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興文: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 助力優秀傳統文化煥新顏

四川民生報道 發佈 2019-12-23T03:40:51+00:00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 楊麗)興文縣自2017年3月被確定為國家傳統知識智慧財產權保護試點縣以來,加強部門聯動,緊緊圍繞縣域特色,深度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大壩高裝、苗醫藥研究等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興文優秀傳統文化和特色產品彰顯了品牌價值,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 楊麗)興文縣自2017年3月被確定為國家傳統知識智慧財產權保護試點縣以來,加強部門聯動,緊緊圍繞縣域特色,深度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大壩高裝、苗醫藥研究等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興文優秀傳統文化和特色產品彰顯了品牌價值,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助力傳統特色產品品牌價值彰顯。試點期間,全縣申請專利386件,專利授權202件,申請商標680件,註冊商標428件,擁有"興文山地烏骨雞"、"興文方竹筍"和"興文獼猴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3個,大壩苗族鄉被國家文化部評為"民間文化藝術特色之鄉",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8個,苗醫藥研究所收集整理了苗醫藥標本108種,單方、驗方106個,開展苗醫藥特色體驗項目29項,婦聯成功輸出"苗家惠嫂"勞務品牌,農特產品方面培育打造了"食在石海"、"石海源"等品牌,"苗家菜"、"苗家烏雞宴"、"僰人九大碗"和"玉屏豬兒粑"等美食久負盛名,舉辦"國際苗族花山節"、"西部民歌大賽"和"廚藝大賽"等影響深遠的活動。

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通過傳承人的培養,傳承基地建設、非遺活態傳承和非遺進校園等舉措,有效推動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據統計,全縣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國家級1個,省級市級19個,縣級53個。目前,全縣共建立了10個傳承基地,打造12所民族藝術特色學校為傳承基地學校,引進行業領軍人才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65名,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苗家刺繡"大師培訓計劃",首期已提升培訓了133名學員。

助力文化旅遊、農業和工業等產業發展。通過對苗族文化、僰族文化、地質文化、民俗文化的傳承保護,豐富了興文旅遊文化的內涵,提升了旅遊服務水平,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四川天府旅遊名縣工作快速推進,建成投入使用的四川苗族•中國僰人博物館,獲評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獲批第十一批省級科普基地。通過各類示範創建、興文獼猴桃果品鑑賞會、舉辦地域風情文化節和參加各類博覽會展銷會等形式助力農業產業發展,建成水瀘壩富硒大米農業公園,成功創建世界大米博物館,興文產品地域性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結合,農業產品附加值不斷增強。大力培育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力,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創新型企業6家,規上企業67家,新建產業技術研究院1家,建成"眾創空間"1個,實施科技項目省級11個,市級16個,縣級17個,做響洞藏酒、獼猴桃果酒等"興文酒"品牌。

關鍵字: