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中的壽鏡吾:魯迅的啟蒙之師,卻始終不知學生是魯迅

文化的理想國 發佈 2019-12-23T23:57:08+00:00

魯迅先生從7 歲入私塾讀書,到1909 年8 月從日本留學回國,共接受了長達21 年的學校教育。魯迅7 歲時那年,父親周伯宜把他送進私塾讀書。

魯迅先生從7 歲入私塾讀書,到1909 年8 月從日本留學回國,共接受了長達21 年的學校教育。

魯迅7 歲時那年,父親周伯宜把他送進私塾讀書。魯迅的第一位私塾老師是魯迅的遠房叔祖父周玉田,他每天讓7 歲的魯迅背誦「『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但魯迅對這些內容「一個字也不懂」,只得退學,轉到另外一位遠房叔祖輩周子京的私塾里求學。周子京因為科舉考試屢試不第,有點神經失常,給魯迅上課時把「蟋蟀」解釋為「虱子」,魯迅因此再次退學。

魯迅從12 歲開始在壽鏡吾先生的三味書屋讀書,直到17 歲離去。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著名的私塾學校。為什麼叫「三味」書屋呢?壽鏡吾的兒子壽洙鄰說「三味」指的是「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壽鏡吾先生是三味書屋的第三代主人,也是三味書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一位主人。壽鏡吾1869 年考中秀才,在三味書屋執教時間長達60 年之久,曾經在三味書屋厘定規約,只招收8 個學生。

他啟蒙了魯迅、周作人這兩位大文豪,而且壽鏡吾的子孫們也個個也都是鴻儒,因為遵守祖訓,一心在三味書屋從事教育事業,所以才默默無聞。20 世紀30 年代,壽鏡吾的一個侄子壽孝天與人合作編寫了《辭源》,在中國文化界引起了轟動。

壽鏡吾執教三味書屋時,適逢清末,當時,外國人在紹興城建了真神堂,他們豢養的教徒中的敗類經常霸占百姓的土地、房產,紹興城被他們鬧得雞犬不寧。正直、倔強、嫉惡如仇的壽鏡吾教書之餘,每日在家裡咒罵洋鬼子。他拒絕洋人「拜訪」三味書屋,還特意在院裡修了一個空墳,以示誓死不與他們合作。

壽鏡吾對學生要求嚴格,但從不體罰學生。學生學習之餘,喜歡溜到後園去玩兒,壽鏡吾先生就會在書房裡大喊:「人都到哪裡去了!」「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魯迅因為父親臥病在床,早上起來先去給父親買藥, 結果上學遲到了。壽鏡吾老師狠狠批評了魯迅,魯迅沒作任何解釋,在自己坐的課桌上用小刀刻了一個「早」字警示自己,從此再也沒有遲到過。

魯迅刻有「早」字的課桌現在依然擺放在紹興魯迅祖居對面的三味書屋裡,供中外遊人參觀。最早發現魯迅有文學天賦的就是壽鏡吾。有一次,壽鏡吾教學生對課,也就是虛實平仄的字相對。有個調皮的同學趁老師外出,到老師課桌上偷看對課的題目。這個學生為了得到個好成績,就悄悄問魯迅:「『獨角獸』對什麼比較好?」魯迅隨口答道:「四眼狗。」那時人們叫戴眼鏡的人為「四眼狗」,而壽老先生也是戴眼鏡的。課堂上,壽老先生說「獨角獸」,這個學生馬上就說「四眼狗」。這下可把壽老先生氣壞了,他責問那個學生說:「『獨角獸』是麒麟,『四眼狗』是什麼東西?你把罵人的話也拿來對課,真是不長進!」

魯迅用書遮著臉,暗暗發笑。接下來,有的同學有的對「一頭蛇」,有的對「三腳蟾」,有的對「九頭鳥」。而魯迅根據《爾雅》這本書,對了個「比目魚」。壽老先生聽後,用手摸著鬍子,連連點頭說,「獨」不是數字,但有單的意思,「比」也不是數字,但有雙的意思,把魯迅大大誇獎一番。

壽鏡吾先生和魯迅的關係也很好。據魯迅的弟弟周建人回憶,魯迅的父親病了,有一次醫生開的藥方中要用十年的陳米做藥引子,魯迅不知道到哪裡去找。壽鏡吾先生知道後,說他有辦法,不久,就背了一袋陳米送到魯迅家裡來。

魯迅與壽鏡吾先生的師生情誼很深,無論求學南京,還是去日本留學,或在北京工作,只要回鄉,魯迅便不忘去看望壽先生。1906 年,魯迅奉母命從日本回鄉完婚,在家僅住了10 天,也要抽出空去壽先生家坐一坐。

1912年,魯迅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時,與壽鏡吾保持書信聯繫。壽鏡吾生前曾多次對人講,他的學生當中周樹人是最聰明的,不是一般的聰明,他讀書讀得深刻,作文更深刻。遺憾的是,因為紹興城在20 世紀20 年代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小城,壽鏡吾直到1929 年逝世,也不知道他的學生周豫才已經「變成」了鼎鼎大名的魯迅了,他只知道他的這個學生周豫才在外做事而已。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