面。

而此時,義大利,韓國,日本,印度卻出現一種爆髮式增長的態勢。國內情況正在好轉之時,從國外輸入性病例則不斷出現,使國內的疫情又出現了新的變化和不確定性。


鍾南山院士擔心的事發生了!

看來,一場全球性的抗疫戰鬥不可避免的是展開。

這種時候,絕不能鬆懈!

看到全球這樣的漫延之勢,才知宅在家裡為什麼是重要貢獻。

中國人宅在家裡就是貢獻,我們是怎樣度過的呢?

宅在家裡幹什麼呢?

無非是吃,喝,玩,樂,一切可以在家玩的事都行,其它就沒有什么正事可幹了。

我是畫家,靜下心來畫畫該是最好的選擇。


平時畫畫我都是在宋莊的工作室,現在,居家隔離,工作室去不了了,只能呆在家。前天,我看疫情有

所控制,就想到工作室去看看,到了小堡南街,看見畫室的哪條胡同還是被擋著,依然是進不去,只好做罷。

不能出門,不能來往,宅在家裡能幹什麼?

農民,可能在家打牌。

工人,可能在家喝酒。

幹部,在努力工作。

醫生,沖在前線。

軍人,衝鋒在前。



打工者,宅在家裡碼字。

演員,在家健身。

畫家,在家畫畫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我平時以畫油畫人物居多,這次疫情讓我宅在家裡,只能畫點水墨來玩,好在,我畫水墨也比較多,畫起來很順手,狀態就和玩一樣。

我的情況是這樣的。

因為家裡鬧些小矛盾,心很煩。想來一次遠走,趁這個春節去西藏轉轉,或者新疆。因為,8月份我去了一趟西藏自,感覺沒看夠,還很想去。以前,看西藏都是看圖片與視頻的報導,對西藏的認識很表層,這一次親自體驗了,想法很多。總的感覺,遠遠沒有看到想看的東西。想,趁著這個春節,再去一趟。

與我同行的朋友都聯繫好了,準備讓他與我一起去,二個人一起去,起碼有個拍照的,會有點意思。

我一般都是大年初一才出門,我們正準備出發,我一看武漢的情形不對,就沒動,沒過幾天,武漢就封城了。

此時,北京雖然沒有大的變化,但各方面的限制也都出來了,冒然上路,肯定會有不少麻煩,還是算了吧,就沒走。

幸虧沒出門,如果我出發了,現在,一定是在路上流浪的結局。


這不,我在抖音上看了好幾個徒步拉薩的,幾乎都在原地待命,自我隔離。

呆在家裡就是貢獻,許多人體會不到。

許多人都覺得這貢獻來得太容易了,很多網友拍了許多段子,吃了睡,睡了吃,就貢獻了,有點搞笑

吧。

可事實就是這樣,就這樣吃睡,睡了吃還真是貢獻了。可就這貢獻還有許多人做不到。

看看抖音上,有多少因為不宅在家裡發生的衝突事件,若干年後再看這些視頻,簡直就跟演戲一樣充滿

著戲劇性。


出個門,有人管,鉤個魚,也不讓,一家人打個麻將也被訓戒,從這個村出來,要到那個村回家,居然

就回不去了,奇怪不,不奇怪,非常時期,非常之舉。

不理解也得理解,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個時候還真是這樣。要在平時,這是個事嗎?不是個事嗎?現

在,真是一個事,關健是很多人,並不覺得這是個非常時刻,還象平時那樣過,能不受罰嗎?

哪也去不了,什麼也幹不了,就這麼巴巴的活著,這就是非常時期的狀態。

這個非常時期,我們全家都在北京,宅在家裡,一步未離。

北京和武漢相比,這邊的情形遠沒有那麼緊張,至少還可以出門。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只去了三次超市;第一次去,人不多,第二次到第三次,人就很多了,但氣

氛是靜默的,安靜的,沒有了往日的悠閒。


三個人在家,確也無事可干。孩子除了寫作業就是畫畫。每天都重複著昨天的事。孩子現在畫的是素

描,速寫,色彩,為了應付考試用的那一套。平時孩子沒時間練畫,現在可好,有時間了,別說,這一

段時間的素描有了大的長進,黑白灰關係會處理了。

線條打的也整齊了,這就是收穫。



好在,孩子幸而沒有報那種素描補習班,不然,錢浪費了不說,這種情況下,還能去學嗎?

在這非常時期,為了孩子畫畫,我將家裡的客廳改成畫室,擺上靜物,讓孩子畫,時間一長,她都自己

擺靜物,擺出來的效果和畫冊上的差不多。

我老婆是個打卡族,在一家公司做網絡運營,實際上就是管管公號,頭條號,網店什麼的。這個時候,

閒著也幹不了。她在淘寶開了一個畫店,天天畫作品上傳,忙得不亦樂乎。

受我的影響,她早在十年前就開始畫了,斷斷續續,以前畫山水,現在畫花鳥。她說,山水畫的那個結

構不好掌握,不如花鳥來得簡單。


這些天,畫得很開心,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痴迷的狀態,誰說這不是收穫?

我呢?當然是繼續畫我的畫,但一段時間,始終進入不了狀態,但看到各類公號呼籲畫抗疫的畫時,突

然來了興趣。

特別看到鍾南山,李文亮,女醫生臉上的夾印,90後的光頭,醫院婚禮等等細節,我坐不住了,我要

把他們畫下來。


為了免俗,我沒有畫鍾南山,畫他的人太多了,很多都妖魔化了。我不能畫了,我就畫普普通通的醫護

人員就好,這樣還有自我的特點。

隨即,我按每天一張的速度,畫了有30多張有關搞疫英雄的水墨畫。其實,我不止每天一張,有時興趣一來,一天畫個五六張是常有的事。

我用水墨的方式畫,隨手鉤,隨手畫,要的就是一種天趣。畫完之後,我就發朋友圈,一天發一張畫,

同時也發到頭條和微博。等積累了有個十張八張的,就發一次公號,讓作品集體亮像一下。就這樣,每

天都幹著同樣的事,也很有趣。

朋友圈裡有幾個好友,總是給我點讚,青海作家畢顏君是我的忠實粉絲,也幾乎每次都給我點讚,讓我

一直感動著。頭條這邊,評論的人不多,有人評論說,這是他這些天看到的畫抗疫的作品中最好的作

品。但更多的評論沒有。

頭條的互動性不如以前了。


我剛玩頭條時,發一篇文章或者動態,都有許多人互動,現在不知怎麼,沒人了。可能是我的文章質量

下降,也可能是頭條導流的原因。微博里就更不行了,沒人看,所以,發來發去,也就是我自己看。

別說, 就當自己的生活記錄,自己看的也很開心,這不是很好嗎?

除了畫畫,就是刷新聞,看得最多的是有關各類疫情的報導,政府的報導看的少,主要看抖音裡面的記

錄,特別那些農村裡封路,攔人,因戴口罩大打出手,罵人被拘的人間百態,看的我的百感交集。

我看了下,這裡面的誤會,爭吵,很多是有些居民不重視這件事引起的,也有因抗疫執勤人員工作不當

引起的。為這事,有公號收集了這些信息,寫了一篇,疫情之中看透了人性百態的文章。


自私、沒有集體意識、專權、蠻橫、霸道,官本位,無公共道德,不懂社會性種種劣跡紛紛呈現。

一家人在家打了下朴克,被抓起來訓誡。

兩口子晚上不能睡一張床上。

一家人不能在一起吃飯。



機械、冷漠、無能、如無頭蒼蠅般不干正事的工作人員也不少,結果把把小事鬧成了大事。

一場災難,成為某些人的狂歡,盡干一些哭笑不得的事,這就是湖北換將的原因。

具體到我們小區。

我所在的小區倒是挺好,沒有發生過什麼事,進出自由,管理得當,沒有發生過爭吵。只有一次,我出

門拿個快遞。因為非常時期,快遞不讓進門,我就到小區門口去取,那天是北京的大雪天,雪不是一般的大。


出門時,

門衛問:帶出入證沒有?

我說:沒有,就是一小紙條,丟了。

門衛:那不行,你得被辦一個。

你不辦,我可不讓你進啊,非常時期,別怪我不讓你進。

我說:我說不辦了嗎?

門衛又在那嘟囔了些非常時期出入管理的重要性等等。

我沒理他,只顧拿了東西往裡走。



回頭我說:

沒問題,馬上辦。

我:現在就辦,


門衛:現在辦不了,得晚上才能辦。

我:我晚上來辦一個不就得了,

他沒話了,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後來,我幾乎一周才出來一次,辦了出入證反倒沒出過門。



非常時期,政府的管理,我是很理解的,知道有些管理者過度的地方,我也懶得去理論,我知道,越理

論越麻煩,還是不說為妙,老老實實配合一下就過去了。

好在,如湖北一家四口打撲克被訓誡的事,在我們這沒有發生,說明北京基層治理水平要高的多,不會

出現這種冷笑話。



疫情期間,畫著畫著,我沒有墨汁了,隨就到家附近開門的超市中去買,一去還都沒有賣的,看來,平

時是沒人用這玩意的。無奈只有去網上買。雖然,我知道此時網上的快遞,路不太通,可能送不過來,

但還是下單試一下。我買了七件東西,都是墨汁和紙。北京兩家的墨汁送的很快,第二天就到了。陝西

與四川的兩個快遞,快一個月了還沒送到,好在,已顯示在路上了,我就等著。其它兩個,我一看快一

個月了還沒出貨,就退了。


這是我在疫情期間的唯一一次購物。

有了墨,就可以持續畫疫情中的英雄。

我主要畫在粗糙的毛邊紙上,畫幅並不是很大,都是70厘米見方。我喜歡用毛筆畫畫,基本用線,間

或加一點明暗變化,不多。這也是我長期形成的習慣,以至於,現在,讓我用鉛筆畫畫,都提不起興趣

了。

毛筆畫畫有個好處,線條可以隨著毛筆的變化,出現各種效果,要粗就粗,要細就細,要干就干,要濕

就濕,可以隨筆鋒的各種狀態,畫出各種各樣的線條。要是鉛筆就單一多了,而且,也費時間,不如毛

筆來得快。



毛筆畫畫,除了來得快,還有一個好處,畫出的線條具有筆墨的味道,就是單看線條也是很有看頭的。

這方面,我已養成了多年的習慣,無關乎是畫國畫還是油畫。


這次我畫的水墨人物,並不是一個單一的人物,而是將所有相關人物集納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人物群

像,讓各類不同角度,不同表情,不同狀態的人物集合在一起,有一種密密麻麻透不過來氣,人很多的

感覺。當然,這只是表面,主要還是看畫的主觀概況能力,以及用筆用線的洒脫勁頭。

我畫這些畫,主要玩的就是線條的味道,人物只是道具而已。



除了畫這些抗疫英雄的畫,為了開網店的需要,我也畫了些花鳥,山水冊子。沒辦法,為了生存,不可

能都按著自己的性子來,面對市場的時候,還是需要一些妥協的。


市場就是這麼回事,它永遠是大多數人的喜好,所謂「外行」人的喜歡。真正懂藝術的又有幾人?懂的

人,都是可以用個位數來形容的,哪有哪麼多人呢?個性化的東西,其實,不需要多少人喜歡,只要有

幾個人就行,很多當代藝術家,喜歡他的人就那麼兩三個人,其它的千萬人都是不喜歡的。

可又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百分之九十的畫家,為了討大眾的喜歡,畫的都是惡俗到家的畫,為什麼呢,為了活命啊!

真正敢堅持自我,不怕沒活路的藝術家,一路將個性化進行到底的人少之又少,結果,這樣的人最終都

成為了影響世界的藝術家。


我老婆就是一個大眾的俗人,她的喜好是和淘寶,京東上賣的畫志趣相投的。她就畫那樣的畫,賣個二

百三百的有人喜歡。你說黃賓虹的畫有多好,畢卡索的畫有多好,凡高的畫有多好,她永遠也不會理會。

逼的急了,最多說是「看不懂」。

當然了,我畫些山水與花鳥,也絕不是俗物,也是稍微有些個性,在保持個性的同時,儘量大眾化一

些,同時,還有個人的主張。現在看,這樣玩一玩還是很有意思的,它可以練習筆墨的豐富性。



疫情區間確也沒有什麼娛樂,我不打牌,不下棋,不喝酒,不抽菸,唯一的愛好就是畫畫,看畫,聊畫。看書,寫書,看看影視劇。

宅在家裡,多了平時很少干過的事,就是追劇。



追劇,我是實在無聊時去看看,而且,要看,也是一口氣看完,這樣一個劇看下來,常常是熬一整夜

看,影響休息還挺累的。

在這段宅在家裡的時間裡,我在頭條放映廳看了幾個有關西藏的電視劇。如《西藏秘密》、《香格里

拉》、《七十七天》、《康定情歌》等。這些劇,我都是一口氣看完,看的是累並快樂著。


頭條這一點非常好,看這些劇不僅沒有廣告,還不用花錢,甚至很多劇連前邊序言都刪除了,直接放正

片。你這次看到那都有記憶,下次點開接著看,簡直太牛了。

這樣的體驗,你到優酷,騰訊,搜孤試試看。廣告都在1分鐘以上,還要收費,看的你那個累啊,無論

你之前有多麼高的看劇熱情,看到這些廣告你都得讓你心灰意懶,掉頭而去。

現在好了,自從了有「頭條放映廳」,其它的視頻播放平台,我就再也沒去過。


最牛的是,你在頭條的推薦欄看視頻,有些是電視劇的片斷,點開一看,不錯,有點意思,想往下看,

沒了。想看,也不知是什麼電視劇或電影,我看許多網友在下面留言問,問,這是什麼電視劇?一般發

布者都不回復。就是回復了,你還得去搜索不是,有時還不一定有的看,就是有的看,也是騰訊或者其

它收費的,吹廣告的。

現在好了,頭條在這些片斷下面設置了一個「看全集」的按紐,真是太方便了,太了解用戶的需求了,只

要你看了某個片斷,想看下回分解,點下「看全集」後面都有了,非常棒。

真的,我不知頭條為什麼能做到不收費,無廣告,但他們真的是為了吸引用戶,把體驗最到了最優。

當然,有時看得正爽,突然卡了,不知和頭條有無關係,可能是自家網絡的原因吧,這樣的情況有,但

不是很多。


就這樣,白天畫畫,晚上基本上是斜躺在床上追劇,那姿勢和清朝人抽鴉片的樣子是一模一樣。唉,歷

史總是這樣重複著的。

所以啊,有些事情,不要笑話別人,你到了那種情境也一樣,沒什麼區別。

其實,那有什麼追劇,只是面對無聊發虛無能為力的表現,掉入別人的情境之中忘卻當下。



在這段時間裡,我還看了大量有關西藏歷史文化風情資料介紹,想看什麼就搜索什麼,什麼都能找到。

可以說,幾百萬字是有的。因為,我8月份去了一趟西藏,是駕車從川藏線318路上去的,對西藏有了

切身的感受,沒去過,根本就沒有感覺。前年,我去過青海湖,所以,對兩個地方有了初步的印象。感

受是,這些地方好讓人喜歡,天那麼高,雲那麼低,草是那麼的青,陽光照的讓人刺眼,安靜的讓人暈倒。


西藏,去了一次,就不曾離開,時不時的想起她。

這就是我為什麼愛看西藏題材影視劇的原因。就是想通過影視劇了解西藏,看看西藏的風光,西藏的山

山水水風土人情。


抖音里有許多有關西藏旅遊的大號,攻略,我大多都關注了,並且都看了個遍。連好幾個徒步西藏的

號,我也都看過。這些傢伙,拍的都是做飯,吃飯的情景,還有人故意扮慘,再配上強大剪映配樂,有

些看得人想哭了。

剪映也真的是強大的不得了,光靠教剪映如何用,都能圈粉無數,更不要說用它來做更多大片了。

在我心裡,渴望西藏就是想走出去,走到自然當中,是對當下圈在家中的一種掙脫。

不光是我,有無數的人,想掙脫自己,去與天更近的地方狂歡。

在帝都呆久了,才知西藏之美。


只有到西藏才能看到人是多麼的渺小與無助,在神山面前只有拜服,才能得到那種被征服的感覺。

為什麼有那麼多藏胞在路上用五體投地的方式跪拜?在大昭寺,在布宮廣場前,在崗仁波齊,羊卓雍

措,納木措、瑪旁雍措;因為,這些地方太有神性了,有一種與天無語,與天同在的感覺。甚至可以體

驗,人到了天國飛翔的樣子。

這裡有太多的神密可探,有太多的有關生命的探究,追問。

重要的是在西藏,我們就有了太多的敬畏之心。敬畏自然,保護自然,敬天畏神,內心才會感到幸福,

而在城市裡,永遠沒有。

醫護英雄們在前方為我們奮戰,我們才能這麼清閒。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而已。


一場疫情讓我收穫了無數的感動與大愛,我每天被這些事情感動著,這才是主要的內容。

無數的雞湯說,

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金錢買不來生命,利益換不來健康。

雖是雞湯,卻是真話,不妨多聽聽。

世事紛紜,生死無常。

原來人活一輩子,

生命最大,活著真好!

沒了生命,一切徒勞。

生活就是平常,而不是未來。

珍惜當下,別總是等待

因為只有今生,沒有來世。

生活還在繼續。

生死輪迴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就在昨天,我國著名的維吾爾族歌唱家克里木老師走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很傷感。他那熟悉的歌曲曾

經聽了無數遍,影響了幾代人。我打開微信,看著那篇報導,又仔細聽了好幾遍他的歌,感嘆那歡樂時

光的逝去。真正體會到,人活著,要為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

常凱一家4口染病12天相繼離世,



李文亮的同事因感染新冠走了,



武漢美院一水彩名家劉壽祥也走了,


方方的日記又更新了。她說:我雖然人老了,但我批評的氣力從來不老。知識分子如果紛紛選擇「明哲

保身,隔岸觀火」,無法盡到知識分子的天職,他們就會轉向追逐金錢和權力,以此來彌補靈魂上的空

洞,墮落於酒池肉林間。

這是我疫情期間讀到最有力度的態度。

作家的天職是發聲是態度。


還有

紐約一92歲老奶奶捐款100美元,三天後即去世。

一個環衛工人捐出10萬元積蓄,卡里只剩13.78元。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因為沒有刨蔥機械,300多個村民到地里用手硬拔了三天,捐出10萬斤大蔥。

雲南有個貧困寨子捐了22噸香蕉,掏出了他們的所有。

一位老人拿著一個裝有20萬元的黑包仍到派出所,扭頭就走。

瀋陽一位市民把一個裝有8萬元的袋子扔給正在工作的環衛工人,扭頭就走。

四川一位老環衛工人,捐出了40年的積蓄30多萬元,自己卻住在一個不到6平方米的棚子裡。

為此,有人呼籲,再不要收老人的捐款了,收了他們的錢,他們以後的生活怎麼辦?我們於心何忍?


普通民工,自願建設火神山醫院,分文不取;

普通司機,自願運送救災物資,分文不取;

他們貧窮卻富有,小氣卻慷慨,平凡卻偉大。

凡此種種,都是一浪高一浪的感動,宅在家裡,關注疫情,讓我看到了又狠又溫柔的中國表情。

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字。

可以安穩度日,誰願日夜奔命。

活在深溝,依然仰望星空。活著雖難,卻總有盼頭。

前行的路上不會再孤單,心酸著,迎著風擁抱彩虹。

2020年3月4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