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篇《四》吃素的源起

乘易生活空間 發佈 2020-02-21T00:22:19+00:00

中國素食文化可以從遠古時代追溯到至今,在沒有掌握使用火之前,原始人類基本吃的是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


中國素食文化可以從遠古時代追溯到至今,在沒有掌握使用火之前,原始人類基本吃的是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

那時食用肉類很危險,因為肉很容易變質,還很可能有寄生蟲,一不小心就會導致生病甚至死亡。後來發明了「鑽木取火」才開始食用肉食,但是古代靠捕獵獲取食物很難,基本上還是素食。


在《呂氏春秋》中記載:「肥肉厚酒,不能長生」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肉食對於健康的危害(也藉此告訴世人,吃肉會縮短壽命,無法長生。)


對動物的關注和尊重是在春秋時期,孟子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顯示了當時人們已經開始去尊重動物了。


東漢後佛教的傳入,為中國的素食文化奠定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終生茹素。周朝皇帝武則天,也曾下令全國禁止殺生。


後來在明間也有很多人吃素 ,但是他們大多是在忌日及服喪期間吃素的風俗。我是四川人,我們哪裡現在都還保留一個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在父母過世後,三年不食葷,不飲酒,很多為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長期吃素。因此在人們心中,吃素不僅只是對身體的健康,還體現仁愛、增長福德,或者是用來向上天懺悔、祈福的一種重要表達方式。因此吃素既是尊重生命,更是對列祖列宗和鬼神的敬意。


生而為人,我們要有敬畏心,否則就是天老大你老二,那樣對自己,對家族都是一個傷害。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時代要發展,人民思想意識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進步,一定要從物質需求凈化為精神文明的需求。


古人很有智慧,在以前沒有什麼高科技的情況下,發明了「四大發明」。為了人類的健康發展,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這是中國素食史上的里程碑。


中國素食經發展三大流派:宮廷素食、寺廟素食和民間素食。


在過去的歷史裡,人們普遍認同素食符合天道,增長福運,對於食物的使用也是相對的較為節制。用中國人智慧的說法,懂得合理的節制就是「惜福」。


隨著現代文明的高速發展,許多人雖然不明白自己為何吃素,但是老祖宗很有智慧,告訴我們對「世間萬事萬物都要心存敬畏」,當您時時有這種敬畏心,自己對自己會有一些克制,告訴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懂得尊敬萬物。

感恩吃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