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黑海明珠:羅馬人的克里米亞攻略

晨讀歷史 發佈 2020-01-05T21:21:34+00:00

克里米亞(Crimea)是位於黑海北岸的一座世界著名半島,她幾乎四面臨海,只有一座狹窄地峽連接今天烏克蘭南部。作為「黑海明珠」,克里米亞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多種文明的交流中心。在強大的羅馬時代雖然這裡地處偏遠,但仍舊是帝國不可或缺的版圖之一。

克里米亞(Crimea)是位於黑海北岸的一座世界著名半島,她幾乎四面臨海,只有一座狹窄地峽連接今天烏克蘭南部。作為「黑海明珠」,克里米亞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多種文明的交流中心。在強大的羅馬時代雖然這裡地處偏遠,但仍舊是帝國不可或缺的版圖之一。

羅馬文化承接自古希臘文化,克里米亞則正是古希臘人開墾生存的殖民地。隨著羅馬人不斷將觸角伸向黑海地區,克里米亞作為黑海的貿易樞紐自然受到了羅馬人的矚目。

古典時期:羅馬接棒古希臘

在古代克里米亞被稱為「Chersonesus Taurica」,源於陶里人(Tauri)的名字,陶里是印歐遊牧民族辛梅里人(Cimemerians)的後代。許多希臘殖民者定居在陶里卡地區,定居點中最著名的殖民地是克森尼索(Chersonesus),今天它正位於克里米亞最重要的港口——塞瓦斯托波爾市郊。

克森尼索與周邊的沿海地區一支是希臘人殖民的重要據點,即便後來經歷了亞歷山大帝國和希臘化,這裡仍是希臘化小國博斯普魯斯王國(Bosproan)所控制。

公元前114年,博斯普魯斯王國接受了更為強大的、同為黑海沿岸希臘化王國本都國王米特里達梯六世的統治,以免遭斯基泰人部落的襲擾。大約半個世紀後,羅馬大帝龐培擊敗米特里達梯,後來的近五個世紀這裡一直處於羅馬的宗主權管制下。

羅馬人的克里米亞樂園:陶里卡

公元前1世紀,羅馬開始統治克里米亞半島(當時稱為陶里卡Taurica半島),最初的滲透區域主要在克里米亞東部(博斯普魯斯王國)和半島西部城市希臘殖民城市克森尼索,而半島北部則仍是斯基泰人的勢力範圍。公元前16年,博斯普魯斯王國成為了羅馬的附庸。在帝國的統治下,陶里卡內地只是名義上的統治區,實際上羅馬人基本只在沿海活動。

羅馬的主要殖民地是查拉克斯(Charax),這是一座可能建於60-65年左右的堡壘,而羅馬海軍的主要基地則在克森尼索。當羅馬人到達陶里卡時,他們在巴拉克拉瓦港的海岸上建立了一座堡壘和朱庇特多利切諾斯神廟,後來被稱為Symbolon Limen(利門神像)。

在成為羅馬帝國的附庸後,博斯普魯斯王國甚至經常會在貨幣上鑄有羅馬皇帝的肖像。

67年,羅馬的尼祿皇帝準備了一次軍事遠征,計劃征服從高加索到現在的羅馬尼亞、摩爾多瓦附近的黑海北部海岸,讓帝國本土與克里米亞相連,但他的死讓這一計劃不得不告吹。出於這個原因,他可能將陶里卡置於羅馬的直接統治之下,建立了查拉克斯堡壘。他還將羅馬帝國的下默西亞省的管轄範圍,擴展到提拉斯、奧爾比亞和陶里卡(克里米亞半島)。

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人的管理下陶里卡度過了一個相對黃金時代。雖然氣候相對嚴寒,但這裡成為了富庶之地,為羅馬帶來了大量的小麥、服裝、葡萄酒和奴隸。

但是陶里卡地區在250年被哥特人暫時占領。羅馬帝國在陶里卡的最後一位博斯普魯斯國王叫提比略·朱利葉斯·萊斯庫波里斯六世,他死於342年。萊斯庫波里斯可能在341年前就鑄造了硬幣,這表明在這一點上,對王國殘餘勢力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控制。公元375或376年,隨著匈人的入侵,博斯普魯斯王國的殘餘勢力最終被掃除。

首座中樞:查克拉斯

羅馬人在克里米亞最大的軍事定居點就是查拉克斯(Charax)它位於「Ai Todor」西嶺的一個4公頃的區域,靠近現代燕窩的雅爾達的燕子堡。

公元前62-66年,羅馬駐軍在陶里卡建立,查拉克斯成為他們的據點之一。羅馬人建造了堡壘並駐紮了義大利「拉文納中隊」的一個分隊。查拉克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因為它的存在羅馬人才能控制克里米亞海岸的航行。

該軍營是在韋斯巴薌王朝的統治下發展起來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克森尼索和其他貿易中心免遭斯基泰人的侵擾。不過到1世紀末,羅馬軍隊從克里米亞半島撤離。

在幾十年後,營地由義大利軍團所恢復:它在2世紀末舉辦了克勞蒂亞軍團的一個支隊。在這個世紀,城堡又增加了新的石牆,並修建了一條新的羅馬道路,連接查拉克斯和克森尼索。而後來構築的這個營地,在3世紀末最終被羅馬人廢棄。

中世紀:拜占庭(東羅馬)的赫爾松軍區

拜占庭帝國繼承了羅馬的克里米亞西南海岸地區,581年西突厥汗國襲擊了這裡。在克里米亞,拜占庭的統治規模十分有限:這裡僅有的一小撮帝國駐軍,更多的是為了保護中心城鎮赫爾松(Cherson,克森尼索Chersonesus的中世紀希臘語縮寫),拜占庭統治者對控制整個克里米亞並不感冒。

拜占庭人維持赫爾松在克里米亞的據點,意義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這裡可以作為監視草原野蠻部落的觀察點;再者由於它的孤立在君士坦丁堡對岸的黑海邊,使它可以成為帝國流放犯人特別是政治犯的地方。在赫爾松被關押其中較為著名的囚犯,包括教皇克萊門特一世和教皇馬丁一世,以及被罷黜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

根據懺悔者提奧芬尼和其他人的說法,7世紀末,克森尼索是一位可薩人總督的住所。大約在705到840年間,這個城市的事務由被稱為巴巴胡克(Babaghuq)的民選官員管理,意思是「城市之父」。

公元833年,東羅馬皇帝提奧菲盧斯,派遣貴族彼得羅納斯·卡馬特羅斯(Petronas Kamateros)直接控制了克森尼索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建立了名為克利瑪塔/赫爾松(Klimata/Cherson)的軍區。此後它一直掌握在拜占庭人手中。這裡成為了拜占庭與可薩人交流的中心,在可薩汗國垮台後,赫爾松仍承擔著與佩切涅格人和羅斯人的媒介。

東羅馬帝國在赫爾松的直接統治維持到了980年代,強大起來的基輔羅斯攻擊了這座黑海重鎮並摧毀了這裡,即便是拜占庭軍力最強大的時期也很難應付。兩國邊打邊談,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同意,只有巴茲爾二世的妹妹安娜·普羅戈涅塔(Anna Porphyrogeneta)與他結婚才會撤離赫爾松。這一要求在君士坦丁堡引起了一場醜聞。作為婚姻和解的先決條件,弗拉基米爾於988年在這裡受洗成為東正教徒,從而為基輔羅斯納入東正教鋪平了道路。

11世紀初在巴西爾二世執掌的末期,赫爾松軍區從克里米亞西南海岸延伸到了東邊的刻赤半島。不過在這個世紀末期,庫曼人開始滲透到這裡,並奪取了部分領土。

拜占庭帝國對赫爾松的統治方式

赫爾松軍區和其他軍區類似,也擁有自己的將軍,不過當地人也有一定的自治權。米海爾三世(842-867在位)時,赫爾松恢復了鑄造錢幣的權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是君士坦丁堡以外唯一的省級造幣廠。

帝國政府以同盟統治者的方式向赫爾松的領導人支付年度補貼(pakta),也證明了它的自治性,君士坦丁七世(913-959年在位)在其《行政管理與帝國》一書中,就這座城市可能發生叛亂一事,向當地的戰略官員提出建議:停止支付補貼,並將其遷往軍區中的其他城市。在11世紀末,這一軍區開始由都督(Katepano)統治。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狄奧多公國

1204年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克里米亞南部成為拜占庭殘餘地方勢力特雷比松帝國的附庸,建立了狄奧多公國(Principality of Theodoro),公國也被稱作哥提亞(Gothia),首都位於內陸的狄奧多城(也稱曼古普)。不過特雷比宗帝國畢竟與克里米亞仍舊有黑海相隔,很難直接管理,狄奧多公國更多權力仍歸本地人。

拜占庭人的克里米亞地區,在13世紀初被熱那亞人控制。1395年,軍閥塔梅蘭入侵克里米亞半島,摧毀了幾個城鎮,包括公國的首都狄奧多。1299年,狄奧多公國被蒙古黃金家族的軍隊和諾蓋人洗劫一空。之後狄奧多人就成為了蒙古人的附庸,每年向金帳汗國朝貢。

1404年塔梅蘭死後,狄奧多公國逐漸成為黑海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這得益於熱那亞人控制時期的不穩定和對黑海殖民地的忽視,同時也得益於克里米亞汗國的崛起。1432年,哥提亞站在威尼斯一邊反對熱那亞,因為後者承諾允許狄奧多人出海。1461年特雷比松(今土耳其特拉布宗)被奧斯曼人圍困後,狄奧多公國獨立。

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一直到15世紀狄奧多公國的覆滅,羅馬人前後在克里米亞半島南部耕耘了超過1600年。雖然這裡並非帝國中心地帶,但作為重要的農業產地和海陸貿易中心,以及東羅馬帝國帝都的北方門戶,克里米亞半島仍是羅馬人心中家鄉的重要拼圖。


文:晨讀歷史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